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谢艳
谢艳
【摘 要】历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塑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方面至关重要。新课改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任务驱动法成为课堂上更高效、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112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依据教材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许多学生说,历史是门“玄学”,学不明白。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教师古板的教学方式脱不了干系。相比之下,任务驱动法具有极大优势,它能够通过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形式给予学生更多主动权,调动学生深入思考,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合理使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法是通过一个中心任务串联起整个学习过程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任务是主线,一切学习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特定的任务展开;教师起主导作用,负责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索环境并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完成任务;学生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搭建起与任务的桥梁,积极主动地探索、思考、创新,并付诸实践。
二、任务驱动法的优点
任务驱动法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更高要求的产物。知识与任务相结合,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法,给予学生更多主动思考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特定情景对任务有更深的理解,也就能更好地把握隐藏在任务之下的知识点,更快地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自主性,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协调的现象也就不复存在,这进一步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师生间的良好交流给学生营造了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三、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一)任务设置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具体清晰的教学目标设置任务。教师设置的任务既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又要自然合理。任务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在选择任务时最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任务,如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丰富的任务形式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学生对任务的兴趣是学生能够高效完成任务的重要动力,教师应明确这一点,使任务更加符合学生心理预期,让课堂更加活泼生动。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为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例如,在学习魏晋文化发展史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任务,“假如你是魏晋时期的一个普通人,请你讲述自己的一生,将魏晋文化发展的过程呈现出来”。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使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具体的画面,画面既要将知识点全面涵盖,又要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降低要求,比如要求他们使用平实的语言对几个特定画面展开描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魏晋时期的历史变迁与魏晋文化的演变联系起来,假设自己站在时空隧道中,观赏一幕幕历史影像,叹惜一代王朝的兴盛衰败。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魏晋时期文化的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能够高效发挥任务驱动法效能的重要方法。传统教学课堂中“听与学”的形式单调枯燥,单一的形式难以引發学生的主动思考,也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效果远高于独自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小组,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是建立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的,因此,一开始就进行讨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经过充分的自我思索后,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述出来,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吸取其他成员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在进行秦汉时期的专题学习时,小组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任务的合理分配,每个人对自己探究的板块研究完毕后,小组间进行讨论,从整体出发,找到几个板块之间的连接点,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不断整合完善形成最终答案。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进行知识间的交流,还能够学会倾听,养成尊重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对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师生间的距离缩减,关系更加密切,教师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薄弱点,找寻根源,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平等的学术交流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任务提升
任务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在完成任务后,师生通过一定的总结反思,自然而然地将学习目标转移到历史知识上。有了任务的引入,教师可以轻松将提炼出的知识点展现给学生,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复杂的历史概念,更好地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也可以结合课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总结知识,学生自行归纳概括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完善,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适当的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是必要的,教师不应仅作为引导者,也应该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参与其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平等话语权,多给予学生赞许的目光和口头鼓励,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真实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
历史学科的学习从来不会固定在某个点,所有的历史知识都是相互贯通的,教师可以以任务为中心,向外拓展知识点,比如引入课外材料,让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问题,讲完题目后,进行相应课外知识的普及。在锻炼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的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应当正确指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找寻不足。教师提出建议,学生加以改进,师生间契合度提高,课堂效率也随之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来说,任务驱动法能够通过任务和知识之间的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师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任务驱动法,不仅能够使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时间分配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高效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