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2020-09-10韩定云

南北桥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韩定云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是对其逻辑思维的培养没有益处。因此,本文将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会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183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学好小学数学尤为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方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需要。一味地向小学生灌输知识只会慢慢地消磨掉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机械地完成教师的教学指令,这对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非常不利。

就小学生而言,学习小学数学会感到比较吃力,那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就会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非常不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小学生的心理尚未发育完全,没有很好的自制力,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自觉地约束自己,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开小差的情况。并且传统教学更加注重理论的传授,忽略了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缺少联系实际的教学,使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地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深刻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数学不仅对小学生目前的学习有帮助,更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发展大有益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为之后更加复杂的初中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且在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情境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教师的讲授,多数教师会选择在课堂上采用口头讲述与板书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而学生则是在下面单纯地听讲,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并不是很多。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觉得教师有一定的压迫感与距离感,导致小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且学习效率不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则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创设游戏情境可以有效维持小学生的专注力,引导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对知识进行探索。游戏现如今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在小学教学中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更为重要。小学生身心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自主思考能力与自制力都相对较弱,游戏则能够极大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積极性,使小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得出结论,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在通过游戏带领学生领悟了知识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情境,将理论引入到实际生活当中,把所学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而不是死板地套用公式,造成与实际生活脱节的情况。

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自身基础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法就是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等因素将其分成不同层次并对各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对于新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的速度也不同,针对基础较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制定较为简单的教学目标,采用更加容易理解的教学方法;针对基础与学习能力都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制定更高的教学目标,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更多课外的拓展和深层次的知识学习。分层教学的实际意义就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教学,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提高成就感,从而逐渐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分层。恰当的分层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如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往成绩以及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等,只有充分了解这些情况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其次,在科学合理地将学生进行分层之后,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教学内容。如此才能让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并且不会因为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或者知识过于简单而造成丧失信心和缺乏挑战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分层教学有利于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要实现这些目标则需要教师本身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自身的长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愈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核心能力,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有效办法,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间能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共同进步。在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重在强调学生的参与,使其主动动脑思考问题并与他人交流发现问题,这既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传统教学往往更加注重教师的传授,学生则机械掌握数学公式与解题方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落实到教学中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深层次思考、分析和钻研的能力,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取代一味地机械知识灌输。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带领学生预习或布置学生自主预习的任务,并提出问题,如此,在正式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脑海中会有大概的印象,并且会带着自己的疑问听讲,有助于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督促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从而在脑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将所有内容烂熟于心。

综上所述,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实际的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采用有效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调动学生自主思考,还要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