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性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赵惠群

南北桥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赵惠群

【摘    要】磁性教具具有随意拆分和组装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得越发频繁。小学数学知识面比较广,教师应用磁性教具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注重从磁性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给教学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磁性教具  小学数学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4.164

塑胶片、橡皮球、塑胶棒是常见的三种磁性教具,在教学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塑胶片和塑胶棒颜色比较丰富,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塑胶棒分为直型和弯型,直行塑胶棒长度比较长,而弯形塑胶帮比较平滑。塑胶片可以展现各种图形,调动学生的视觉因子,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磁性教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并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效果。

一、磁性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运用卡片、挂图等传统教具,学生的注意力会放在课堂中。随着新课程的变革,教具也在发生变化,磁性教具就是很好的教学工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有饱满的学习热情,锻炼操作能力;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身心发展特点,很难将注意力长时间放在一件事情上,但是数学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短。而教师运用磁性教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质量。

(二)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变革,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身份,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教师运用磁性教具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并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为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的个性化得以发展。

(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而数学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感受到吃力。学生的具象性思维比较强,但是抽象性思维比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比较具象的知识,让学生对知识能够轻松理解。磁性教具正好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比较具象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抽象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磁性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几何知识教学中

磁性教具可以描绘出几何图形的点线面,橡皮球可以作为一个基点,与塑胶棒形成一条线段,再与塑胶片形成平面。教师运用橡皮球、塑胶棒和塑胶片可以构成几何模型,符合学生的具象思维,让学生在构建图形中对知识进行体验,从而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图形教学中,先会让学生观察图形,然后提出图形的概念,最终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几何意义。但是,在“角的认识中”,学生一般会理解角的两条边具有无限延展性,但是对角的顶点却没有充足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角的部分就存在了理解偏差,而教师运用磁性教具构建模型,可以将角的两条边拆分,学生会在黑板中发现一个点,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单独感知顶点了。磁性教具在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可以减小学生学习难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知识。

(二)在统计与实践教学中

统计与实践在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植树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实践数学问题,解决一排最多可以种几棵树的问题就可以运用磁性教具,学生要安排好间隔数的问题。这样本来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就会变得比较简单,直属的点数和间隔数非常直接展现出来,答案也一清二楚。

在《长方体的体积》中,教师运用磁性教具提出问题:“一块长方体形状的大理石,体积为30立方米,底面是面积为6平方米的长方形,这块大理石的高为多少?”学生通过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得出最终答案为5米。学生在观察磁性教具的时候就对这道题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学生解题难度也会相应减小。

磁性教具可以成为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节,减小学生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磁性教具可以拆分,比较灵活,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升综合能力。

(三)在代数知识中

代数也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常见的内容,但是代数逻辑性比较强,包括对数的认识,辨别数的大小以及计算问题。在学生刚刚接触数时,教师可以运用胶棒让学生对数学有直观的认识,学生数一个数字,教师要把学生喊出的数字写在黑板上,这样不仅可以让课堂的效率更高,还可以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发展。另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塑胶棒指导学生学习加减法,既能让学生快速算出公式的得数,又可以保证得数的准确性。当然,磁性教具也可以应用在高年级的学习中,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讲授中,教师运用塑胶棒可以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应用倍数解决问题。比如,在12÷2=6的算式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塑胶棒让學生了解倍数,算出得数,并把倍数的含义深刻留存在脑海中。

塑胶棒作为现代教学工具,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得越发频繁,可以让学生资管学习数的大小、线段的长短,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了解;还可以让教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应用磁性教具。

三、结语

几何、代数、统计与实践是数学课程的三大模块,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磁性教具可以减小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教师运用磁性教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发挥数学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杰,李芳晓.磁性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OL].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3[2019-11-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754.T.20191122.1744.002.html.

[2]陈卿历.磁性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8(17):68.

[3]张道军.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98-99.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