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传承

2020-09-10付梦婷陶于

体育时空 2020年18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路径研究

付梦婷 陶于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一系列技术和思想制度等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传播和继承。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的主要成果包括整理推广,发掘了一大批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并且通过宣传教育竞赛等多种现代化模式让民族传统体育焕发了新的色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动作的改变和戏剧的改良也扩大了民族传统体育公众之间的传播范围和影响,但是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还存在着一些如传统土壤受到侵蚀、传承受到限制、模式创新度不足等问题。因此,本篇文章将运用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的方法以及传承路径进行研究,以期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有新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现代化传承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9-009-02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历经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形成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代表着我国民族的体格精神、生命理念、价值标准和情感方式,也是一张张独特的名片,展示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敬,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应当受到重视,并且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种类较多,且受缺乏一定的认定标准、官方宣传力度不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面临着很多困境,因此我们要为民族传统体育寻求新时代的发展道路。

一、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内涵

近年来,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了一定的成果。著名体育家白晋湘提出:“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现代体育的冲击,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新一轮的整合创新——实现现代化转型,提升成新时代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

张选惠则提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指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也是把我国的传统体育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一个过程,也是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们的民族名片发扬出去,体现我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重要机会”。学者马增强等人则将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理解成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指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也是一种现代化体育的生存和存在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提出通过比赛、项目技术升级、场地共建等多种方式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比较强调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需要结合当代的科学技术,而在国家现代化进程当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创新也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不过,目前对具体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

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传承模式受到挑战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的文化色彩,其起源于古老的生产劳动实践、宗教祭祀等活动。但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我国传统的体育模式受到了巨大挑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西方的商品及其文化让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方文化通过图书电影和其他途径进入人们的生活,影响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慢慢的,我们的新一代开始热衷过西方节日,崇尚西方文化,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则被忽视,节日习俗更是愈发弱化。随着科学教育的普及,中国民众的宗教意识日益淡化,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许多民族传统体育则起源于古老的祭祀或者鬼神图腾,在科学化的现代浪潮下遭受了巨大的冲击。除此之外,师生平等、男女平等的新的社会人际规则也淘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男不传女的观点,而过去繁琐的拜师仪式,男尊女卑的传承陋习也与现代社会习俗格格不入,所以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模式受到了挑战。

(二)传承土壤受到侵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国内的人口流动也在日益变化,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十分剧烈。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和相关报道显示,我国的流动人口从2020年的1.2亿已经增长到了2021年2.2亿,增加了超过80%。而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和传承,主要是以农村的民众为基础,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传统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以后,农村居民来到城市生活在城市打工,他们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家族,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一般依靠一定的组织和宗族,乡村能人异士的进城发展,宗族的逐渐瓦解和权威人物去世,也使得那些能夠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逐渐减少。

当前,我国基层党政组织聚焦于农村的脱贫和经济建设,从客观上也使民族传统体育缺乏必要的传承力量。除此之外,工业化的发展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城市务工,接受更多的现代文化熏陶,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并且这种文化传承的断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延长还在不断扩大,长此以往更难使年轻人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认同感。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现如今很多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与农业、牧业等生产方式密不可分,如赛马、珍珠球等。在现代化进程当中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现代化生产当中,放弃了原有生产劳动形式,这从侧面也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土壤受到侵蚀。

(三)传承广泛性受到限制

现代体育另一个特点就是规模化和标准化。西方体育是一种标准化、规模化的形式,而就拿民族传统体育的器材的标准化来说,其多使用传统的材料进行制作,制作过程比较费时费力,且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如唐宋的石锁,多采用人工打磨而成,较为笨重,价格昂贵,而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也不利于石锁运动的推广;传统的弓箭选用特定的竹子和木材制作,不易大量生产,难以满足普及化的需求。除此之外,场地也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传承,不同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带有明显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人们对不属于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不够了解,认可度也不高。因此,很多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只能在特定的民族地区进行,甚至只能在乡村进行传承。

三、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方法

(一)坚持文化自信

谭华教授提出,民族体育现代化进程当中的第一阶段特征是与世界体系的冲突,第二阶段的特征是共存,那么互补就成为今后民族体育和世界体育发展的显著特征。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是根植于不同土壤当中的,民族体育所蕴含的价值与中国儒家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观念相关,具有一定的娱乐性、非竞技性和养生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坚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对于今后我们抵制商业化趋势以及消费主义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养生和保健的功能,与现代体育相比,其活动量较小,非常适合在中老年人当中开展,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我们应该看到它的优点,坚持文化自信,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传承和发展。

(二)辩证看待现代化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族人民千百年来记载的文化精华。“传统”一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态都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当然也有着自己的改变。因此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当中,采取现代化的思维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看待传承,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但有的学者也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用西方的科学思维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传承会对其传统性造成一定的损伤,但如果不对民族长期进行现代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将会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因此我们对民族传统取得新的传承,辩证地看待,不是要将其完全融入现代化体育科学当中,而是要对民族传统体育信息进行肯定,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借助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最有效地传承与创新。

(三)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

加强民族文学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要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历史发展、文化蕴含进行深入了解,探究其价值所在,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造和传承,同时要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入研究,帮助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掌握文化的话语权。虽然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国家和高校对运动场区进行了整理,但是我们的话语权还是远远不够的,龙舟被韩国申遗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而随着国内学术研究的进步,综合性学术研究效果的增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也就不能仅限于体育学,还要用历史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进行研究,深度挖掘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四)通过体育旅游业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

近年来由于体育与旅游逐渐融合,产生了一种特色的体育旅游业。各族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当中也创造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展示了民族的特征和地域特征。设计恰当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重要的体育旅游资源,使其成为人们健身休闲,释放压力的手段。同时,这也是将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出去的良好媒介。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极强的民族性,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也是我们国家宣传中国人民体质品格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建设与发扬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为此,只有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新型体育项目开发和有效鼓励性保护,才能让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庆军,方晓红.跨文化对话:中国传统体育国际化的障碍与超越[J].体育科学,2010,30(06):14-19+37.

[2]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01):65-67.

[3]張选惠,刘涛,郭英芝.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维度的重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2):11-13+36.

[4]马增强,谭华.追问体育元典——兼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J].体育学刊,2005(04):8-10.

[5]尹继林,李乃琼.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困境与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01):88-93.

[6]朱家新.科学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J].体育学刊,2007(05):73-77.

[7]张怀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创新传承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2):153-156.

[8]方涛,罗平汉“现代化”历史演进、概念体系与语义用法——以党的文献为中心的文本分析[J].党的文献,2016(01):88-92.

[9]莫衡,等.当代汉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10]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南京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路径研究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