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训练方法探究
2020-09-10顾华
顾华
摘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让体育教育被提上重要日程,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教师必须要落实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体育教师,应当革新教育理念,创新篮球训练方法,通过有效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训练实践,针对篮球训练方式进行探讨,以期提升小学篮球训练水平,促进学生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篮球;训练方法
小学生是一个活泼好动且有着争强好胜心理的群体,在对小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教师应当从训练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两个层面着手,对篮球训练方式进行优化、改进,以此唤醒学生参与篮球训练的热情和动力。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篮球技能水平,还能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基于此,笔者就小学篮球训练方法阐述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基于示范讲解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示范讲解是最简单、最基础的训练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尤其在篮球训练的初始阶段,体育教师应当将篮球知识以及基础动作以示范讲解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技能。例如,在指导学生传球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传球的技巧以直观的动作给学生呈现出来:首先对队友的位置进行预判,然后两只手抓住球,双肘自然弯曲,目光集中在传球点上,手指指向传球的方向,然后向前跨一步,将球抛向自己预判的位置[1]。为了保证篮球的方向和速度,必须要让手指做到尽可能打开,而且保持手腕的柔韧性。这种示范讲解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传球技巧。此外,对于一些转瞬即逝的动作,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慢镜头,帮助学生有效掌握。通过这些简单的示范讲解,让学生初步掌握篮球的传球、运球、抢球和射球技能。
二、基于游戏介入唤醒学生篮球训练热情
小学生性格活泼,喜爱游戏。在对小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游戏,通过游戏的介入展开训练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篮球训练热情。为了进一步增加篮球训练效果,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对抗类的游戏,将合作意识、篮球技巧、理论知识等融入到篮球游戏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和训练热情。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圈中篮球对抗”游戏活动,游戏的形式主要是一人盗球,另一人运球。游戏的规则是运球者通过身体掩护以及变向运球的方式防止篮球被盗,而盗球者则趁一切可乘之机去盗球。盗球者在盗球成功后则两者互换角色,盗球者成为运球者,而最开始的运球者变为盗球者。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运球比赛,即几个小组共同运球,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起点,以最先回到起点的小组为获胜者。这样的游戏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2]。
三、基于分层训练提升学生篮球技能水平
小学生身体素质、学习需求、个性特点等各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些学生运动半小时才会感到疲惫,而有些小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运动几分钟便感到疲惫。有些学生身高比较高,擅长投篮,而有些学生身高比较矮,擅长运球、抢球。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教师应当采取分层训练法。一方面,这样不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压力,反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这样容易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基本信息的掌握为学生制定分层训练策略,以此提升篮球训练的针对性,促进学生篮球技能水平的提升[3]。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投篮时,对于有身高优势或者擅长投篮的学生,教师则适当地提高学习目标,要求學生投篮率达到40%,而对身高较矮或者不擅长投篮的学生,教师则适当地降低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投篮率达到20%。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逐步提升学习目标。这样的分层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与理解,有利于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增强。
四、基于以赛代练优化学生篮球训练效果
篮球运动是一项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在对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教师可以采取以赛代练训练法。具体来说,体育教师在训练过程中直接通过比赛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训练。第一,这种训练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运动的快乐,避免反复训练某一项技能带来的枯燥。第二,这种训练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展示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体育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比赛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薄弱之处,在这个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训练方式,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进行强化训练,有利于提升训练实效性。所以,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以此优化篮球训练效果,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想推动小学篮球训练的深入发展,教师必须要根据篮球这项体育运动的特点以及小学生自身具备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采取适当的训练方法,通过示范讲解、游戏介入、分层训练以及以赛代练等多种训练方式,既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又增强学生的运动体验,促进学生对篮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提升学生的篮球水平和身体素质,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斌.小学篮球队训练模式发展的理论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 (Z1):119-120.
[2]王科,杨康.小学高年级篮球运球技术教学训练设计研究——以淮安市清浦区新民路小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 (03):92-93.
[3]张兴梅,刘诚香,刘林.小学体育篮球课教学模式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10):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