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俱乐部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9-10董萍

体育时空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董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1-039-02

摘  要  高校体育教学逐渐得到社会和教育业的重视,随着教育行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多,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在该模式的引导下,學生的表现积极、活跃,对于运动的喜好程度和热爱程度更高。

关键词  俱乐部教学  高校体育教学  现状  对策  研究

俱乐部式教学模式是目前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是新课改下体育教学重大调整和举措。它对于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并且弥补了很多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和缺点。俱乐部式教学模式一改以往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观念和教学价值方面进行改革,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充当了先锋,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俱乐部式教学模式新颖,但是依旧受到比较多的阻碍和影响,本文将对俱乐部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俱乐部式教学模式现状

(一)课程设置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虽然持续在改革当中,但是依旧会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并且目前还尚未完全脱离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以及教学课程。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水准,课程如果设置的过于单调,那么将会大大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目前很多高校依旧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排课,不仅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课程的要求和需求,也无法自由分配时间,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经费来源单一

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学校效益以及社会赞助等,教育经费来源并不多,并且相对比较单一。高校经费的不足,不仅会使得教育设备、用具等无法购买,或者无法保证购买质量,而且完全无法支撑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会对俱乐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和开展造成影响。很多高校往往因为经费问题,不得不放弃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对其推广造成很大困扰。

(三)师资队伍水平不一

高校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往往与师资水平直接挂钩。教师的学历不高、经验不足等,都会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根据我国目前高校中的师资水平来看,师资水平偏低,无法满足俱乐部式教育模式的开展和实施。并且师资队伍中的教师理念各一,相对比较传统的教师会比较抗拒接受俱乐部式教育模式,缺乏接受新型教育模式的勇气和决心,这样就直接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并且,高校经费的短缺,也使得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加入到教学当中,积极性不高。

(四)场地设施不足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剧增,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场地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但是目前高校的场地和设施并不充足,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尤其是对俱乐部式教育模式。

(五)学生体育锻炼观念缺乏

据调查,当前大学生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并未达到高校对加强体育锻炼的目标要求。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需要应付的学习课程任务重,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锻炼;二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还不强,教学方式有待提高;三是体育教程流于形式,内容陈旧,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师资队伍是非常关键的核心部分。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影响着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积极程度、热情程度。因此,高校应当加强自己的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采用俱乐部式教育模式的高校。高校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教师团队,不断对教师的素养、素质、教学方式、理念等进行培训和学习,并且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以及俱乐部式教育模式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且积极宣传其优点和好处,让学生们产生俱乐部式教育模式的兴趣,从而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的学习,事半功倍。此外,高校可以采用竞聘的方式进行校外教师的招聘,选取合适的教师人才。并且对高校自身的教师管理制度等进行规范和优化,建立完善的监督和奖惩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为开展俱乐部式教育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置,是开展俱乐部式教育模式的基础。高校在实施俱乐部式教育模式的过程当中,应当对课程的设置进行全面的、合理的、科学的设置,不仅要引进多样化的课程项目,也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课程的权利。已经实施俱乐部式教育模式的高校,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完善,做出适当的改进和改善,从而满足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和需求。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要多多倾听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高校资金和各种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满足学生的要求。

(三)加大俱乐部式教育模式的投入

俱乐部式教育模式虽然新颖、效果好,但是要想实施和开展,却需要大量的基金和资金的支持,比如购买大量的器械等等。同时,高校也许还需要扩张自己的范围和面积,来满足俱乐部式教育模式的开展。与此同时,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要采买相关的安全措施设备,从而降低学生的安全伤害。此外,还要考虑到万一在俱乐部式教育模式实施中,对学生造成伤害,那么要积极的采取措施应急。

(四)拓宽教学经费来源

俱乐部式教育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而通过常规渠道获取的资金往往不足以支撑俱乐部式教育模式的实施。因此,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资金,从而维持俱乐部式教育模式的正常运行。

(五)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观念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观念。而要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锻炼观念,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首先,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争取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其次,要积极运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健康、合理和全面的优势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现代化体育锻炼健康观念;最后,还要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观念深入贯彻到体育教学环节之中,不断提高独立学院的体育教育整体质量和实效。

三、总结

高校体育教学一直是教育部门关心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以俱乐部式教育模式最为典型。俱乐部式教育模式可以有效的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进行提升,并且提高学生的兴趣,适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普及。在高校开展俱乐部教学,要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同时,还要加大俱乐部式教育模式的投入,拓宽教学经费来源,努力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观念。

参考文献:

[1]王伟,查英,何小华.循证医学俱乐部教学方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7(6):939-942.

[2]杨琴,李乃琼.地方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管理系统的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7,32(5):73-75.

[3]邓小兰.“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4,29(06):135-137.

[4]纪建国,周维方.散打俱乐部式练习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9(09):40-41.

[5]任启军,柴春胜.关于武术俱乐部教学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4(12):158-160.

[6]季新涛.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7]韩旭.体育教改背景下的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

[8]苏建华.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5):20.

[9]周勇.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现状探析——以广西9所独立学院为例[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7):20.

[10]孙劲松,王永,曾文.高校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6):38-39.

[11]黄细渭,王举.海南省高等院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改革的跟踪研究———以瓊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个案[J].当代体育科,2014(19):63-64.

[12]汤道志.论普通高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的构建[J].衡水学院学报,2012(1):56-58.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