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0-09-10孙孝国
孙孝国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中,对于学生创新创造意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创新创造意识养成的关键。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针对历史史实提出建设性问题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但是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挖掘历史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所在积极探求的问题。本文将就笔者的历史教学经验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策略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 问题意识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048
传统的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来以旁观者的身份回忆历史史实,但是在当下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如此高要求的情况下,历史教师应当顺应时代,改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积极做出回应,帮助学生融入历史情景,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问题,并能够根据所学习的历史史实以及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来以史为鉴针对现代社会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效,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创新创造意识。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根本意义
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学习的主导者。历史教师应该要让学生能够真切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寻求的方向,引导学生从已经学习的知识来进行实际迁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形。要完成这一目标,历史教师就应当培养学生建立起基本的问题意识,根据社会现实提出问题是学生应用知识的前提,如果学生只是盲目的学习而没有基本的敏感性,不能够在遇到生活实际问题时及时地发现,那么进一步的应用与探讨便不复存在了。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理解历史、应用历史的好方法。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策略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能够在恰当的时机提出问题,要让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深度思考并积极活跃提出问题,就需要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只有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思维,认识和理解到教师所讲授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历史史实,学生才能够掌握基本的提问方向。针对这一问题,历史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教学工作:第一是历史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并且可以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来让学生们在提出问题时更具竞争性,在学生提出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差较远时,历史教师应当为学生解答并友善提醒他注意好提问方向,结合教学内容来提出具有建设意义的问题。第二是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在课下努力了解学生们的喜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形成良好的朋友关系能够最大程度地打消学生们的提问顾虑,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与教师保持平等的关系。
2.重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要想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或在实际生活中提出与历史史实相关的问题,就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能够在特定的时间或地点及时回忆起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因此,基础历史知识是学生们提出问题的根基。只有学生们掌握了课本中所学的基础历史知识才能够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更加具有建设意义,才能够不断正向反馈地促使学生爱上提问,进而有效促进学生提问意识的养成。
3.增设并不断改善师生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包括了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学习评价,让教师能够在每一次教学后立即得到相应的教学反馈,进而来完善自己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课堂的把握。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一些友好善意的教学评价,针对一些表现不佳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评价系统中表示关心和鼓励,让学生们认识到历史教师对于自己的重视,同时在针对一些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或问题的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谢,通常情况下,教师的低姿态主动示好都能够收获到一定的效果,拉近师生距离,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
评价机制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们在不与教师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做出评价,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都较为生疏,难以融入课堂,同时由于课堂教學时间有限,课堂提问的时间也较为匮乏,加之部分学生盲目听信“教师权威”,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错误的。在评价机制的推广过程中,历史教师应当放低姿态,表明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错误,同时鼓励学生们勇于提问,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或同学产生意见分歧时做出理性判断,切不可盲目从众,进而来培养学生养成基本的问题意识。
4.教授学生提问技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提问能力以后却还是不能够提出较好的问题,往往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够切合自己的实际想法或者不能够在恰当的时机提出相应的问题,这都是学生们缺乏一定的提问技巧所产生的问题。教师应当督促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及时总结归纳所学的知识,建立起一定的历史知识体系,通过不断吸纳优秀的历史提问方式来完善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进而促使其能够快速地掌握基本的提问形式,再根据提问形式并结合自己的历史思想来提出建设性问题。而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学会提问可能难度较大,但是教师可以鼓励这部分学生从简单的提问方式学起,仿照课本中每一章节最后的章末问题,试图从这些问题中寻找问题的共性,并解决这些课本中的问题,进而不断地学习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为以后提出更好的问题打下基础。
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上,教师不应当过分地强制,要学会用更灵活的方法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试图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中建立起与教师平等的关系,打消学生的提问顾虑,鼓励学生踊跃提问。同时,针对历史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要保持同样的态度,让学生们都能够在教师的关怀下更好地学习。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和教师更加充分地进行交流,便于教师及时地根据一些较好的建设性意见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能够更好地增进师生关系,提高课堂参与度,进而为学生参与深入问题思考提供可能,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提问意识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覃福善.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4(10):161-161.
[2]李敏.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