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的多元化
2020-09-10文江邻
文江邻
【摘 要】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因此,数学教学中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进行了简要阐述,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与学的互动相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评价 新课程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105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评价的多元化,不但使评价的主体多元,而且也评价的内容更加丰富,评价的方式更加灵活。从而更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地落实,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互动相长,真正推进教学的深化改革。因此,我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多元化的评价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多元化
《课标》提出:“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2]因此,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时应该是多元化的。
(一)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课标》要求“在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应该准确地把握‘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应依据‘经历、体验、探索’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3]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用操作结果表示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其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操作、探索”等数学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根据设定的目标要做的心中有数,哪些知识点只是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点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要求的层次不同,对学生的评价也应不同,所以在教学中设计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只要求“了解”的不要拔高要求“掌握”,评价时应把好“度”。
(二)对学生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
《课标》提出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要体现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应采取多形式和方法进行评价。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的例3(西师版四年级下册37页)“把一根吸管任意剪成3段,能围成1个三角形吗?”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是让学生猜想,剪成任意3段的吸管是否可以围成1个三角形,有学生猜想能,有学生说不能。到底谁对?这一环节是引起质疑,引导学生思考。二是操作,初步验证,按照要求把一根吸管任意剪成3段围三角形,在围的过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难?此环节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行数学思考,为什么同桌的同学能能围成1个三角形,我的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三是继续操作,小组合作,进一步验证,4人一组量一量,算一算3段吸管的长度,并填表。四是小组讨论,通过计算与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五是运用发现的关系进行判断。设计这几环节,就是采取了猜想、操作、验证等多形式和不同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后通过探索解决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三)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可以从四方面考查学生的表现,①是否对数学学习感兴趣;②是否具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自信心;③是否养成独立思考、与他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④是否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比如在教学“节约一粒米”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西师版四年级上册101页),教师可以设计三个环节,一是创设情境,引起探索兴趣。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小朋友吃饭漏饭,还有的小朋友剩饭等情境,提问:这些小朋友的行为好吗?为什么?然后提出: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班45人1天节约多少粒米?全国14亿人1天节约多少粒米,这些米有多重呢?由此让学生在猜想中产生学习兴趣。二是引导学生分组探索14亿粒米有多重,先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能数14亿粒米来称吗?学生自然认为这个方法不可行,于是产生寻求其他方法的心理需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独立探索方法并全班交流探索情况后,再探索14亿粒米的作用。三是探索交流后,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谈感想,说一说自己1个月浪费了多少粒米,这样做好吗?今后怎么办?从这三个环节中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第一个环节激趣,第二个环节激发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并勇于探索,第三环节通过交流,老师的及时评价,学生不但能用数学的眼光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还增强了责任心和节约意识。从而让这节课教学目标圆满达成。
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课标》指出:“评价方式多样化体现在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教师应结合学习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4]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一)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目的就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果评价得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更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因此,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可以使学生显得活泼、开朗,有旺盛求知欲,有强烈的自信心。如有位教师教学“连续退位减法例5:800–736(西师版二年级下册45页)”一课时,因学生已经学了例4连续退位的减法,有基础了,于是她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她在巡视时发现有一位学困生算法与众不同,老师悄声问他是如何思考的?这位学生说了他的算法:因为個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借,十位上没有,只有从百位上借,我就直接借到个位上来减,100减6等于94,再用94减30得64。这种方法独特,老师给予充分肯定,并让他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平时这位学困生很少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交流,但这次交流不但老师给予肯定,班上其他同学也对他刮目相看了,得到老师的鼓励,同学们的赞赏,这位同学特别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老师这一举动激发了这位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信心。自此以后,该生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感兴趣,到三年级时已不再是学困生了。从上例不难看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发现学生的点滴亮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心
(二)动态式评价
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所以评价必须要有针对性,教师的评价必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的评价更要体现主体性。如,我市有位老师在教学“分数除法例3:隧道长900米,轿车穿过隧道要用3/4分,轿车平均每分行多少米?”(西师版六年级上册35页)一课时,班上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这个公式列出除法算式900÷3/4,老师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独立计算,大多数学生计算时将3/4转化为小数进行计算,也有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计算,还有学生画线段图直观进行计算等等计算方法,老师先肯定这些算法,同时问道:“还有其他解答办法吗?”通过引导,不少学生还运用倍比、方程、比例等多种解法。老师对有不同解法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和肯定,并让学生互评,有的学生评价说:“我觉得某某同学用倍数的关系列式,很有创新!”还有学生评价道:“某某同学利用比例的关系来解答,用旧知解决新问题,我为他点赞。”听到学生的发言,作为听课的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中老师对学生适时进行动态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互相评价,相互欣赏、互相帮助,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的教学效果远远胜于老师“一言堂”。
(三)分层式评价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由于诸多原因,必然在学习上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允许学困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目标。可以应用分层评价。一是课堂提问分层次,教师在针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提问时应从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推理等能力进行设问,而对学困生的提问更多的是激发学习动力和树立自信入手。二是作业设计分层次,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作业要求可以适当拔高,而对学困生的作业可以适度降低难度,这部分学生可以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中自选题练习。学困生自选题做,一般是他们能理解或能做对的题,老师批改时发现他们的亮点应及时给予鼓励,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三是考试题分层次,难度大的题要求学习有余力的必答,学困生不做要求但可以鼓励尝试解答。这样,教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要求,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课改以前的教学评价,教师一直是评价者,学生是被评价者。评价中教师是绝对的主体,学生根本无法发挥其主体作用,评价活动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课标》提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可以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5]。因此,在教学中不只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评价,家长可以评价教师和孩子。教师的角色由此发生根本变化,家长和学生的评价不得不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反思能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推进家校共育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尽管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但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只是不再是唯一的评价者了。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评价应是多元化的,评价的內容不只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要关注他们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和获得知识时的情感体验,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更需要多元化。
参考文献
[1][2][3][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