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给”字句研究

2020-09-10陈维维

今古文创 2020年34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

【摘要】 “给”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句式,为考察这一句式,本文将以小说《莫言的世界》作为基础语料,从“给”字的词性出发,围绕“给”字句表达的语义,分析说明“给”分别做动词和介词时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 现代汉语;“给”字句;语义解释

【中图分类号】H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4-0078-02

一、“给”的词性

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将“给”系统归纳为动词、介词、助词三种用法。[1]“给”还能与其他動词组合使用,构成“动词+给”即“V+给”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给”的词性是介词还是动词?宋静在《汉语“给”字句的逻辑语义分析》中,将“给”的词性归纳总结为:介词、动词、助词以及轻动词。[2]

(一)介词说

黄伯荣、廖序东、吕叔湘(1999)将“给”当作介词,其功能在于“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而邢福义、胡裕树(1995)、陈昌来(2007)等虽然也认为“给”是介词,但主张将“V+给”这个整体结构当作动词。

(二)动词说

朱德熙(1981)把“V+给”中的“给”看成动词,例如:“送给他一件毛衣”是由动词“给”组成的连谓结构。蒋瑾媛(2004)也认为“V+给”中的“给”是动词。

(三)助词说

施关淦(1981)认为“V+给”结构可以合起来算一个词,其中的“给”为助词。刘永华(2003)同样也将把“V+给”中的“给”视为助词。

(四)轻动词说

邓思颖(2010)将表使役意义的“把”与表事件变化的“给”看作是汉语的轻动词。顾嘉闻(2014)在分析“V+给+NP”句式时,认为“给”的词性“应根据搭配的动词不同,而将其分为轻动词和动词两种。

本文更倾向于邢福义、胡裕树(1995)、陈昌来(2007)等人的观点,把“给”当作是介词,“V+给”整体当作一个动词,因为通过NPRTL分词后,结果显示:大部分“V+给”结构整体为动词,例如有:还给/v、转给/v、递给/v等等,但也有少数“V+给”结构,“给”为动词,例如:这个秘密带给了她们血淋淋的教训,也在三人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烙印。

二、常用“给”字句语义解释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中“给”的解释如下:动词:(1)使对方得到某些东西或遭遇;(2)叫,让;a表示使对方做某事;b表示容许对方做某种动作;介词:(3)用在动词后面, 表示交与, 付出;(4)为 (wèi);(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向”相同; (6)表示某种遭遇;被;(7)助词:直接用在表示被动、处置等意思的句子的谓语动词前面,以加强语气。[3]

谢梦雅在《聊斋俚曲》中“给”字句考察》中将700例“给”划分为动词和介词。动词“给”有三种用法:分别表“使对方得到、遭受、容许或致使”等意义;介词“给”六种用法:分别表“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受益者和受损者”“‘给我’结构表命令”“表朝、向、对”“表被动”等意义。[4] 周红在《现代汉语“给”字句研究综述》中认为“给”在一定语境中还可表达处置义。 [5]

参考以上“给”的用法,将该文中的“给”分为动词和介词,动词“给”三种用法,都作用于对方身上,分别“表得到、表遭受和表容许或致使”;介词“给”七种用法,包括“引进交付和传递的接受者、动作涉及的受益者、受损者”“‘给我’结构表命令”“表朝、向、对”“表被动”“表示处置”等。

三、动词“给”的使用情况

“给”做动词时,表示“使对方得到”“使对方遭受”以及“容许或致使”三种含义。

(一)表示使对方得到

(1)“不带您这贴身保镖,我哪还敢出门儿啊!”莫言乐得给足她面子,夸张地随声附和。

“给”表使对方得到,例(1)表示莫言给了她面子,对方得到了面子。

(二)表示使对方遭受

(2) 这个秘密带给了她们血淋淋的教训,也在三人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烙印。

例(2)中这个秘密带给了她们难以磨灭的痛苦和烙印,“给”字表使对方遭受。

(三)表示容许或致使

“给"字表示“容许、致使”义,与“叫、让”相近。

(3) 嘿嘿,你姐我正烦着呢,小孩,你快来给咱解个闷儿。

例(3)“给”字近似于“让、叫”,例(5)为“你快来让\叫咱解个闷儿”。

四、介词“给”的使用情况

“给”做介词时,可以用在动词前,如例 (4)(6)(7),也可以用在动词后,如例 (5) 。

(一)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

(4) 莫言去了趟洗手间,回来发现她放桌上的手机跑到莫亚那去了:“你用我手机干嘛,给同学发短信?”

(5) 又突然想起来,自己好像记得答应那几个高中时的哥儿们,情人节要一人送一巧克力的,乖乖,差点忘记给他们买了!

例(4) 例(5)中“给”字引进传递的接受者,即同学和他们,通过发短信把信息传递到同学那,把巧克力交付给他们 。

(二)引进动作涉及的受益者

(6) 大大地出乎自己的意料,莫言差点感动得热泪盈眶:咱家小妹同志真是大公无私,胸怀坦荡,不计前嫌,宰相肚量啊,回头这话得当面给她赞一记!

(7) 所以你以后长大了追我妹,给咱们家当妹夫吧——顺便帮我治治这小丫头的倔脾气,我可管不了她。

例(6) 例(7)中“给”字引进动作涉及的受益者,如例(6)中,小妹坦荡的胸怀出乎莫言的意料,因此,小妹得到莫言了称赞,例(7)中提到让对方追自己的妹妹,这样自己家就得到了一个妹夫,文中的“自己家”是动作涉及的受益者。

(三)引进动作涉及的受损者

(8) 于是顿了顿,把云萧的私心念头给她揭穿了:“其实,我看云萧他是在乎你。

“给”字引进动作涉及的受损者,如例(8)中云萧不愿自己的私心被揭穿的,因此云萧是受损者。

(四)“给我”结构

“给我”结构后加动词,用在命令句中,有两种可能的意思,一是与“为我”“替我”相同,如例 (9) 句子等同于“你准备为我\替我介绍还是怎的”;二是加强命令语气, 表示说话人的意志, 如例 (10) 说话给我小心点。

(9)“你准备给我介绍还是怎的?把你那些前男友分我一个?”

(10) 说话给我小心点。

(五)表示方向,相当于“朝”“向”“对”

(11) 然而终于有一次,小莫言跑去找佟伊姐姐,兴冲冲跑去她的房间,想给她展示自己在学校里画的佟伊姐姐画像。

(12) 而且云萧会骂我的,那天给你抡刀子,他就说我了。

例(11) 例(12)中,“想给她展示”等同于“想朝/向/对/她展示”,“给你抡刀子”相当于“朝/向/对/你抡刀子”。

(六)表被动义

“给”字表被动义,相当于“被”,如:在例(13)(14)中表示“我整天能被你烦死”“被带出一身臭毛病”。

(13)“柳旭阳!你到底有完沒完?我他妈整天能给你烦死!

(14)“以前她对我温柔依赖不说,而且为人清爽,从不沾烟酒,不迷恋网络。“现在倒好,给那个混蛋臭小子带出一身的毛病,烟不离手,留连酒吧……”

(七)表处置义,作用相当于“把”

例(15)中,“就给大脑种上精华型智慧”相当于“就把大脑种上精华型智慧”,“给”字相当于“把”。

(15) 同理可得,想去除糟粕类思维,就给大脑种上精华型智慧。

五、小结

《莫言的世界》中的“给”总共出现了95次,动词出现了19次、介词出现了76次,未出现助词,“V+给”结构整体为动词,此结构中大部分的“给”当作介词,极少数“给”当作动词。同时,动词“给”有三种用法,分别为“表得到、表遭受、和表容许或致使”;介词“给”七种用法,分别为:“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动作涉及的受益者、受损者”“‘给我’结构表命令”“表朝、向、对”“表被动”“表处置义”等。“给”字句含义复杂,在对其进行分析时,应该先弄清“给”字的词性,它是动词还是介词,抑或是助词还是其他?当然,还需要再联系语境,考虑不同语境下的语义。

参考文献:

[1]卢腾. 《红楼梦》前80回“给”字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7.

[2]宋静.汉语“给”字句的逻辑语义分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1.

[3]王淑华.常用“给”字句的语义解释[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05):103-109.

[4]谢梦雅.《聊斋俚曲》中“给”字句考察[J].现代语文,2018,(01):102-106.

[5]周红.现代汉语“给”字句研究综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03):89-94.

作者简介:

陈维维,女,土家族,重庆酉阳人,硕士在读,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研究方向:汉维翻译。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研究
“古今沟通”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A Review of Chinese Redundant Ne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