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喻词辞格的认知功能
2020-09-10魏海燕
【摘要】 四大喻词辞格的整体认知功能已被众多学者认同并有不同的认知理论提出。本文在简要回顾四大喻词认知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四大喻词的结构体系及各自认知功能的发挥进行探讨,并对 “类比”辞格的重要性做了简单思考。
【关键词】 四大喻词辞格;认知理论;结构体系;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H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0-0082-02
一般来说,四大喻词辞格包括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或译借代)、提喻(synecdoche)与反讽(irony)。哈里斯则认为,四大喻词“实际上”应该是由隐喻、转喻、提喻与对照(antithesis)组成,而反语可归属于对照(Harris,2015)。
福柯曾将此四大喻词缩减为三大喻词,不包括反讽(Foucault,1970)。从比喻特性来讲,反讽性的喻词固然可以归入其他喻词类别,但从语义表达来讲,反讽则是不可或缺的类别之一:它涉及正面意义与反面意义。一切意义的表达,除了正面意义之外,就是反面意义或对立意义;从人类对事物和意义的认知来说,对立事物与意义的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所以笔者认为,反讽列为喻词的一大分类似更为合理些。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喻、转喻、提喻可以合并为一个大类,与反讽相对,但反讽却不可并入其中。
一、四大喻词辞格的认知理论
四大喻词辞格中的领头词是隐喻,真正形成系统认知理论的也是隐喻认知理论,莱考夫和约翰对隐喻认知系统理论做出的重大贡献也已是举世公认。关于喻词尤其是四大喻词的整体认知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一)较早时期的喻词认知功能意识
最早讲到喻词认知功能的是维柯,他认为,喻词代表着人的意识从具体事物走向抽象思想的必经之路上的各个阶段,是通向本义话语的一种过渡。16世纪的拉米斯曾把创意从修辞中涤除了出去,把修辞学变成了一种装饰。他热衷于辞格分类,并创用了“主喻词”(master trope)一说。维柯认定了这些主喻词为基本喻词,而其他喻词则可“还原”(reduce)并入这些主喻词(Nordquist,2020)。
稍晚的尼采也曾列举了隐喻、转喻与提喻三大喻词。对于他来说,一切被通常称为雄辩的语言都是辞格语言,所以辞格语言已经不仅仅是风格问题,而且是认知问题。他认为,每个词都是世界上的一种事物;甚至整个语言都是隐喻的(Nordquist,2020)。
(二)当代的喻词认知理论
讨论喻词认知功能的当代作者先后有伯克、怀特、布鲁克、和哈里斯等。
1.伯克的《动机修辞学》
伯克接纳了尼采及维柯的主喻词思想,认为主喻词的这种安排思想的功能可以被用作一种思考整个世界的方法。他认为,所有话语形式,包括科学话语,都依赖四大喻词来表达思想意识。从认知功能来讲,隐喻相当于视点(perspective);转喻相当于还原(reduction);提喻相当于表征(representation);反讽相当于辩证(法)(dialectic)。这些主喻词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方法,而且还产生思想(Burke,1950)。
2. 怀特的文学喻词思想
怀特在《元历史》(Hayden White,1973)中表达了自己的文学喻词思想。在他看来,每个喻词都有自身的文体模式、世界观和思想意识。与隐喻相关的是浪漫的文体模式,体现的是形式主义世界观和专制主义思想意识;转喻相关喜剧,与有机论以及保守主义思想相联系;与转喻相反,提喻则相关悲剧,与机械论以及激进主义思想意识相联系;而反讽很自然是个讽刺喻词,其世界观则是语境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想相联系。
怀特还对四大喻词作了系列类别排比:隐喻是世界观的最早期,对应于两岁的婴儿,又相当于福柯的文艺复兴概念;转喻对应于2-7岁的孩童时期,又相当于古典时期和启蒙时期——非常保守,喜欢直白的戏剧;接下来是提喻,十来岁的儿童时期,又相当于现代时期——断然跟过去决裂;最后是登峰造极的反讽,十多岁的少年及成年时期,又相当于后现代时期,热衷于反直觉的矛盾的思想。
3.布鲁克的连接网络喻词
布鲁克在其《走向新媒体的修辞学》(Collin Brooke,2009)中提出了连接网络喻词理论。他提出,某些网络可与主喻词相关联。例如等级系统如同隐喻那样,相当于交叉或互跨群组;提喻可被视为任意网络:200组群的网络可代表2000组群或者两百万组群的网络;有些网络既不像隐喻那样具有类比特性,也不像提喻那样富于任意性:它创造一种类似转喻那样的滚雪球效果。但布鲁克的想法尚不成熟,他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网络能够与反讽相关联。但毋庸置疑,在构建和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方法方面,这些喻词能够讲些有意义的道理。
4.哈里斯的四大喻词认知功能说
哈里斯强调,这四大喻词辞格不仅仅是辞格或词层级的语言手段,即它们不仅有风格功能,还有表义、认知功能。他所用的喻词认知方法主要是类推思维:进行范畴化,加以分辨,进入理解,获得知识,并进行推理。比如说,我们知道并且理解X,因为它与Y有相似性,这样的思维风格就产生了隐喻;即我们相互联系地进行思维。我们知道并且理解X,用的是它的伴随情况;这种思维风格产生了转喻。我们还部分/整體关系地进行思维:我们知道并且懂得X,通过其部分的方法,或者同样通过其是X部分的方法,就是说,通过它在等级结构中的参与;这种思维风格产生的是提喻。我们对照性地、对立性地进行思维:我们知道并且懂得X,通过的是知道它不是这样;这种思维风格催生的是反讽(Harris,2015)。
二、四大喻词辞格认知功能的“地形地貌”:结构
体系
根据哈里斯的观点,这四大喻词有助于组织喻词的“地形地貌”(topography of tropes)。如果把四大喻词看成一个体系(也确是一个体系),那么它的“地形地貌”就是这个体系的结构。
(一)隐喻
隐喻的类型可谓形形色色、错综复杂,但哈里斯仅从抽象概念具体化方面将之概括为三大类:拟人(personification),拟物(reification),拟态(topification)等。哈里斯自己也用了一个“等”字,说明此三分不是全部,不是终极。尽管如此,人、物、态不失为世间万物的高度概括,作为隐喻的三种依据似乎有一定道理。实际上,态也是人和物的属性。相比人、物、态,也许人、物、事的三分更合适。或者再把思路放宽一点,做如下三分也许是不错的选择:喻生命之物(拟人与拟动物),喻无生命之物(拟物),喻事务(拟事或类比)。上述各种三分都可以做若干类别或层次的亚分。例如生命之物可亚分为拟人、拟动物、拟植物(plantification)。但问题是,人们不仅对各种喻词的划分有不同主张,而且对某些喻词的归属也有不同看法。例如,reification和topification有时都被归在拟人之下,但笔者体会不到这种归类的可靠性,基本上还是以哈里斯的框架进行讨论:即隐喻可包含拟人、拟物和拟态。
(二)转喻
转喻是不用确切名称来标记具体事物,而是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标记。它也有各种情况,如容器喻内容、产商喻产品、地点喻机构等,但没有专门的术语(亚分格局辞格)来代表这些类别。其认知原理为相关性。
(三)提喻
提喻讲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部分喻整体、整体喻部分、属喻种、种喻属、类别喻成员、成员喻类别等。
(四)反讽
哈里斯认为,反讽可包括讽刺(sarcasm)、夸张(hyperbole)、弱说(Meiosis)。但如果用对照(antithesis)做上位词,其下位词就未必是夸张和或弱说了。在语义上,讽刺与反讽高度一致,只不过比较辛辣,不那么委婉;夸张仅是对意义的增强;同样,弱说也仅仅改变了意义强度,并不构成反义。
三、关于喻词“类比”
四大喻词辞格的体系结构似乎已成定局,但喻词“类比”(analogy)虽然没有与四大喻词辞格并列在一起,可它对认知功能的贡献却非同小可。类比一直默默无闻地隐没在隐喻的名下,不为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所重视,其用法大致是喻事,喻抽象概念,或者类似哈里斯所说的拟态。所以科学家倒常用来阐释科学道理。比如某位地理学家曾把地震板块的移动的比喻说法叫做类比。可见类比的认知功能的基因本来就很强大。这也间接地说明了为什么喻词认知功能的一个最重要的原理就是类比。所以现在我们就有了“类比事物发展的四大喻词”“类比推理”等的说法(D'Angelo,1992)。
参考文献:
[1]Brooke, Collin. Lingua Fracta: Towards a Rhetoric of New Media[M].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2009.
[2]Burke, Kenneth. A Grammar of Motives [M]. New York: Prentice Hall,1945.
[3]D'Angelo,Frank J. The Four Master Tropes: Analogues of Development[J]. Rhetoric Review, Vol. 11, No.1, 1992: 91-107.
[4]Foucault, Michel.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M]. A. M. Sheridan Smith (trans), London: Tavistock, 1970/1966.
[5]Harris, Randy. (2015). The Four Master Schemes[J/OL]. CSSR. http://www.arts.uwater-loo.ca/~raha/ [2017-09-12]
[6]Jakobson, Roman. Two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wo Types of Aphasic Disturbances[C] in Roman Jakobson and Morris Halle (eds.), Fundamentals of Language. The Hague: Mouton, 1956: 69-96.
[7]Vico, Giambattista. The New Science, Thomas Bergin and Max Harold Fisch (ed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8.
[8]White, Hayden.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3.
[9]Nordquist, Richard. "Master Tropes (Rhetoric)." ThoughtCo. https://www.thoughtco.com/master-tropes-rhetoric-1691303 [2020-03-09].
作者簡介:
魏海燕,女,汉族,山东宁阳人,硕士研究生,山东财经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西方修辞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