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金管控体系的构建建议
2020-09-10王伟鉴郑虹
王伟鉴 郑虹
摘要:随着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国有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使企业资金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优化企业资金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内部融资与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国有企业资金管控体系构建的一些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金管控;体系建构
一、引言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张,经营范围变得更加复杂多元,企业管理层需要管理的幅度与深度不断扩大。资金作为企业日常运营的命脉与血液,其状况与运行质量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资源配置、经营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对于国有企业如果构建起适合自身特点的资金管控体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企业筹融资财务战略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进而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工具,降低财务风险,减少财务费用支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大型国有企业的资金管控
(一)资金管控的模式与原则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有:统收统支模式、备用金拨付模式、资金结算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和财务公司模式。一般来讲,统收统支与备用金拨付两种资金管理模式在资金管理与运用的灵活性上相较后几种模式有所欠缺。内部银行模式与财务公司模式的建立需要经过国家银保监局及其他监管机构的审批,设立条件较为严苛。而随着资金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资金结算中心模式是目前国企中较为普遍的一种资金管控模式,即在企业内部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将集团内企业的所有资金统一进行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收支两条线。各子企业需将企业子账户资金定时或实时归集到集团所设立的母账户中,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局部资金的冗余,提高资金的适用效率。
企业选择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一般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统筹性原则,即由企业总部考虑整体利益,区分主次,合理规划配置资金资源;二是适应性原则,即资金管理是分权下的集中,给予下属企业资金使用的部分灵活支配的自主权,同时以实现整体战略、发展主营业务为前提对各下属企业进行合理调整;三是效益性原则,即资金集中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资金管控的层次划分
在资金管控的过程当中,相较传统的统收统支与备用金拨付模式管控模式,现代的企业资金的管控体系变得更加的复杂。一般可以将这一系统划分成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是依托资金预算系统,通过横向与纵向对历年同类项目数据对比分析,评价企业预算的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流出,使企业资金流入与流出能够保持在一个平衡的范围之内。其次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的一些资金流动的问题,这也是资金监控的层次,特别是一些巨额资金需求的重大项目,或者是一些明显较为异常的资金流动,必须严格监管。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理财以及风险管理的层次。对于融资以及投资的风险必须建立有效地风险识别机制,同时理财和风险管理是相互结合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在遇到风险的时候有效地应对。
三、国有企业资金管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未能有得到效落实
全面预算管理是资金管控的基础性前提,虽然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对于预算编制做了相应的指导和要求,明确了预算编制机构、执行机构的职责和要求,但全面预算管理的归口职能部门往往存在重审批,轻执行,缺少对执行的过程管理和差异分析、事后的监督评价,导致预算执行偏差率较高,无法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预期,实现预算管理和控制的目标。
(二)缺乏信息化系统有力支撑
资金活动贯穿于企业整个业务流程,资金管理是否有效,往往反映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财务系统数据的收集、核对、处理分析主要来源于市场销售部门的收入和用户数据、物资管理部门的供应链系统、工程部门的项目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等各个系统模块,以及与外部银行系统平台的有效衔接。而在国有企业日常信息化管理实践工作中,每个子系统往往没有科学有效地串联与并联,而是一个个信息孤岛,使财务管理无法实现资金流、业务流、物资流的资金收支的实时监控,无法获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三)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意识不足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涉及业务范围广、资金量大,在对外结算和对内部调拨的处理上,不同岗位的财务人员由于全局意识、素质、专业水平不足,对于企业总部制定的各項资金管理制度、方式、内容等理解不足,在日常工作中也没有接受相关的系统培训,造成管理与责任意识不到位,为资金管理工作带来困难。部分财务人员缺乏企业整体的大局观和统筹观,存在本位主义思想,致使资金在局部子企业形成冗余,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导致企业资金浪费,财务费用增加。
四、国有企业资金管控体系的构建
(一)探寻不同国有企业适用的管理体系
跨地区的国有企业集团,其企业的单位分布相对较为广泛分散,一般而言使用财务公司的模式来实施资金管控更为合理。因为该管控模式更具独立性,财务公司对于企业内部的一些资金可以自由的调拨,便于更加灵活、及时地实施财务策略。因此该模式越来越多受国有企业青睐。一些国有企业分布地域相对集中,则使用资金结算中心管控模式更为适合,该模式资金管理主要权力集中在总部,通过企业财务综合信息化平台,完成总部与各子企业间交易指令信息化的传输,实现资金池管理。
(二)构建资金管控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当科学估算企业合理的资金持有量。为了应对突发的金融风险,企业必须保留一定余量的资金。制定最佳资金持有就需要企业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按照资金预算制定资金持有量计划,准确预计资金的收支与结存,确保企业资金持有在一个动态的合理水平。
其次为了降低企业资金的持有成本,企业应当积极开拓融资渠道,确保企业能够随时高效的获得融资,有效地防止资金短缺的风险。同时企业要对融资情况进行动态的监控,使资金在使用的时候能够灵活。
最后要创新资金管理模式。在企业开展各项经营业务过程中,应当充分借鉴银行间跨行系统结算的先进方式,优化企业内部流程,严格控制重要业务环节流程节点,这样既可以完善各业务环节的内控管理,也可以让资金管理系统构建更加合理,为企业内资金运转提供优质保障。
(三)资金管控体系的其他建议
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要能够构建其资金安全的预警系统。这在互联网时代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比如说对于资产的管理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进行提前预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这些类似的预警指标需要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加合理的制定。使企业能够形成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判别模式,以此来判断目前资金环境是否具有风险。
要构建企业的资金风险的防范控制机制,如果想要让企业的资金其管控方面出现失衡现象的情况有所缓解,必须要建立资金的风险防控的机制。在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当中,要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对于资金的预算以管控必须要着重了解。在识别管控风险的过程当中,尽量规避一些主观的风险,使自己的综合能力获得提升。在资金运营风险方面,要动态地对现金流进行监控,同时也要自己提高防范意识,防止出现坏账以及烂账。在进行扩大再生产的时候,要尽量地识别出一些收益分配方面的风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潮中,我们的大型国有企业必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构建起适合自身管理与发展的资金管控体系,确保企业资金得到合理、高效、安全化的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立于不败。
参考文献:
[1]许振新.如何构建大型国有企业资金管控体系[J].财经界,2019(10):32-33.
[2]李婷雷,刘瑾.从国际化视角看国有企业资金管控模式[J].财会月刊,2018(21):111-118.
[3]杨庆丰.探讨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纳税,2017(16):59.
作者简介:
王伟鉴,宁波市供排水集团有限公司;
郑虹,宁波市鄞州华数广电网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