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元节习俗在丽江纳西族地区的流变

2020-09-10李毅

今古文创 2020年15期
关键词:纳西族民俗

【摘要】 中元节不是纳西族的原生民族节。目前学界对纳西族中元节习俗的研究较少,一是大部分学者对纳西族节日研究都基于民族原始的东巴文化方面,从中原地区传入的节日文化研究反而做得不多或不细;二是很多人认为中元节的固有特点在写作时较难回避“封建迷信”内容,因此干脆绕开不谈。实际上,岁时节日是民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纳西族的中元节习俗可以为研究民族接触史、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等方面提供有效材料。

【关键词】 中元节;纳西族;民俗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5-0055-06

中元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节”,是古往今来人们怀念祖先,为家人儿孙祈福的节日。虽然中元节是从中原汉族文化地区传入的节日,但在丽江的纳西族地区也一直有过中元节的传统。在历史长河中,中元节已慢慢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发展为如今融合了追思祖先、缅怀逝者、宣扬孝道的民间传统节日。

一、中元节的概述

中元节又名为“七月半”,是根据此节日所处的时间刚好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而命名。对于中元节在我国的起源,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和佛教的传播、道教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民间风俗的继承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在佛教中,农历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盂兰盆一词为音译,梵名 Ullambana,有学者认为是“救倒悬”的意思。Ullambana一词源自佛经《佛说盂兰盆经》。经书里记录了佛陀的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入饿鬼道受倒悬之苦,向佛陀问法,最后救母于苦难的故事。最早提到该经故事的是南北朝时期宗懔所编撰的笔记《荆楚岁时记》:“目连见其亡母生饿鬼中,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驰还白佛……至七月十五日,当为七代父母厄难中者,具百味五果,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目莲母得脱一切饿鬼之苦。目连白佛:未来世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 ①故后来佛教徒都将《盂兰盆经》中的故事作为盂兰盆节的来源。众所周知南北朝梁武帝萧衍信奉佛教,盂兰盆节能在南北朝发展和扩散也不为怪。

再说中元节在中国的道家的起源。“中元”一词在道家学说里是一个重要词汇,相对应的还有“上元”“下元”。这三个日子分别是道教里三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诞辰,上元正月十五日,是天官诞辰,中元七月十五日是地官诞辰,下元十月十五日是水官诞辰。这三官又称为“三元”,是道教最早供奉的神灵。对于中元节,《道经》中有提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道士于是日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 ②

跟中元节关系密切的还有上古民间的“秋尝” ③祭祀习俗。早在《诗经》中就有古代秋天收获时祭祀的记录,如《诗经·周颂·丰年》中有“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展现了古代先民在秋收后为感谢祖先庇佑,将收获的粮食酿造成美酒,举行祭祀和庆祝的活动。

中元节所处的时间,刚好是夏秋季节轮换的时候,在古代历来有在季节交替时祭祀的礼仪,如《孝经》中有“春秋祭祀,以时思之”。而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除去《诗经》外,《礼记》《周礼》《尔雅》等古籍中也记录了这一时节祭祖的活动。

最早的祭祖习俗只限于皇室天子,再者扩大到王公大臣这一贵族阶级,而儒家思想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并在庶民阶层扩散传播,最终将祭祖的礼仪带到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民间共同遵行的风俗。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中便有“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过时不祭,则失为人子之道也。” ④董仲舒以伦理和孝亲的角度提出了祭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儒家一直认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⑤所以中元节的祭祖、缅怀祖先等习俗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重要影响。

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从儒家到民间的风俗都对古代中元节的节日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这个节日并不是单一受到某个宗教或者学说的影响,而是多种文化交流发展形成的结果。这也能够证明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就具有高度的吸收性和包容性。

二、中元节习俗在纳西族地区的传入及生成语境

中元節并不是纳西族原始的民族节日。目前纳西族留存的原始自源性民族节日并不多,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三朵节。纳西族东巴的大小祭天、祭风、祭署等虽有一定仪式和规定时间,但是在规模和范围上还不能上升为全民族的“节日”。各类庙会、山会在参与人数和传播性上也没有太大的覆盖性。现存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受汉文化传入的影响而形成,中元节就是典型的例子,此外还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纳西族地区“过中元节”这一习俗在范围上主要以大研古城为中心,再以放射性向丽江坝区扩散。大研古城的节日氛围最盛,处于丽江坝的郊区农村也对此节日较为重视,而一些较偏远的纳西族村落历史上一直没有过中元节的传统,即便有也仅限于个别家族。而走访调查发现这些家族往往也都是祖籍非本村的外来移民,这些移民有的来自大研古城及周边,有的则来自和纳西族接壤的汉族、白族地区。

中元节在纳西族地区的传入历史时间断代应该是在明清二朝,但历史学界对于记录古代纳西族地区生活礼俗的古籍方志较少,专门对中元节的记录更是鲜有发现。

明清以前对纳西族的记录较有参考性的可见于元朝李京《云南志略》:“末些蛮,在大理北,与吐蕃接界,临金沙江……不事神佛,惟正月十五日登山祭天,极严洁。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人死,则用竹箦舁至山下,无棺椁,贵贱皆焚一所,不收其骨;非命死者,则别焚之。” ⑥从中可见在李京时代纳西族地区还属于较为原始的部落状态,在李京笔下纳西族在正月有自己的祭天仪式,但对于其他节日的风俗都没有记载。从丧葬形式也可以看出,纳西族当时的丧葬还未受到汉文化影响,是较为原始的火葬。

明代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中亦有部分关于丽江地区的叙述,但是多为其与木氏土司的交流,以及山水之势的地理学记录。书中也提到了纳西族正月祭天的风俗“其俗新正重祭天之礼。自元旦至元宵后二十日,数举方止。”其他节日风俗并未见有记录。

目前古代丽江仅有的两部方志——清代《乾隆丽江府志略》和《光绪丽江府志》,是研究丽江地方历史的重要典籍。首次提到中元节的是前者,“七月,各祭神坛,至秋报意。中元,焚冥衣诸镪荐祖,烧包祭祖……” ⑦应是所有现存古籍文献中首次出现丽江纳西族地区中元节记录的书籍。后者也记录有“……至如元夜则灯火辉煌,端午则䌽囊满市,清明咸插柳墓门,中元为盂兰盆会,星回六月列松炬以盈衢节……除夕祭祖礼神又俗尚之大同……” ⑧可见纳西族地区在清朝明显已有过中元节的习俗,此外,元宵节(上元节)、清明节、除夕等也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节令。

要研究中元节等汉族节日在纳西族地区的传入,汉族和纳西族的接触史是不可回避的重要研究内容。历史上的汉纳民族接触可以分官方接触和民间接触两个部分叙述。官方接触主要指统治丽江的木氏土司和汉人官员或学者的接触,而民间接触主要涉及的是较大规模的移民行为。

有文献记载的是元代便有文人王惠、王升父子被朝廷派遣至丽江办学,主要目的是执行元政府对云南的各少数民族大小部落土司颁布的政策,“诸路官府子弟均需入学” ⑨。因为当时元政府认为云南的现状是:“云南俗无礼仪……子弟不知读书”。因此教学的对象明确地指定了是少数民族土司官府的贵族子弟。明代有记载木氏土司聘请中原文人到木府做“家庭教师”,徐霞客到丽江时,木氏已成为徐霞客眼中“世著风雅,交满天下,征文者,投诗者……共中原之旗鼓”。木氏土司一直热衷学习汉文化,这方面有很多学者已经做了详细的研究和叙述,此处便不再详表。

汉纳民族的民间接触,一方面原因是木氏土司崇尚汉文化,从而向中原地区聘请了许多各个行业的能工巧匠、医师学者,这些人和他们的后代慢慢融入了纳西族社会,与纳西族通婚,在大研古城中生活下来。另一方面便是军屯,明朝开始实施的军屯制度是研究云南历史的重要概念,丽江也不例外。大量的屯军到达云南,直接或间接到达并留居丽江,现古城很多汉姓原住民的家谱上都记载有祖先从中原迁至丽江的记录。还有一些汉族移民是来丽江做官、传教等,后代也定居丽江。到了清代改土归流时期,木氏土司的力量被削弱,更多的汉族人来到丽江做官、从商、定居,并和当地人融为一体。《徐霞客游记》记录了明代丽江只有和木二姓⑩,而到了《乾隆丽江府志略》和《光绪丽江府志》成书时期,丽江的汉姓已经比比皆是。

中元节等节令在丽江的传播和发展与汉纳二民族接触息息相关,如果深入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可能性。

原因之一是宗教传播。上文提到中元节文化与佛教道教都息息相关,因此宗教在丽江的传播也是影响民间风俗的重要原因。纳西族的原始宗教是东巴教,历史上受藏传佛教影响也较大。而对于汉族地区的宗教,从历史记载来看,明代始有汉传佛教传入记录,主要记录多关于木氏土司礼佛和捐资修建寺庙等。至清代,《光绪丽江府志》中记载了当时有37个汉传佛教寺庙,对它们的建制来历也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一时间佛教信徒众多,香火旺盛,在丽江历史上实属空前。甚至很多人家在住宅中都修建了佛堂,以便平时念诵功课(多为妇女,历史上曾形成组织,旧时俗称“妈妈会”)。

汉传佛教在丽江传播的同时,道教也进入丽江,比较典型的是古城里的张姓和潘姓两家,祖上都是道士,都是木氏土司先后从中原邀请至丽江居住。清代丽江道观庙宇众多,道教在民间有深厚的影响力,丽江著名纳西古乐之一的洞经音乐就是当时道教传播的产物。

佛教和道教在丽江广泛传播后,宗教徒的很多观念和习俗都影响了纳西族本身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相互交融,比起它的本来面貌又发现了一定改变。此为本就有大部分基因来自宗教的中元节能够在丽江民间受到重视的一大原因。

另外一个更重要原因是政治性的原因,即“改土归流”的“移风易俗”。现学界说的“改土归流”指中央政府委派流官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管理统治,施行和中原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意在削弱乃至废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的土司制度,从而加强中央政权的巩固性。广义的改土归流从明朝开始就已逐步实施,但其涉及地域规模不大,效果也并不显著,狭义的改土归流指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實行的废除土司制度,设立流官治理的改革。“改土归流”这一事件对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来说都是一件巨大事件,变革巨大,影响深远。

流官到达少数民族地区任职,并不只是简单的统治管理,他们还带有一个重要任务,即所谓的“移风易俗”。改变所见的一切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当地文化同中原文化高度统一。

在流官们看来,少数民族都是“风俗卑陋异” ⑪,因此必须“以广教化移风俗为己任” ⑫。移风易俗的方式,首先是兴办汉学,纂修《乾隆丽江府志略》的知府管学宣就在《修丽江学记》一文中说:“谓移风易俗,非学不基,陶礼淑乐,非学不成。” ⑬再者是颁布政策,强制性的让居民改变风俗习惯。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一点一滴都必须向中原学习。

在流官的政策下,纳西族不得不放弃了很多自身的风俗文化,如改火葬为土葬,婚俗也需媒妁之言三书六礼。包括纳西族传统的民族服饰也被逐渐改制成现如今的样子。在这样的高压制度下,纳西族居民便开始从汉礼,过汉节,很多风俗习惯渐渐与汉人无异。

以上所说的两方面原因,并不是一个先后的关系,二者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从时间上看,宗教的传播和改土归流的时间段有很大部分重合;从关系上看,改土归流带来了大量的移民,这也扩大了宗教传播的群众基础;从作用上看,宗教传播和改土归流都起到了在纳西族地区发扬汉文化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内,纳西族地区,尤其是其政治和经济文化的中心大研古城受到了汉文化巨大的冲击,这些冲击又融合到纳西族原始的民族习俗中并产生了一定的改变,纳西族当前的中元节习俗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范例。

三、纳西族地区中元节的活动场景

中元节在纳西语里被称为bø33dsɿ33bø33bu55,bø33指的是中元节专用的祖先牌位,dsɿ33是接的意思,du55是送、送别的意思,直译可翻译为“接祖送祖”,这也是本地方言对中元节仪式的称呼。

因为中元节时间在七月,因此也有部分人将之称为sæ31me33(七月)bø33dɕi55(烧牌位)。丽江方言里将其统称为“七月半”,“中元节”“盂兰盆节”这些称呼反而很少用。

在时间上,汉族地区的中元节大部分在七月十五当天,或者从七月十五前延续到七月十五的这几天时间。而在纳西族地区,中元节只到七月十四晚,在十五当天已经没人过节。详细来说,中元节接祖和送祖是两个时间,就丽江大研古城而言,大部分家族在七月初十接祖,也有十一、十二、十三才接祖的,接祖时间并不固定,如果这一年家中经历了丧事,则会早一天接祖。送祖的时间所有家族都约定俗成的安排在七月十四日。在周边地区如丽江市永胜县的汉族也有过了七夕或者七夕当天就接祖的,但是纳西族地区没有,在传统上来说,最早的接祖时间就是初十。据本地民间传说,在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的前五天,阎王爷会批给整个地府五天假期,已故的人们能够在此期间返回阳间与家人团聚,再食人间烟火。

接祖时间一般为早上,先洗漱干净,简单地进行早餐过后便可开始。接祖的仪式一般都是由家中长者主持,年轻者参与,小儿旁观。接祖时需要的物品主要是牌位、贡品还有竹香。

接祖所用的牌位并不是部分人家中供奉的木质祖先牌位,而是纸质的,也就是纳西语所说的“bø33”,送祖时候需要将牌位和纸钱一起焚烧。这种牌位一般由古城里的老手艺人制作,有提供亲戚邻居的家族使用的,也有做了拿到市场上售卖的。牌位上部分用红纸制作成长方形,在上面两个角用金银箔纸剪做蝴蝶型图案并粘贴,两侧贴有长条形回字交叉纹。红纸上一般竖着写“本音X氏门中历代内外宗亲普仝供养”(X为家族具体的姓氏),此句的上端两侧右边书有“中元”,左边书有“令节”,依然为竖写,与句子开头的“本音”二字平行。牌位的下部为绿纸制作,大小不到上部红纸的一般,像底座般包于红纸之上,上面亦有金银箔剪纸花纹,多为一个长条月亮形和多个小人字形,寓意星月,也有说法说长条形是船的。听老者们说旧时每家都有专门摆放此纸牌位的专用底座,后多毁坏。现今少数家庭也做了底座,大部分家庭简单地用竹签支撑。

对于“bø33”的来历,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汉族地区在中元节都有“烧包”的习俗。清朝袁枚就曾记录:“粤人於七月半,多以纸钱封而焚之,名曰烧包,各以祀其先祖。” ⑭“烧包”又有叫“烧包衣”。所谓的“包”即封包,是很多地区用来包焚烧纸钱的封皮,有严格的制作方法和规范的书写方式。纳西语的“bø33”应是“包”的汉语借词。“包”的汉语动词,即汉语“包饺子”的“包”,在纳西语里读作“bø31”。不同的地方是,“烧包”的封包里要放入一定数量的纸钱,纳西族的“bø33”则作为牌位单独使用。相同点是,“bø33”在送祖时也要像“包衣”一样和纸钱一起焚烧。

接祖的贡品主要常用水果和糕点,尤其是一种当季水果,名花红,形似小红苹果,在中元节多用于供奉,也有用新鲜海棠果的。糕点一般较随意,以前多用自家捏的干面点,做成一定形状后点上颜色。此时节市场上也有专门用于供奉的面点售卖,颜色艳丽,造型为瓜果或莲花状,只用于供奉,人不可食用。另还要设一茶一酒,无须斟满,有象征意义即可。此時一般不供奉饭菜,也有人家讲究在接祖时必须准备素面一碗。

当今市面上的香类品种丰富,而纳西族地区多用土黄色的竹香,中间用竹签制作。无论年节上坟,还是祭祖接祖,都通用此香,数量为三支,意为天地人三才。

接祖仪式要先到大门外,在门两侧点燃竹香,然后用托盘将牌位和贡品茶酒等抬至大门口,参与人向东南西北作揖磕头(有说法是向自家祖坟的方向),同时用纳西话或当地方言念一些某某祖先、列祖列宗回家吧之类的内容。整个环节不得言笑,必须严肃。之后将装有牌位和贡品的托盘又带回堂屋,在屋子正中供奉。传统的供奉位置是一进堂屋能够看到的八仙桌之上,但因现代房屋格局不同旧时,故供奉位置多有改变。牌位前的贡品和茶酒要不断更换,保持新鲜。

此后一天三餐,要先将饭餐端至牌位前供奉,除了全部菜肴外,要准备的是三双筷子,三碗米饭。每次将饭菜放置后全家要先依次按长幼顺序磕头,行礼完毕方可将饭菜取回食用。也有人家在牌位旁点专用的蜡烛,无蜡烛的也用竹香。

祖先牌位要一直供奉到七月十四送祖仪式时。这一段时间内纳西族地区还有个风俗,嫁出去的女儿总要抽空回一趟娘家,大多数是在送祖这一天回娘家吃饭并拜祭祖先,即便实在忙碌的,也一定要在这段时间里携带一些糕果贡品到娘家祖先牌位前拜祭磕头。

中元节期间的饮食会比平时更丰富,因为当地人认为“老祖宗”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一定要让其吃点好的,但是据说如果因为时间匆忙或者没有条件准备丰富的菜肴,“老祖宗”也并不会怪罪,因为回到家里就是跟家人们“同吃同住”。虽然饭菜可以从简,但是有几道菜是万万少不得的,尤其是送祖当天的晚饭,这些菜一定要有:

一是芋花,芋花象征给老祖宗准备的拐杖,让老祖宗在行路时有拐杖支撑。纳西族地区对芋花的做法主要是炒,佐以葱花、花椒、辣椒等调味。芋花并不是纳西族平时每天都食用的食材,但是在中元节成了餐桌上的主角之一。

二是菌子,菌子象征为老祖宗准备的雨伞,以防回去的路上刮风下雨。菌子的品种并无规定,只是在丽江此季节刚好有松茸菌上市,因此很多家都会特别购买松茸。菌子在整个雨季都会经常出现在纳西族人家的餐桌上,而不仅仅是中元节,也算一个应季的食材。

三是茄子,茄子象征为老祖宗准备的船只,传说阴阳两界相隔有生死河,乘坐船只才方便渡过。茄子的做法要刨开做成船形,中间放入豆腐沫或肉末蒸煮。也有人家做茄饼的,据说茄饼是中元节为老祖宗准备的干粮。现今江苏南京地区也有中元节做茄饼的习俗,而在丽江地区的很多汉姓纳西族都自称祖籍南京,从这方面可能也可以为祖源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些材料。

四是鱼,据说鱼可以在这一天里作为老祖宗的坐骑。因此很多人家在料理鱼的时候无论蒸煮都不会切块,而是整只烹饪,保证鱼的完整。

其他食材并无太多讲究,多为鸡鸭荤素等纳西族平时年节常用的食材。

送祖这一天的晚饭宜早不宜晚,因为丽江当地传说“老祖宗”要手持“拐杖”,打着“雨伞”,划着“小船”或骑着“鱼儿”赶去“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的来源就是上文提到“目连救母”的故事,是指在这一天举行的超度法会。为了让老祖宗赶得上“盂兰盆会”,这一天要早早吃饭,然后早早地进行送祖仪式,告别祖灵,万不可让老祖宗迟到。

有的家族的送祖仪式在下午三四点就开始了,其他家族也多在太阳下山前就会完成,因此送祖这一天也是中元节里最忙碌的一天。饭前的拜祭与平时相同便不再言表,唯一不同的是这一天饭前要制作一晚“水饭”,将祭祀过牌位的每样菜肴都夹一点,再加些米饭,放几勺冷水,然后撒在门外的路口。一说水饭是供给上路的祖先在路上食用,另一说水饭是供给回不了家飘荡在路上的孤魂野鬼食用。

送祖仪式的进行,先要在门外或河边点燃香火后,将之前供奉的贡品、茶酒、饭菜都倒入一个盆或桶里,再将牌位和纸钱点燃放入,让其在盆内慢慢烧成灰烬。在旧时,这个容器是专用的,实际上就是古代中原地区用的“盂兰盆”。宋代史料记载:“以竹一本,分为四五足,中置竹圈,谓之盂兰盆,画目连尊者之像插其上,祭毕加纸币焚之”。⑮

现在纸钱的形式五花八门,甚至有仿造真钱形式制作的。纳西族地区常用的纸钱是一种用草纸制作的正方形冥币,比巴掌略宽,每边约10cm左右,多为草纸色,略偏黄,但不可是金黄色,金黄色是上坟扫墓时候专门供奉山神的。此类纸钱并没有特殊造型,只是比起一般的草纸上面布满了排列规则的小孔,据说早先制作这种纸钱的时候规定必须要人工用铜钱打孔,而到了现在都是用机器打孔。纸钱是一摞一摞叠放,当地人认为祭祀时最好拆开一张张焚烧,一是显得心意诚恳,二是便于纸张的充分燃烧。除去方形纸钱外,往往还需焚烧金银元宝,初一和清明扫墓时很多家族都没有烧元宝的习惯,但是中元节大部分家族都会特别准备。这些金银元宝多用锡箔纸制成,半个拳头大小,这种材质比较方便燃烧。

如今市面上还有各种纸糊的衣帽车房等物品,但是按传统习俗来说纳西族民间并没有焚烧此类祭祀用品的习惯。

在丽江纳西族的传统规矩里,中元节燃尽的灰烬不能乱扔,必须在河边烧香拜祭后将其倒入大河里,让灰烬和贡品沿河漂流而下。在早年,古城里的居民大多伴河而居,河流水势也比较盛,灰烬能够很快得到清理。现如今大部分原住民都以搬离古城,哪怕是在古城里,河流的水势也不似当年,因此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往河里倾倒贡品和灰烬这一步骤已被很多家族慢慢省略。

七月十四晚“放河灯”是中元节隆重的活动。实际上,河灯也不是纳西族原始文化的物品。中元节的河灯主要指的是“莲花灯”,即将河灯做成莲花形,莲花在佛教中是重要的图腾,象征着佛教的清净和圣洁。

印度、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有佛教信仰的国家也一直有放河灯的习俗,这种河灯也是莲花形,只是多用鲜花滑板和树叶来制作。

河灯也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艺术,除纳西族外,我国的汉族、傣族、白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壮族、土家族等地区也有制作河灯和放河灯的习俗。

有史学家考证河灯在我国的兴起应是在南宋时期,一是因道教祭祀历来有张灯的习惯,二是因佛教认为盂兰盆会的超度仪式要为水中的“孤魂”引路。明朝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有记录:“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僧家建盂兰盆会,放灯西湖及塔上、河中,谓之‘照冥’”。⑯

早年古城里每家每戶在七月十四晚上都要出来放河灯。标准的河灯是将红色或绿色的彩纸剪为莲花形,中间置有蜡烛或灯芯,可点燃照明。河灯下面做有底板,方便河灯漂浮。

现今做河灯底板的材料为塑料泡沫,在旧时多为竹片。旧社会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经济条件做河灯,很多家庭就用瓜片、葫芦等放置松木明子来替代,也有简单的河灯用一片荷叶或蕉叶插上明子即可。

放河灯的习俗在上世纪50年代曾一度消失,一直到70年代又慢慢恢复,到80年代中期,古城里的几个大街道办事处开始组织居民在街公所里统一制作河灯,晚上也组织居民在离自己街道较近的河岸边统一进行放河灯活动。五一街的居民一般在中河大石桥下放河灯,新华街和关义街的居民一般在新华街古城西河(现酒吧街至四方街)地段放河灯……不参与街道组织活动的居民也可自行制作河灯在古城河流中燃放。

近年因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个人放河灯的行为已经自觉停止,各街道在古城管理局的组织和监督下会以表演性质放少量的河灯供游人观看。

放河灯在最初时主要用于中元节的超度、祭祀等宗教活动,又或是祭奠、怀祖等民间习俗,到后来已慢慢转变为带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活动。许多古代文献中都记录了中元节儿童玩耍河灯的场面⑰,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元节,丽江古城里有许多儿童会用塑料泡沫制作各种形式的河灯,再加以装饰,在河中戏耍。

丽江开发旅游后,河灯又多了一个派生功能。每天晚上在古城里的固定地点设有向游客售卖河灯的摊位,宣传词为“放一个河灯,了一个心愿”,在旅游市场中,河灯又多了许愿和祝福的功能。不过为了不污染环境,现今的河灯无论是中元节的表演活动,还是游客消费的旅游项目,都只是让河灯在河中漂浮一定距离,到达河流的中段后就有人员专门负责打捞,不再向旧时一样让其顺河随意漂流。

除去放河灯的活动外,古城里的中元节另有放孔明灯的旧俗。在中国文化里中元节放孔明灯跟放河灯一样,寓意为给亡灵照路,也有寄哀思、祈福的意义。放孔明灯的场地要选择开阔的广场或粮场,早期放孔明灯的主要是有手艺人的家族或有一定财势的乡绅,后也多见于爱热闹爱玩耍的年轻男女,此时放孔明灯的习俗也逐步带上了娱乐功能,时间也从中元节当天转变为七月的一整段时间。俄国作家顾彼得回忆他1941-1949年在丽江的生活时写道:“秧已栽完,人们没什么事干,年轻人把晚上的时间花费在跳舞和放‘孔明灯’(点灯的气球)上……用粗糙的油纸,裱成气球的形状,然后让这些气球在太阳底下晒干,准备晚上使用。放‘孔明灯’时,有成群的人围观,灯底下系一把燃烧着的明子,气球膨胀,很快升上天空……有的气球的确升得很高,像红色的星星在天空飘飞达数分钟,最后突然变成一团火焰落下来……有时在漆黑的天空飘飞的气球多达20个。放‘孔明灯’长达两三星期,乐趣无穷。” ⑱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因放孔明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类活动便逐步禁止。

四、结语

中元节作为同正月初一、清明节并列的纳西族三大祭祖节之一,虽不是纳西族原始的民族节日,但在纳西族民间一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传入至今,中元节的习俗慢慢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节日气氛依然浓郁。就今天来说,纳西族地区中元节的封建性逐步削弱,但其代表的孝文化和家文化则能够不断传承延续。中元节习俗能够一直传递下来,并不是因为封建迷信和鬼神思想,而是因为中元节代表了中华民族仁善和孝义文化。也正是因为中元节的主题是追思祖先,缅怀逝者的传统孝亲文化,才能让其在受到现代化各种冲击后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祭奠先人能让活着的人更加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而接祖送祖的仪式也是给年轻人做一次家风教育,能够潜移默化的引导年轻人尊老爱老、爱亲孝亲。

注释:

①(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57页。

②(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九《作大献》,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331页。

③《尔雅·释天》:“春祭曰祠,夏祭曰礿,秋祭曰尝,冬祭曰烝。”

④(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68页。

⑤《礼记·中庸》。

⑥(元)李京:《云南志略》,上海古籍图书馆馆藏,明抄本,影印版。

⑦(清)管学宣、万咸燕纂修:《乾隆丽江府志略·礼俗略》,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影印版。

⑧(清)陈宗海纂修:《光绪丽江府志·卷一·节令》,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影印版。

⑨《元史·世祖本纪》《王惠墓志铭》。

⑩(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止分官民二姓,官姓木,民姓和,无他姓者。”

⑪(清)管学宣、万咸燕纂修:《乾隆丽江府志略·艺文略》通判孔兴询《创建文庙碑记》,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影印版。

⑫(清)管学宣、万咸燕纂修:《乾隆丽江府志略·艺文略》蔡蒿《雪山书院记》,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影印版。

⑬(清)管学宣、万咸燕纂修:《乾隆丽江府志略·艺文略》管学宣《修丽江学记》,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影印版。

⑭(清)袁枚著:《子不语全译》,陆海明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6月。

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中元》,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341页。

⑯(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二,《熙朝乐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⑰见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一《水关》:“中元夜酒,人水嬉,缚烟火作凫雁、龟鱼,水火激射,至萎花焦叶。”又可见清于敏中《钦定日下旧闻考》引《隩志》:“燕市七月十五夜,儿童争持长柄荷叶,然灯其中,绕街而走,青光荧荧若燐火然。”

⑱(俄)顾彼得著:《被遗忘的王国》,李茂春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5页。

参考文献:

[1](清)管学宣、万咸燕纂修.乾隆丽江府志略[M].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影印版.

[2](清)陈宗海纂修.光绪丽江府志[M].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影印版.

[3]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4]杨颖.宋代中元节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5]张翠霞.白族中元节仪式研究——以云南大理龙龛村“七月十四”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09.

[6]黃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李毅,男,纳西族,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语言和文化。

猜你喜欢

纳西族民俗
传统门窗装饰元素在民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寻梦江南春 热闹的民俗节日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比较研究
从羌族与纳西族宗教舞蹈看巫舞的起源与演变
丽江大研镇纳西族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
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