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班主任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根源及建议
2020-09-10张胜楠
张胜楠
【摘 要】家校沟通的主要参与者是班主任及家长。文章从班主任的角度介绍了农村学校中,家校沟通方式单一、学生无人监管、成绩本位主义严重及轻心理健康等问题,分析了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开展私人订制微型家长会、培养学生自律性及帮助家长转变教育理念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学校 家校沟通 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99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等新思想也广为人们接受。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除了教授课程外,还是家校沟通的主力。家校沟通中存在许多共性问题,例如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足、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1]在农村学校中还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如留守学生无人监管、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缺乏教育的基本常识等。下文总结了农村学校班主任在家校沟通时的一些收获。
一、家校沟通发现的问题
(一)家校沟通方式單一,频率、效率不高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家校沟通方式主要是家长会。其一,家长会一般都是在考试后召开,频率不高。其二,家长会涉及人数众多,针对性不强。所以家长会只能向家长传递大部分学生的共性问题,且由于很多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并不一致,家长也无法确定教师所讲的共性问题是否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如此看来,家长会的频率、效率都无法满足家校沟通的需求。此外,家校沟通还依赖电话交流。这种方式的优势是针对性强,都是针对学生个体进行的。但受限于教师及家长的时间,电话交流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且每次多则十分钟,少则两三分钟,往往无法达到沟通的预期效果。
(二)部分学生存在无人监管的现象
在进行家校沟通时,发现部分学生无人监管。与学生沟通后,了解到其父母均不在身边,或离异,或外出务工,将其寄养在亲戚家中。此情况多见于乡村学校。大多数初中不具备住校条件,所以这一部分学生放学之后的安全及学习情况都得不到保证,更无法谈及家庭教育。
(三)部分家长成绩本位主义严重
考试反映学生某一阶段内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其目的有查漏补缺、选拔人才等。成绩本位主义严重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忽略孩子的行为品德、兴趣爱好等。很多家长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来评价孩子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生活,认为成绩好一切都好,这既不公平也不科学。家长应关心孩子的各个方面,注重发展孩子的核心素养。
(四)部分家长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心理是内在的,并不像身体一样直观,但看不见不代表它不重要。目前中小学生抑郁、自残、自杀事件频发,这意味着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每天看着健康快乐,根本不存在心理问题。事实上,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相关数据,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中,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大约有三千万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2]
二、问题的根源
(一)沟通不足
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就是家长会,以及偶尔与“问题”学生家长的沟通。在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及家长的沟通也应跟上潮流。同时,家长对教育孩子的认识也应深化,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及品德的影响更胜学校。所以家长不应消极地等着班主任联系,而应主动增强家校沟通。
(二)孩子无人看护
乡村地区,孩子的家长普遍学历不高,外出务工及从事服务行业工作者较多。他们或长期不在家中,或工作时间和孩子休息时间冲突,工作日几乎和孩子毫无交流。更有甚者,父母离异,将孩子放到托管班长期托管或寄养在亲戚家中,认为解决温饱问题足矣。
(三)传统教育观念及应试体制影响
传统教育观念中,“学而优则仕”,学习的目的就是步入官场、光耀门楣。而怎样算“优”?受应试体制影响,我国目前的升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这也给家长传递了一种信息,仿佛学习的目的只有考高分。反言之,只有考了高分,才是认真学习了。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故而他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分数上,忽略了对孩子性格及爱好等的培养。
(四)家长认识不足,忽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乡村地区家长平均教育水平仅限于接受了义务教育,因而其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有一定局限性,对“抑郁症”“情感焦虑”等方面内容知之甚少,总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在他们看来,初中生还是小孩子,每天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事情,只要吃饱穿暖就没有烦恼。事实上,初中生的年龄集中在13—16岁,这是形成基本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他们对很多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会快乐、会悲伤、也会焦虑。这时,在心理上给予积极的引导十分重要,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三、关于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
(一)私人订制微型家长会
近年来,私人订制的产品由于针对性强备受大家喜爱,我们的家长会也可以做成私人订制的模式。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可将有共性问题的学生分成小组,按人数的多少,先后采用线上的方式与家长沟通。针对一阶段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可随时与其家长联系。这样家长会就不是大锅饭,也不是只有考试后才能召开了。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家校间可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二)培养学生自律性
自律就是你被迫行动前,有勇气让自己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活动。若主体抵抗不住外界诱惑,无心向学,其他人再怎么干预、努力都无济于事。初中是培养孩子自律性的重要阶段,无论父母是否能陪伴孩子,都应抽时间关注孩子。只要养成自律性,也就不需要父母的监督了。家校合作在培养学生自律性方面可发挥显著作用。班主任及家长可通过故事分享、实验等方式教会孩子善于自控、勤于计划的重要性,以期培养其自律性。
(三)转变家长观念
对于“成绩本位主义”及“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两个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家长观念才能解决。我国“以成绩论成败”的大环境已在慢慢转变,很多学校都有特长生、自主招生、提前批招生等等,这就要求孩子既要有特长爱好,又要品学兼优,但很多乡村地区家长对此一无所知。所以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促进其多元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在其中也可发挥重要桥梁作用。同时,在媒体发达的今天,也可通过给家长定期分享一些由于孩子心理问题而酿成的惨剧,帮助家长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四、结语
家校合作是人们对教育认识不断深入的结果。要实现家长和学校互相配合,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农村学校,若想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家长和学校需要共同学习、共同改变。
参考文献
[1]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权威发布 [EB/OL].(2018-09-27).http://cicabeq.bnu.edu.cn/shtml/3/news/201809/960.shtml.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 年 5 月 23 日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EB/OL].(2018-05-23).http://www.nhc.gov.cn/wjw/xwdt/201805/bffaf5e00979418aa02836c9c563f37a.shtml?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