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策略

2020-09-10赵小丹

南北桥 2020年7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学生

赵小丹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学是以启蒙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机会,降低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教师的依赖。学生要学会自主利用工具,解决数学学习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170

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具备了此种能力,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提升自我。数学学科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运用问题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限制,让他们在思考时能够从问题的各个角度攻入,直击问题要点,有效解决问题。为了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长久发展,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设计,督促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考环境,扫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保证教学质量。

一、督促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工作

做好学习准备能够减轻学生面对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课前知识预习、课后复习、课后知识练习等,大多都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拿课前预习来说,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对即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前熟悉了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还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发现与之相关的问题,更好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思考。而经过教师教学过后,学生在知识复习时,温故知新,会让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再一次巩固。通过做好学习准备,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地开展学习工作,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标明教学开始让学生跨出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因为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觉得学生年龄小,往往会采用填鸭式的数学教学方式,而忽视了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填鸭式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课,被动接受知识传授,过程中缺少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行为。造成此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传统数学课堂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限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过于依赖教师,无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所以,数学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便要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出更多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空间。对于一节数学课堂来说,不需要教师用知识讲解教学把课程时间占满,可以适当设疑,让学生在课堂上发动脑筋,进行思考。比如:在进行“分米与毫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小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长度经常被用到?”学生就会围绕这个问题,将自己的思维进行发散思考。然后教师邀请学生进行回答,听取了学生给出的各种答案之后,引出教学内容。问题的设置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更能对知识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想到更多当节内容以外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思考范围。教师通过课前设问、课堂提问、课后延伸问题的方式,逐渐将学生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不断加深学生独立思考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辅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独立思考,当他们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时,能够借用合作学习的力量,及时将问题解决掉。但是许多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很容易走进一个教学误区,觉得让学生独立思考就是要让学生一个人学习、一个人思考。但是其实不是的,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让学生不处处依赖教师和他人,但不意味着要与外界隔离进行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只要保持自己学习的独立性,反而能更轻易地通过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增长数学思维经验。因为小组合作也是一种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整个小组中的学生之间分别独立但却具有紧密联系。这种划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从不同角色思考问题,能思考得更全面。并且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发展,在良好的氛围下,可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联系生活实际,增加数学教学内涵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内容都与生活相关,教师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加数学教学内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思考。在数学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择合适的例子作为教学案例。具有生活性的数学案例不仅让学生产生熟悉感,还因为案例对于他们来说很常见,所以能从脑海中搜索到很多东西,丰富自己的思维内容。学生的思考不再只围绕着冰冷、无趣的数学数字,反而因生活接触到了实际的物体,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更加清晰。生活给了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学生看到的、摸到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思考与自己学习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比如随处可见的“门”,学生看到“门”可以想到“门的质量”、“门的面积”等数学计算。再联想自己学过的各种数学概念公式,通过思考寻找到有效方法,将数学课本知识在实际中运用出来,实现自己想要的计算。在数学教学的形式上,教师结合生活能设置很多生活化的实践课题,让学生的概念理论思维,变为知识实践思维。生活与数学教学的结合,让学生有了新的思考方向,给了他们创新学习方式、思考方式的灵感。比如在数学“比例”知识一节中,以自己所在城市的“地图”为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张小小的地图就能城市的各个位置清晰表现出来。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知识将一个长10米,宽5米的长方形,变成一个长10厘米的长方形。数学教学以生活事物为例,不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了数学知识,还能在实践活动中将自己思考出来的内容,进行实践练习,有助于学生发现思维问题,提高学习质量。

总之,要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工作,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前让他们熟悉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思考,为他们创造在课堂上思考的机会。而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为了避免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问题,对他们的数学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同时还要给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保证学生独立思考时的学习质量。再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案例生活化,方便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隋玉琴.小學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之法[J].新课程(小学),2017(4).

[2]黄超明.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创新小学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4):40.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学生
学生写话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