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0-09-10龚大祥

南北桥 2020年21期
关键词:应用探讨高中生物微课

龚大祥

【摘    要】在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教育手段,微课便是其中一种。微课能够完善高中生物教学,解决许多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攻克教学难题,为教学注入新活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的效果,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  微课  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070

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能让现代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各类生物知识要点快速、科学地融合在一起,确保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和知识架构的整体性。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辅助教学工具,微课还为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提供了许多可行性,保证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技能能够同步发展,确保学生能力发展的均衡性。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能够结合视频直观性地为学生讲解生物知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认知与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微课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快地理解和吸收高中生物的关键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一、引导学生做好有针对性的学习准备工作

高中生物涉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知识,所以学生需要学习的生物知识内容多、范围广,要记住已经实属不易,学好更是难上加难。例如,学生在进行“细胞”的学习时,首先要明确细胞的概念,知道什么是细胞,能够从罗列出来的一堆生物中准确找出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次,学生必须要记住细胞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生物的细胞特点,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作用;还要更深入地学习细胞器,认识每个细胞器的功能、特点以及特质。最后,深化学生在细胞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细胞知识解答问题,正确画出各类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确分辨细胞种类。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工作,才能够让自己对“细胞”有全面、细致的学习解读。

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运用微课引导学生做好有针对性的学习准备工作。因为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准备,才能发挥预习的最大作用,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调动学习思维快速吸收教师讲解的各个知识点。例如,在课前通过微课观看与“细胞”有关的视频,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红细胞、神经细胞、植物根茎细胞等,然后以细胞动态解剖示意视频开启更深一步的细胞学习,将教材上的文字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更能抓住学习重点,找准学习难点。最后,教师在课堂讲解知识时,学生能够顺便解开自己在课堂准备时产生的疑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准备工作不仅能够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因为微课的参与,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

微课包含了丰富的图像、声音、视频资源,不仅能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多样的教学资源,还能营造不同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体验。学生的学习具有特异性,因为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属性不同,所以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配置不同的教学资源,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而微课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供教师挑选,让教师为每个学生挑选出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教学资源是优质教学的前提,而多样的教学形式是优质课堂的必要条件。因为多样的教学形式既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构建丰富的课堂情境,成功导入教学内容,打开学生思维,让他们围绕课堂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探索。

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自然的纪录片,如《蓝色的星球》《自然世界》。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能对生态系统的组成产生基本的认识,如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教师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在生态系统上,随机提出问题:“人类属于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他们所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人类的生活活动,会对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学习过后,教师以“生态环境该如何保护”为主题,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学生明白生态稳定的现实意义,激发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高中生物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场历练,更是学生素养的一种修行。微课课堂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解读生物的意义,了解生命的真谛,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和探索生物课程,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引导他们在学习生物的路上走得更远、更久。

三、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点,也是生物教学的难点,但是因为有限的教学时间以及实际教学的条件限制,很多时候难免会让实验教学给理论教学让步。但是,实验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教学难题呢?微课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类问题。因为现实教学的实验条件不够充分,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模拟生物实验教学课堂,加强学生对生物的实践运用能力。例如,在探究“环境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时,微课能够将生物实验细致化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整个实验过程。教师可以用微课简化实验,但是要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实践与运用能力依旧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学生一边观看实验视频,一边探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形象生动的演示能够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构建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思维体系,以后当学生遇到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时,也能立马想到解题关键,迅速解答问题。在微课课堂中,教师为实验视频画面配备同步操作讲解,学生仿佛身临实验现场,再在探究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课堂专注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能精确解读实验操作的目的。在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成功地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维度,增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微课作为新时代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教师改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运用微课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工作,在课堂上利用微课创建教学情境,增加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轻松地学生物,快乐地学生物,高效地学生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学兵.刍议以微课为支点的翻转课堂式教学课前准备策略[J].科研,2015,000(005):109-110.

[2]邹亚云.“微课”教学资源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9(17):0174.

猜你喜欢

应用探讨高中生物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水溶性色粉在防冻液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