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分析与研究
2020-09-10周羿
摘 要:本文主要对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分为3个方面:微构造研究、储层研究以及剩余油研究,以期给油田开发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开发;油田;地质;微构造;剩余油;储层
0 引言
早在数千年之前,四大文明古国就已经开始采集天然石油了,并将其应用在建筑、防腐以及制药等方面,早在我国北魏时期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载:“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石油及其衍生品已经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了,不但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资源,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质。一直以来,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或者“工业的血液”,足以说明石油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于石油的需求持续增涨,石油的消耗日益增加,而很多油田都进入了开发中后期,产量不断下降[1,2]。因此,本文主要对油田开发后期地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有利于提高石油开发的技术水平和油田企业的生产质量及效率,进而提高石油的产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油田开发后期地质分析的意义
随着开发时间的持续增加,很多油田都进入了开发的后期,在这个阶段进行地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可以分为2点:①此时,油田的地质环境肯定会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油井的正常开采。如果地质环境的变化比较剧烈,就会增加开采难度,降低采收率。而对上述情况进行地质分析,就能够深入了解这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并对开发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进而提高开发的水平和效率,从而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和产量;②在进行地质分析之后,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综合利用各种开采设备和仪器,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开发的效果,开采出更多的剩余油,从而确保油田的持续稳产和高产,达到油田开发的计划指标[2,3]。
2 微构造研究
在油田开发后期,开发目标越来越小,因此必须进行精细的构造研究。在构造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技术,该技术具有高信噪比、宽频带、高分辨率的特征,可以提高地震构造解释的精度,从而更好地分析和研究地下地质构造特征。在构造解释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通常综合使用多种信息和技术手段,例如利用录井岩心、地层倾角测井等相关信息,获得出目标层段的破裂发育程度及特点,将其作为后续地震构造解释的基础[3]。其次,在地震解释完成之后,进行构造成图时,应该对断层的解释结果进行复查,减少解释误差。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持续增加和深入,微构造成为了油田开发构造研究的重中之重,对于油田后续开发方案和相关措施的调整和制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油田开发的水平与最终采收率产生重要的影响。总结起来,在油田开发后期,微构造研究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3点:
2.1 指导油田开发调整工作
位于构造比较高的地方的一些井,经常会发生含水率增加的情况,主要原因有2点:①储层具有比较强的非均质性,②这些地方存在微构造。这些井位于微构造低部位的概率比较大,例如微向斜的轴部区域,这些区域见水比较早,而且水淹的速度比较快。而位于微构造高部位的一些井,例如微背斜的轴部区域,这些区域的地层压力比较大,容易发生注水困难的情况,而又因为水的重力作用,容易出现注水过猛的现象,导致油井过早水淹,从而不能达到开采的既定目标。其次,微断层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油井与水井不能成为一套比较完整的注采井网,从而也会损失一些储量,因此,开发人员必须对开发井进行一定的调整。
2.2 指导部署高效加密调整井
在工区的储量规模和各项条件都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对井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密,主要原因有以下5点:①对于微构造的一些高部位,已有的井网没有完全控制住,例如微背斜的轴部区域,这些区域通常是剩余油比较集中的区域,而且也是水淹程度比较低的部位;②对于一些由于微断层的影响,而使得油层断失的油井,从各个方面的情况考虑,如果可以进行侧钻,那么应该优先采取侧钻方案;③对于因为受到微断层的影响,而使得油(水)井自成一定的体系,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与原生产井之间成为比较配套的注采井网;④井与井之间能够形成一些隐蔽微断层的遮挡,这些遮挡区域容易成为剩余油的富集区域;⑤当地层的产状不陡,而比较平缓时,断层遮挡的一些部位的水驱动用程度比较差,这些部位也容易聚集剩余油。
2.3 指导选择强化提液井
一般而言,强化提液主要是充分利用地层的能量,进而保持油田稳产增产,从而提高油田的产量。通常是采用电泵或者大口径泵,以及相关的工艺技术,尽可能地提高油井的液量,最终达到强化提液的既定目标和效果。开展这项措施的重要一点就是优选提液井。在选择过程中,一般是以微构造的研究结果为基础,然后所选的油井应该满足2点要求:①注水受效的方向较多,而且受效比较显著;②优选的油井应该位于微构造较高的区域,延长提液井的有效期,降低其含水上升速度,从而可以达到稳油控水的目的。
3 储层研究
储层研究包含很多方面,而在油田开发后期,储层研究的主要方向有以下2点:
3.1 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在油田开发工作进入后期阶段,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采用2种方法:①旋回地层学;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前者是根据米兰柯维奇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测井曲线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进而可以获得地层中高频的旋回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的特点,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后者是以成因地层学为基础,对井间的储层进行比较细致和深入的等时对比,一般情况下,是对关键的界面进行识别和对比[3]。
3.2 对比和储层物性变化研究
在油田开发后期,储层的物性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主要有7点:孔隙度、渗透率、喉道特征、孔隙结构、润湿性、相对渗透率以及储层非均质性的变化等[1,2]。在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应该对这些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寻其中的规律和特点,摸清剩余油的分布情况,进而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稳油控水的相关措施,从而提高油井的采收率。
4 剩余油研究
在油田开发后期,如何有效地开采剩余油是开发工作的重点。由于剩余油的的地质规模不同,则其所使用的分析和研究方法不同,因此,研究人员比较注重对剩余油规模的区分。通常,可以将地质规模分为4种:①宏规模;②大规模;③小规模;④微规模,而剩余油的分布研究可以进一步分为:①宏观分布研究;②微观分布研究,这些研究是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井采收率和产量的关键。由于影响因素众多,研究人员一般都是采用由点到面、静动结合、多学科协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应该根据工区的实际情况,优选一些合适的技术方法,目前主要有油气藏动态监测技术、三维地震方法、油气藏数值模拟方法等[4]。
5 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对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分析与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储层剩余油的采挖潜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分析油层的动态情况,进而可以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其次,这种分析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确保采油作业中的安全性,油田企业得以正常生产,开采出更多的剩余油,达到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指标,从而促进了油田企业的健康和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宇.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 2017,43(08):226+232.
[2]张山江.油田开发后期单井增产措施效益分析与评价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6.
[3]敬国超,陈程.高含水后期双河油田开发地质工作方向[J].河南石油,2005(03):20-23+26-98.
[4]李胜彪.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地质综合评价及调整治理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學,2010.
作者简介:
周羿(1989- ),男,汉族,湖南常德人,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开发地质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