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020-09-10沙马约日

南北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沙马约日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兴趣缺乏和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不强,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探讨更为科学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43

数学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科目,是构建学生完整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抽象性,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更能培养推理、联想、创新等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开发大脑思维的大好时机。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现阶段的学习和进步,更是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做好准备。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数学科目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数学成绩不理想,并且长期得不到提升,不惜花费巨额资金给孩子报数学培训班,增大学习强度,期望通过补课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提升数学成绩,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孩子对数学缺乏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尽管有教师和家长不停地施加壓力、督促孩子学习,但由于始终缺乏学习动力,导致学习效果极为有限。

在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下,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生的学习才刚刚起步,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完善,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知,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习主动性差是普遍存在的。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很多教师也逐渐意识到,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的关键,也在积极采取相关举措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但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的局限性,在教学上还存在着教学模式固化、方式单一、内容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非常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探讨更为科学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提倡翻转课堂、积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已成为共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授课,灌输数学知识,甚至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强加给学生,没有留下足够的空间供他们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去主动学习和探究。而数学学习本就存在一定难度,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才能逐步建立起学习的自信。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问题讲解前,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理清思索路径并做好记录。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包括题目给出的提示信息、运用到的数学公式、遇到的困难等。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讲解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性,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是模糊的,所做出的判断也是比较片面的。数学的抽象性让他们感到陌生,也不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长期缺乏内在的动力去主动了解和学习。而事实上,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数学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教师要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教师要学会从小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充分挖掘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元素,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开展教学。如在进行乘法应用教学时,可以模拟学生和家长去文具店买文具的情景,进行如下提问:“妈妈带着小芳去文具店买铅笔,铅笔2元一支,小芳要买5支铅笔,需要支付多少钱呢?”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背景教授数学知识,不仅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学问题,更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实际意义和帮助的,并启发他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提高运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开展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越是激烈的竞争,越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争做时代的强者。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学习亦是如此,学生也在努力去做学习上的佼佼者。小学生正处于争强好胜的年龄阶段,都希望在比赛中成为胜利者,从而证明自己的实力。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数学竞赛来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引导学生为取得好成绩而自主学习和钻研。在每一章节的数学教学结束后,就可以进行阶段竞赛,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获得教师准备的奖励。以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能提醒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和巩固,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同时,教师可以不定期开展笔算、口算、应用题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并上交,教师根据最终的竞赛成绩评定出笔算标兵、口算达人、解题小能手等,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让其他同学向班级榜样学习。

四、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

合作与竞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不能截然分开。随着现代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合作教学被很多教育工作者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合作教学具有强大的张力,能够产生巨大的效力,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的同时,更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促进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并让每个小组推选一个数学能力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让小组在组长的主导下学习数学。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稍有难度的数学题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探讨和解决。任务安排后,就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问题探究,通过和谐融洽的小组氛围激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与其他成员分享和交流,一起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要开展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地山.探讨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教育,2016(7).

[2]何丽岩.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主动性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5(35).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