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2020-09-10莫色铁嘉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学生

莫色铁嘉

【摘    要】在能力成为教学的主要追求之后,核心素养开始成为教育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各个学科也开始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了强调。小学语文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对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样小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  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168

现阶段,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教师除了要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能力之外,还需要重点注意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这样学生才会在后续的学习中有足够好的表现。本文就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探索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路径,从而为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成长进步提供足够有效的保障。

一、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简析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奠定好基础以获得良好语文品格的素质,使学生获得“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修养”这四个维度的稳定发展,从而实现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成功培养。其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是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理解和运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思维能力能够直接反映学生个性特点,是学生认知目标达成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知识处理及生成的复杂活动,是语文教学必须关注的一大重点;审美情趣是学生能够读懂文章深层次内涵的关键,通过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对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与文章产生极为强烈的情感共鸣,属于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及获取语文知识方法的范畴;文化修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意识性培养,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丰富自身文化,确保学生能够将语文背后的文化予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

二、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浅探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并不需要教师刻意而为之,只要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在教学的细节中多加注意即可。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语文知识并将知识内化为自己能力的时候,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已经开始了。

(一)树立正确的核心素养培养理念

学校方面要协同教师一起对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进行深入,用多种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与优化来使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关联性、融合性与整体性得以有效增强,促使教学的实施能够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契合,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语文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并由实践生发出新的语文知识。此时,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进行将会带给学生更多的东西,开始由语文知识的增长而获得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提升。

当小学语文学科形成以“加强课程建设”为指导的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之后,教师就需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均衡地分布于实际教学之中,努力去统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科学性与思想性、时代性与民族性,以此来赋予各教学单元以不同的主题,并且各教学单元又能够相互联系形成互补,使得核心素养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得以自然地被诠释,从而让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是已经固定的,而教师可以做的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一些适合当前学生学习、浅显易懂、时代性强、文质兼优的文章来与教材形成互补,确保整个教学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同时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例如,教师在讲授《我们的民族小学》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做适当的延伸阅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多民族融合与团结,向学生传递我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和”的相关思想,给予学生足够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学生语文能力的重点培养

随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进行,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通过阅读并背诵精彩语句及段落来细细品味语境之美妙、感受语言之优美,促使学生能够得以顺利地完成语言的积累,由优美的语言体会到丰富的意象与深厚的情感,从而学生便会逐渐开始对语文知识形成獨具个性的理解与感悟,进而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同时,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要契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结合起来,用师生交流与融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表现得更为灵活,从而开始获得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此时,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才算是告一段落,而学科核心素养也顺便得到了有效培养。

(三)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学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其最为根本的还是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思考、多质疑、多反思,从而学生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学习”,进而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也将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后让学生做一点课后练习,可以是仿写句子,可以是故事续写,可以是扩句成段,只要能够让学生获得思维能力提升和发展的均可。当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之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才算得到有效深入,开始由基础的语言能力培养延伸到学生思维品质提升方面,从而为学生后续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四)学生审美情趣及文化修养的培养

随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通过各种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同时还要让学生透过课文感受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确保学生能够由语文学习获得文化修养的有效提高。此时,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得到足够有效的培养,而学生也才会获得足够好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巧妙地实施,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各种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之中,更好地与其他同学以及教师形成良好互动,令学生能够更大胆地去进行质疑、探索,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获得有效培养,最终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得以成功培养。

参考文献

[1]马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初探[J].幸福生活指南,2018(18).

[2]李泽民,丁芳.指向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初探[J].教育视界,2016(22).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学生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学生写话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