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浅析
2020-09-10王璐
摘要:我国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了“走出去”的战略,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为了发展需要根据国家战略制定目标与发展方向,从而使跨国经营成为企业目前的发展目标。由于国际间的政治环境较为复杂,且各国税收存在巨大差异化,企业要成功实现跨国经营,需要解决税收风险问题。笔者针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从而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企业跨国经营质量。
关键词:民营企业;“走出去”;税务风险管理;解决策略
一、引言
我国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制定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需要以国家导向为发展核心,根据“走出去”的战略改变经营方向,以跨国经营为目前及未来的发展目标。据中国商务部对民营企业进行的统计数据可知,我国境外投资者在2019年1-9月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501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类型为非金融类,累计投资额度为555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9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额度为62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对外承包工程在2019年1-9月共完成营业额达69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新签合同额度为10052.9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产生基本持平;对外劳务合作所派出的各类劳务人员达到35.6万人,9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经过统计达101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4万人。从数据可知,我国采取的“走出去”战略,实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增加。由于各个国家税收制度不同,使民营企业存在较大的税收风险,如何规避风险是企业第一要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税务风险
(一)“走出去”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和组织形式潜在的税务风险
由于民营企业一直在国内的经济环境、税收法律、政府关系下进行生存与发展,适应性已经达到完全适应的目标。在推行跨国经营时,由于只存在国内生存与发展经验,在处理国外税收事项时更多套用国内的管理经验,未重视“走出去”之前需要进行的税务筹划、风险评估工作,从而在决策时做出错误的判断,使企业跨国经营出现税务风险。另外,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由于企业自身具有跨国经验的人才较少,拥有国际税务方面相关的人才严重缺失,由此导致首次派出驻海外工作人员不具备管理与税务筹划的相关经验,无法掌握投资国存在的税收法律,从而在投资国进行经营活动时违反了相应的税收法规,造成反避税调查事件或者是惩罚的事件发生。由于跨国运营的环境与国内不同,企业到投资国经营需要以当地的实际税务环境创建公司组织形式,否则会使企业承担税务成本增大与税务风险的结果,进一步导致企业“走出去”投资失败。
(二)各国税法制度差异及税收协定的税务风险
各个国家存在的税收法律法规呈现较大的差异化,从而使民营企业进入投资地经营时会面对不同税收法规带来的税法遵从风险。由于企业对投资国存在的税收政策存在的理解程度不同,或者是由于当地存在的其他征管因素,从而使税收矛盾产生,使企业面临着税收风险。例如,美国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具有复杂的特点,所以当地公民、在美国当地从事经营与投资业务的其他国家的自然人与企业都需要以美国的税法为经营基准。分析美国税法可知,实行所得税为主体税,其他税种为辅的税法。在征税方面,设为联邦政府、五十个州、特区、各县市四类税收体制,每一类别负责不同的税收,呈现三级分开、各自征收的特点。所以,民营企业在美国当地进行经营时,需要根据自己在美国的某一领域掌握当地的税收政策,否则会面临税务风险。
(三)“走出去”民营企业投资规划的税务风险
由于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所采取的投资模式不同,会使面临的税务风险存在不同的特点。例如,企业的投资方式为销售商品或者是劳动输出,企业需要把关税、增值税退税、劳务分摊所得税等可能要发生的反倾销税考虑在内,这些因素都是促使企业面临税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经营的方式为资本并购,企业需要把资本利得税、股权投资增值所得税等内容考虑在内,否则会面临税务风险。由于跨国经营不同在国内经营,较多的企业在布局投资模式时,会在避税地创建中转公司,交付的税收较少,且存在着宽松的外汇管制模式。虽然避税地实现了企业降低税收成本的要求,但是由于避税地不存在商业实质,会造成各国税务当局对企业存在的利润产生疑问。民营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需要掌握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比例、投资国的具体规定,原因是各个国家为有效限制本国企业向外国关联性企业转移相关的利润,规定了债务与股本比例。
三、我國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税务风险管理
(一)民营企业“走出去”前要做好涉税风险战略控制规划
民营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时,需要先进入投资地对当地的税收环境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全面性研究,从而实现优质的全面税务筹划,制定有效的税收战略,进一步降低企业需要面临的税务风险。企业在选择投资国时,需要重点考虑税务因素,要掌握各个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税收环境,从而使税收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化,规避税务风险。另外,企业进入投资国经营时,要时时注重反避税措施,由于各个国家加强了反避税措施力度,如果企业未注重会加大税务风险。例如,企业实行国家并购策略的目的包含两种:上市、短期套现,企业要根据自己跨国经营目的进行确定,再根据目的制定合理化发展战略,把所有与之相关的税务风险进行考虑,从而设置发展架构。在选择投资国时,要把限制条件充分考虑,如资本回收问题、资金汇兑问题等。如果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方式为国际并购,需要聘请可信的中介机构,全面并彻底地调查并购企业,使民营企业掌握准确企业数据,能够根据掌握的数据制定合理化的并购价格,运用适合企业的并购方式降低风险[1]。
(二)民营企业“走出去”合理选定组织机构和投资目标国
实现民营企业成功跨国经营的因素是合理化的投资架构与交易安排,企业在实施这两项因素时,要重点考虑两点内容:首先,设立海外投资架构。通过设立海外投资架构,使中间的持股公司参与投资与运营,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成功降低税收风险。其次,合理化功能分配。对安排供应链、安排交易等环节进行合理化功能分配,实现降低整体税负的目标。在安排过程中,企业要考虑较多的因素,如跨国经营运用的公司组织形式,是采取子公司模式还是分公司模式,如果是子公司还要考虑选择直接投资还是中间持股间接投资,在考虑这些问题时需要掌握投资地的税收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所以,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及税负水平选择合理化的公司组织形式。
(三)“走出去”民营企业要搞好企业内部控制和税务管理体系
企业实施跨国经营需要具备良好的税务管理工作模式,能够有效地规避税务风险。企业跨国经营后要改革原有的税务管理工作方式,先制定与自身条件符合、可行性强的内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与机构,使企业在投资国实现依法纳税义务,从而有效规避投资地对企业实施的法律制裁。企业还要创建专业的国际税务管理岗位,通过聘请的专业跨国经验人才根据投资地的税法制定公司整体层面设计、税收框架体系构建,使企业跨国经营项目实现优质的税收统筹与规划,同时制定合理化业务流程与业绩考评,从而有效规避跨国经营中面对的各种税务风险,实现成功经营[2]。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走出去”发展目标需要有效规避投资地的税务风险,由于企业存在的跨国经营经验缺乏,需要企业内部具备专业跨国经验人才,通过人才掌握的投资地税法创建税收框架体系,进而促进项目具有高效的规划与税收统筹,促进民营企业成功经营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铮.“走出去”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及防范[J].中国财政. 2013,(04):18-19.
[2]曾强安.企业“走出去”税务风险及其控制[J].会计之友. 2011,(28):21-22.
作者简介:
王璐,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