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危机理论解读

2020-09-10秦荣

今古文创 2020年34期

【摘要】 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它是资本主义制度运行的必然产物,然而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危机理论的研究是相对薄弱的,而且教科书中关于危机理论概括出来的都是一些抽象的公式。事实上,马克思在他的手稿中关于危机理论的阐释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我们只有进入到他的手稿当中,才能体会到他的辩证法眼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本文试图对《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危机问题的理论进行解读,以更具体和形象的方式去直面马克思的危机理论。

【关键词】 危机形式;危机条件;必然结果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4-0082-02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内含的与时俱进品格决定了马克思理论在今天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所具有的深刻指导性,在《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危机理论的相关阐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不同于教科书,在《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危机问题的阐释是相对晦涩的,但是却是更加深刻和形象的,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这种文本回归式的解读并不是重构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而是在更高层次意义上综合马克思的思想,从而在新时代的意义上更深刻的获得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自我理解。

一、危机的两种形式

在《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危机的两种形式是买与卖的分离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简言之,就是商品危机和货币危机,这两种危机形式在资本主义的再生产的基础之上再现出来。商品危机是因为买与卖的分离,它与以往的物物交换不同,以往在物物交换过程中买与卖是重合的,但是在商品危机中从G到W,再从W到G,也就是从一个货币额转变成一个商品额,再从一个商品额转变成一个货币额,这种转变不是立即进行的,它有了时空的分离,所以才会产生危机。危机第二种形式的发生是因为货币不能再一定期限内完成支付的手段,最终使得商品的价值不能得到完全实现,不能补偿预付的资本,因此会出现危机。

在马克思看来,这两种危机的形式是有层次的,他认为资本的危机可以追溯到货币的危机,而货币的危机可以追溯到商品危机,也就是说当商品流通领域中出现危机的时候,就必然导致在货币流通领域出现危机,第一种危机形式发生了,那么第二种危机形式也必然发生。正如文本中所说:“在商品流通中,接着又在货币流通中发展起来的矛盾--因而还有危机的可能性——自然会在资本中再现出来,因为实际上只是在资本的基础上才有发达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①

在以往的物物交换过程当中,资本并没有作为支配的生产方式而出现。在进行物物交换时,它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是交换双方有交换的意愿,第二是交换双方处在同一空间,第三是交换双方的需要必须是吻合的。随着生产的发展,随着流通的发展,随着交换的发展,这种时间、空间需要的限制就变得越来越成为了物和物交换的障碍了。怎么克服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和一个有不同需要的人进行交换,怎么克服这个障碍呢?这个时候物交换过程中就产生出来了货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使得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不同的需要在这个前提下也能够进行交换,但这样的话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在它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商品和商品之间的这种买卖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了,这种分离就埋下了商品交换的危机种子。

其实这两种危机形式早在资本主义产生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生产之前就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只要有了产品与产品的交换,就有商品流通,而且用货币来承担一般等价物的时候就有货币流通。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蕴含在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危机的抽象的形式才有了具体的内容,因为只有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才有发达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而在以前,不管那个时候的商品流通多么发达,货币流通多么发达,都不是以资本作為基础的,以资本作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成为了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这也就解释了危机的抽象形式为什么不是危机的具体原因。

二、危机的一般条件

危机的两种形式并不会必然导致危机的发生,而危机的发生是必然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关的,“危机的一般条件,只要不取决于和价值不同的价格波动(不论这种波动同信用有无关系),就必须用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条件来说明” ②,需要在资本的再生产和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中去考察危机如何从一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在马克思看来,危机的第一种形式是更为根本的,起主要和决定作用,因此当买者和卖者发生了分离,有了割裂的可能性时,那么危机的抽象形式也就变成了危机的具体原因。

如果是直接的物物交换的话,那么从交换形式上所产生的危机的可能性就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而变成间接的商品交换,就变得不一样了。商品交换必须要通过货币,这个时候货币就要执行一个流通手段的职能,也就是说,一个使用价值和另一个使用价值的交换必须通过一个独立出来的交换价值的形式——货币为媒介才能够完成。这个时候就会发生一个吊诡的现象,货币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使商品交换能够方便起来的工具了,而是反过来变成了一个主导的形式。在简单点儿说,一开始的时候,商品和商品之间的交换无非是通过货币这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现在颠倒过来,所有的商品和商品交换必须用货币这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使得货币的能力开始增强,它可能最开始是一种手段,但现在已经变成了目的,它一开始是解决我们在交换中碰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但是现在又形成了新的障碍和困难。货币从一种解决困难的工具变成一个从自身产生新的困难的形式,这样一个彻底颠倒的世界就形成了。商品卖不出去,转化不了货币,用《资本论》的说法,商品实现不了那种惊险的跳跃。商品要是卖不出去的话,货币就不能回流,生产资本的要素就不能回流,那么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就要断裂,而在整个资本主义基础上发达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危机就势必会暴露出来,这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的危机如何一步一步从可能变为现实的。

三、危机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生产过剩,相反,生产过剩也是资本主义一切危机的产生的根源。在《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李嘉图的观点,李嘉图并不否定危机的经验性存在,他也承认在个别的地方会出现危机,但李嘉图认为,即使有个别生产过剩会产生绝对的生产比例失调,会产生局部危机,但是在这个市场内就能够被消化掉。在生产过程中,李嘉图认为,资本不是为了追逐生产剩余价值,即使在局部当中存在危机,这个危机也有可能被另一个部门给弥补掉,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平衡。事实上,在这样观点的背后展现出来的是马克思和李嘉图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唯一的生产方式,而是特定的生产方式,而在李嘉图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唯一的生产方式,并且是一般的生产方式。因此,在李嘉图的视域中商品流通和物物交换只是在形式上不同,实际上在内容上是一样的。而马克思的观点却不一样,在马克思看来,二者不仅在形式上不同,在内容上也不一样,物物交换不仅仅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交换形式,而是在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方式上形成的一种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一种到头的生产方式,还有比这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而李嘉图却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是一种到头的生产方式,虽然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也会出现危机,但他认为这种危机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这种危机是局部的,可以在整体上进行调节的。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危机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必然固有的危机形式。这种必然会转换成一种现实的存在,同时,这种危机不是说在局部领域出现的,而是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普遍存在的。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个基本现象,而不仅仅是一个局部现象,马克思在这里要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生产和消费是不能达到完全对等的,生产和市场也不能达到基本上的同步,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之间的矛盾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集中地表现出来,即“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爆发,而在特殊的(按内容和范围来说是特殊的)危机中只是分散地、孤立地、片面地爆发” ③

四、结语

我们探究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从来都不只是“照搬马克思的文本,而是延伸、修正和改编这些文本,以便处理我们这个时代的难题” ④实际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危机问题研究,我们在头脑里都已经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了,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生产矛盾,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主要形式表现为它的生产能力无限扩大和工人购买力逐渐萎缩之间的矛盾,这两个我们已经作为套话能够背下来了,但是马克思在他的文本当中,关于危机的理论阐释是形象而具体的,例如马克思从生产力的下降、生产过剩的趋势、工人消费的不足、各个部门生产比例的失調和资本的生产过剩等角度来看待危机问题,这就给予了理论以生命力和张力,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充分的去分析危机问题,进而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注释:

①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页,第253页,第274页。

④大卫·哈维、张寅译:《资本的限度》,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作者简介:

秦荣,吉林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