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詹福瑞学者对经典阅读的研究
2020-09-10秦艺嘉
【摘要】 通过分析詹福瑞教授的《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感悟力》《大众阅读与经典的边缘化》《经典阅读有助于人的精神成长》等论文,深感启发,意识到提高文学感悟力的重要性,在詹教授的研究中,掌握了如何提升文学感悟力的方法。
【关键词】 文学感悟力;文字驾驭力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7-0026-02
詹福瑞教授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感悟力》中提到“对于研究重意蕴与艺术灵性的中国古代诗文而言,悟入是理解内容与艺术的关键,感悟同文献及理论等基本功一样,都是古代文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古代文学研究中,读懂文本是关键,可是读懂文本背后的意蕴,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是关键之关键,这就着重考察了研究者对文字的感悟力,因为感悟力的高低决定了研究者能否读懂作者的真正意蕴和思想。
一、何为感悟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感悟力呢?詹教授又紧接着完整地介绍了感悟力的内涵,他说:“文学研究中的感悟力,是指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对于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思想、形象的意义和语言艺术的直觉的感应、体验、领悟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对于文学现象的直觉感受和洞察的能力。感悟力是研究文学作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历来在研究古代文学的时候,一直强调的就是对作品的把握度,对作者的了解程度,這些都是与感悟力离不开的,要了解作者的作品,离不开对作者本人的了解,只有对作者的感悟力加深了,才能对作者的作品,即对作者所表达的文字有更深的感悟力,才有利于能感受作者的文字中所蕴藏的无限魅力。
这一点詹福瑞教授也同样提到了,他说:“文学史家和批评家进入作品的途径是形象,进入之后对作品的把握,则要通过感同身受的体验,再现作品的内容,这些都存在着感悟的过程。所以研究者对于他所研究的对象,能否有敏锐的感应,能否进入到切身的体验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对作品的接受与理解。”
詹教授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感悟力》中通过用欧阳修与梅尧臣论诗的例子证明了“要有极强的艺术感悟力和生命的穿透力,才能参透诗旨,有所斩获”,感悟力高的人,对文字的感悟力就高,对文字的感悟力高,就有利于理解作者的文字,就能够达到会意的效果,更高层次,则是能够产生千百年后心灵互通。
其实不仅是对诗歌的阅读、理解和研究需要感悟力,对小说戏剧等的研究也同样需要感悟力发挥作用,詹福瑞先生提道:“小说戏剧和这种感悟与诗文不同,主要体现为对人物形象的价值判断、人物心理的体验、人物命运的推测,即通过生活的逻辑,把文学还原为自己熟悉的生活,这个过程,因个人的生活经验、阅历以及世界观的不同,也是十分个性化的,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可见对一群人所经历的时代的体会,更需要人的感悟力去发挥作用,才能够好的带入进去,便于身临其境,这个同样考察研究者的语言感悟力。
很多时候觉得很难理解一个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作者本身文字的难以理解以外,更多的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远离研究者的生活,因此对于还原作者当下的生活,去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感到有难度,这一点其实是正常的。
詹教授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感悟力》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其实文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心灵史和情感史,而对于古代文人心灵和情感的把握甚至还原,殊非易事,研究者如果不能依据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是很难完成复现一个作家、一个时期作家群或一个地域作家群的心灵面貌、心态状况和情感现象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研究,必须要培养这种能力。
詹福瑞教授提道:“文学研究不仅要挖掘思想意义,还要分析艺术形式,总结艺术特点,那就更是离不开具体的感性的内容。就此而言,研究者能否具有敏锐的感悟力,在阅读中迅速对作品水平的高低以及作品风格做出判断就至为关键。”
通过詹教授的描述得知,文字感悟力强的人,不仅是对每一个作者所传达的文学作品的感情和意蕴能够迅速理解到位,而且还有很强的识别、评判文学作品水平的能力,即对文字敏捷的分析力。正因为掌握了这种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识别什么是经典作品,才能够更好地钻研到有深度的作品,挖掘更有价值的思想出来,这才是研究者应有的品味。
二、如何培养感悟力
詹福瑞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詹教授认为熟读作品是增强文学研究中感悟力的必备的功课。通过从熟读作品中,体会文章的“气味”和气韵。
詹教授认为必须把阅读原典的时间安排充足,应该要求学生读完一个时期的重要总集、别集、一个阶段所有的作品。最好是读没有经过标点的古籍。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同时也会加强他们对于古文献的把握理解能力。然后才是同学间的交流研讨和导师的指导。
古文阅读能力影响着学生对作者作品的感悟力,如果一篇文章,光是解读基本意思都很困难,就不用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所以对于古文的感悟力的培养,非常有必要从阅读古籍开始,确实,阅读没有句读的古籍,刚开始非常地费时间,因为不知道在哪断句,就只能一点点的翻书,去查每个字的意思,然后一点点去拼凑,去理解,但是相信长期坚持积累下来就能增强自己阅读古文的能力。
詹教授还指出,“由于文学本身写人的性质,读者或研究者对文学的接受,从来都受到接受者个人阅历的影响与制约,包括人生经历、学识、思想意识、信仰等等。尤其是人生的经历以及由此而积累的人生经验。”
可见要培养感悟力,与阅历是分不开的,除了极个别有天赋的人,有着强大的感受性心灵,有强大的文字感悟力,就算自己没有感受过同样的事情,对于任何情景,也能够通过作者的文字描述,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的共鸣以外,一般的普通人,一般遵循的原理是阅历越多,感悟力越强,一个人只有经历得多了,才能对作者的文字体会的更深、更快,所以要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感受,多体会,增加阅历,从而也可以增强自己的感悟力,对于自己在学术的造诣更是能有所帮助的。
三、如何增强文字驾驭力
詹教授提到亲自尝试文学创作是能增强文字驾驭力的方法,这样能够真正体会创作的甘苦,把握文学创作的真谛。詹福瑞教授的现场演讲,曾语重心长地提到要多读经典作品,凡为经典作品,都一定是把语言用到了极致,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既然已经成为经典,那么已经经过时间的锤炼,这样的文字,除了通过阅读获得启迪增强阅历之外,为什么不可以来学习本身所具有的文字魅力呢?如何学习经典作品的文字呢?詹教授提到:可以先模仿,再化用。之前一直觉得读经典作品,目的过多在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那个年代所具有的时代风气,体会人性的残忍与美好,体会作者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揭示和预见。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去模仿,去学习经典作品的文字。分析学者的论文,可以适当提高语言能力,提升对文字的感悟和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詹福瑞.论经典[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2.
[2]詹福瑞.大众的文学经典[N].人民政协报,2018-01-15(011).
[3]詹福瑞.经典的魅力[N].光明日报,2016-10-27(011).
[4]詹福瑞.经典阅读有助于人的精神成长[N].中国文化报,2016-04-26(003).
[5]詹福瑞.论经典的权威性[J].文艺研究,2015,(03):39-48.
[6]詹福瑞.试论中国文学经典的累积性特征[J].文学遗产,2015,(01):4-13.
[7]詹福瑞.大众阅读与经典的边缘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06):121-135.
[8]詹福瑞.陌生与熟识:经典的耐读性[J].河北学刊,2014,34(06):61-68.
[9]詹福瑞.理想的读书境界[J].秘书工作,2013,(10):56-57.
[10]詹福瑞.“经典”的属性及价值[J].文艺研究,2012,(08):40-49.
[11]詹福瑞.古代文學研究中的文学感悟力[J].文学评论,2012,(01):63-68.
作者简介:
秦艺嘉,女,汉族,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