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0-09-10王永红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潜水

摘 要:水文地质勘察是岩土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项目开展的重要基础,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质量的优劣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地下水作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点,是每一位水文地质勘察人员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地下水的问题进行了浅析,探究了地下水问题的一些应对措施,以期为水文地质勘察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问题;应对措施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是对地下水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工作,它可以为工程建设的开展提供可靠地下水资料,是工程项目安全推进的重要保障之一。由于现阶段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体系仍不甚健全,在地下水勘察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展开仍存在一些影响,故而分析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关内容阐述

水文地质勘察是指应用相关的勘察设备和技术对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环境进行勘察,并且形成水文地质勘察结果报告的相关工作。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可以使相关技术人员明确地下水的基本状况,这不仅能够保障地下水资源应用的合理性,还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但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实际中,经常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的影响,使得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不准确、地下水勘察信息不全面等问题,需要我们结合相关工作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和完善。

2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潜水位上升的问题

潜水位上升是最常见的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问题,而水库的修建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导致地下水潜水位上升的原因之一。潜水位上升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潜水位上升导致地基软化,进而导致岩土变软,地基承载力下降,在這种情况下,上层建筑很容易出现沉降、倾斜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建筑物变形、倒塌;其次,潜水位上升导致地基隆起、地基向两边位移,建筑物基础上浮等,使得上层建筑出现极大的不稳定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再次,潜水位上升还会增加土壤的盐渍化、沼泽化,增强建筑物的腐蚀性,降低建筑物的耐久性。

2.2 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

地下水位下降也是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其大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或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所致,或由于过度采矿活动所致。不管受哪一种因素的影响,一旦地下水位发生下降,一方面会对岩土体的密度产生直接的影响,使得土体的密度增加,体积缩小,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还会引起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枯竭等问题,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

2.3 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地下水升降频繁,不仅会使岩土体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

2.4 地下水的变化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危害

一方面,地下水的过量使用、地下水过度开采、矿业活动的过度开采、大、中型水库的建设等人为因素对地下水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这很容易导致地面干裂、地面沉降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的出现,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频繁升降的地下水使得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和往复变形,对建筑物地基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容易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因此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时候,要对地下水问题进行详细的勘察,做好地下水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并且合理的确定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案,保障建筑物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3 应对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结合本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实际,从提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角度出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应对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保障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3.1 强化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认识

加强认识,树立正确的勘察工作思路,是应对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的重要措施,具体如下:首先,要加强对水文地质勘察区域内土壤、原有建筑物等相关要素的调查和分析工作,保障水文地质勘察前提准备工作的全面性。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水文地质勘察,这样既能够保障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也能够提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其次,要注重资料分析的全面性,由于与水文地质勘察相关的要素,如岩石、土壤等自然因素在自然界中会经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生物变化,因此在进行地下水资料分析的过程中要将这些客观因素考虑进去,保障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变化和预测工作的现实意义。再次,要开展科学的土壤采样工作,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丰水期、枯水期等不同的时期都要对土壤进行采样,保障水质变化分析的全面、详实。

3.2 明确水文地质勘察的详细措施

为了更加顺利、有效的推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提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就必须结合各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详实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计划和对应措施。在开展地下水勘察工作时,用搜集到的地区资料对地下水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解,初步判断地下水对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根据这些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通常情况下,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要特别注重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对勘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条件、气候状况以及植被资源、土壤类型等进行勘察,形成相应的勘察报告;二是要对勘查区域内的地下水运行情况、分布特征、流向等基本情况进行掌握;三是要对勘察区域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构造以及地震因素等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为以后的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勘察资料。

3.3 重视地下水水理性质对岩土体的调查分析

所谓岩土的水理性质,简单的说就是由于岩土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显示出来的性质。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岩土的水理性质包括持水性、容水性、毛细管性和可塑性等。不同的地下水在岩土中存在的形式不同,使其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也不同。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会影响到岩土的强度和性能,而且有些性质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在具体的勘察工作中,要重视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分析,比如在对地下水的水位进行测量时,应当将勘察试验的地点放在含水层,而如果是测量静态水位,可以基于含水层的稳定性对稳定时间确定。

3.4 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评价工作

有效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有效应对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问题的重要措施,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与建议,撰写客观的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制定相应的应对管理措施;二是对于地下水位以上区域和地下水位以下区域要分别对待,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从工程角度提出在不同工况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三是在地质勘察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密切结合建筑物的基础类型,查明与该地基基础类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提供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水文地质资料,保证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存在着潜水层上升、地下水水位下降以及对建筑物产生危害等问题,需要结合实际,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强化认识、明确措施、注重分析、做好评价,有效应对地下水问题,保障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江海.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245-246.

[2]王昕,任升,刘仪,王沙沙.水文地质勘查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2):278+280.

[3]李新元.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居业,2019(07):5+8.

[4]王连东.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92.

作者简介:

王永红(1985- ),男,汉族,甘肃秦安人,学士,就职于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质勘察院,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勘察类。

猜你喜欢

水文地质岩土潜水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岩土工程边坡治理的岩土锚固技术分析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
不论何处,芭蕾跳起来
快乐潜水
潜水去
鲸鱼会得潜水病吗?
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