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刘以鬯小说的蒙太奇叙事

2020-09-10文旭霞

今古文创 2020年44期
关键词:蒙太奇叙事

文旭霞

【摘要】 刘以鬯的小说一直被学界认为具有影像化叙事的特点。本文立足于叙事学研究刘以鬯小说中的蒙太奇技巧,举例说明他小说中三种蒙太奇范式——交叉蒙太齐、线性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并且探究刘以鬯小说中蒙太奇叙事发生的内外语境。

【关键词】 刘以鬯;叙事;蒙太奇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4-0023-02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2020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论刘以鬯小说的影像化书写”(项目编号:JGY202076)。

刘以鬯跟电影有着难解的缘分。刘以鬯的第一部小说《失去的爱情》在1947年被改编成电影。1959年香港新华影业公司把他的作品《私恋》改编成电影。此外,刘以鬯曾经写过一个电影剧本《风雨土桥头》,但是因为种种因素没有拍成。《酒徒》和《对倒》一直是改编的热点。1987年小说《对倒》被拍成出26分钟的短剧。1997年,香港电台电视部“写意空间”节目改编《酒徒》,2011年又由香港导演黄国兆拍摄成电影。但是让刘以鬯小说的影视改编正式引起轰动的是香港导演王家卫,他受《对倒》启发,拍摄电影《花样年华》,2004年又把《酒徒》拍摄成电影《2046》。刘以鬯的小说之所以这么频繁地被导演们青睐,直接因素是他小说中的影像化叙事因素,尤其是其中的蒙太奇叙事最为突出。

一、电影蒙太奇与小说蒙太奇

蒙太奇一词是原本是建筑学上的语言,意思为组装,安装。现在往往用在电影中,即画面的剪辑和组合。蒙太奇一般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叙事蒙太奇主要是讲述情节,表明叙事目的,制造悬念,渲染环境气氛,又可以分为线性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等;表现蒙太奇的目的在于表达情感,传达意味。它细分为抒情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等。从刘以鬯的文本出发,将分为交叉蒙太奇、线性蒙太奇以及重复蒙太奇来具体阐述其小说中的蒙太奇技巧。

二、施蛰存小说中电影蒙太奇的三种基本范式

(一)交叉蒙太奇

在刘以鬯的小说中,交叉蒙太奇是最常见的一种叙事技巧。所谓交叉蒙太奇是指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叙事线索发生在相同的时间但是不同的空间,作者将它们剪辑在一起,在某个时间点交织。这样表现多条线索和情节线的手法制造了复杂激烈的气氛,加强了矛盾冲突,使得整个文本充实丰富,增强审美价值。

《对倒》是刘以鬯将交叉蒙太奇手法运用到极致的一部作品。所谓“对倒”是指两枚邮票,一枚以上对下,一枚以下对上,一正一负的双连邮票。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位截然不同的人,一位是历经沧桑,看破人间百态的老年人淳于白,一位则是对世界充满新鲜感,耽于幻想的花季少女亚杏。刘以鬯书写这样看起来毫无联系的两个人,在同一个时空下,一老一少,一新一旧,形成“对倒”。在《对倒》这部作品中,刘以鬯就大量地运用交叉蒙太奇手法,让淳于白与亚杏的行为与思维形成交叉对照。

凝视镜子里的自己,淳于白发现额角的皱纹加深了,头上的白发增加了。那是一家服装店,橱窗的一边以狭长的镜子作为装饰。淳于白凝视镜子里的自己,想起了年轻时的事情。

亚杏照镜时,总觉得自己的脸型很美,值得骄傲。也许这是一种自私心理,只要有机会站在镜前,总会将自己的美丽当作艺术品来欣赏。[1]12

小说全篇采取这种平行对照的结构。刘以鬯像一个熟练的导演,将镜头从亚杏到淳于白,淳于白到亚杏,不断地转换画面。小说中的蒙太奇手法还表现在两个人看到同一种现象时,截然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看法。两人在照镜子时,淳于白看到的是自己的白发与皱纹,日益消逝的容颜。亚杏看见的是自己美丽年轻的脸蛋,甚至觉得凭借自己的美丽可以当上电影明星。一个向前,异想天开。一个向后,沉迷于过去的回忆。两个人都是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刘以鬯运用这种交叉蒙太奇,呈现出香港人的生存状态,不愿面对现实,内心极度空虚。

(二)线性蒙太奇

线性蒙太奇是蒙太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它的叙事上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但是由于它始终还是属于影像叙事技巧,所以这种“连续性”和“完整性”又是不严谨的。作家往往选择一部分对故事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镜头,放弃一些与中心主题关联性不大的镜头,形成看似连贯而又具有立体性的文本。有些作家在选择镜头上跳跃和大胆,所造成的审美效果也就越强,文本带有强烈的空间感和画面感。

以上特征在刘以鬯的《链》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链》是刘以鬯实验小说成功的典范之一,他把一群心态迥异的人物联结起来,这十几个人彼此之间都有些许联系,但并不密切。刘以鬯用系列连续的镜头将这些人的活动一个个拍摄下来,自然而流畅。

陈可期是个很讲究衣着的人,皮鞋永远擦得亮晶晶的,仿佛玻璃下面贴着黑纸。……偏过脸去一看,原来是一个穿着彩色迷你裙的年轻女人。这个女人姓朱,有个很长的外国名字:姬莉丝汀娜。

姬莉丝汀娜 · 朱在天星码头的行人隧道中行走时,一直在想着昨天晚上看过的电视节目。……在连卡佛门口,有个胡须刮得很干净的男人跟她打招呼。这个男人叫作欧阳展明。

欧阳展明大踏步走进写字楼时,……。当他走进经理室之前,大声对会计主任霍伟俭说:“你进来一下,有话跟你讲!”。[1]36

照作者的写作思路,不难猜出接下来将会写会计主人霍伟俭的活动。“何彩珍买了四只金山橙……”这是小说的结尾,但是香港人的故事从未结束。刘以鬯用线性蒙太奇的方式透视人物的典型心态和描写生活的自然流动,展示了香港社会众生相的一幅耐人寻味的剪影。

(三)重复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可以看作文学作品中的重复技巧。这种蒙太奇结构是将一个具有寓意的镜头,在特定时刻反复重述,从而把文本的主题和情节联系起来,以达到丰富文章内容、营造环境氛围、深化主题的目的。在小说创作中,刘以鬯就大量地使用了重复蒙太奇手法,特别是在他的为数不多的长篇《酒徒》这一文本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警方说:本港罪案并不如想像严重。

阿飞纠党抢劫的士司机!

警方说:本港罪案并不如想像严重。

女童搭乘电梯,惨遭阿飞奸污。电梯内,还有一名妇人。

警方说:本港罪案并不如想像严重。

沙田“飞祸”使少女失去安全感,许多少女曾遭受阿飞的蹂躏。

警方说:本港罪案并不如想像严重。[2]77

在第一段文字中,刘以鬯反复用“警方说:本港罪案并不如想像严重”这句话,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这句话的反驳,造成一种反差效果,表现出对香港当权者无能的讽刺。

小说《寺内》也大量使用了重复蒙太奇的手法,如“那墙并不高,他为什么不跳过来?她想。”[3]171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崔莺莺对爱情渴望和欲望跃然纸上。在第七卷中,“墙是一把刀,将一个甜梦切成两份忧郁”[3]186-189重复了十五次,展示出情人无法相见的煎熬和痛苦。可见,重复的手法能够让小说的情感表现更加强烈。

电影是空间艺术,小说是一种时间艺术。小说在描写空间的灵活性上总是力不从心的,但是刘以鬯巧妙地把蒙太奇技巧融入作品中,读者在欣赏他的小说时,更像是看一部精彩的电影。

三、刘以鬯小说中蒙太奇发生的原因探究

刘以鬯小说中的蒙太奇技巧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其中离不开外部语境,如电影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内部语境,如善于博采众长的创新精神。

(一)刘以鬯小说中电影蒙太奇发生的外部语境

刘以鬯有一个独特的成长背景,即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东亚最繁荣的城市——上海。刘以鬯在这种都会文化背景下成长,完成了大学学业。在1930年代的上海,电影无疑最时尚的大众娱乐方式之一,“至1926年底,全中国电影院总数达156间,大都分布在各个主要城市与通商口岸,其中上海就有39间之多”。[4]19所以,在电影娱乐如此发达的大都市出生成长,实际上为刘以鬯小说与影像挂钩提供一定客观条件。1948年由于上海社会动荡,刘以鬯不得不南下香港。当时的香港是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在那里港语片盛行,国外电影也蓬勃发展,此外还有许多电影爱好者积极中外优秀电影,编译国外电影理论,发表学术影评。

刘以鬯在采访中多次提到自己年轻时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西方电影。因此考察刘以鬯创作的语境,离不开电影这一艺术传入中国蓬勃于上海与香港后对作家造成影响的先决条件。

(二)刘以鬯小说中电影蒙太奇发生的内部语境

刘以鬯倡导作者要具备实验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说起来容易,但是操作起来难度极大,尤其在香港这个物质至上的环境中。在香港这个功利主义社会,每个人都在金钱奋斗,闲暇之余,不会花心思去接受晦涩的严肃文学。而通俗文学以情节曲折离奇的特点,而更容易被普通大众接受。再加上现实生活的毫无保障使得作家更容易接受物质的诱惑,从而抛开文学坚持。对比之下,刘以鬯的坚持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他从不做一个盲目的跟从者,只是汲取他认为最有价值与吸引力的东西,在借鉴充实自己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经验特长、个性气质,开拓适合自己的道路,真正做到了化人为己而不露痕迹。

刘以鬯地将电影中的蒙太奇元素融入小说创作中,通过运用隐喻、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与影像艺术中追求的运动感和画面性相呼应,用影像的方式将人的心理状态呈现出来,在坚守小说的文学性的同时,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小說范式。

参考文献:

[1]刘以鬯.刘以鬯小说自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2]刘以鬯.岛与半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3]刘以鬯.刘以鬯小说自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4]陆弘石.中国电影1905——1949[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蒙太奇叙事
舞蹈编创中叙事蒙太奇的运用
错位蒙太奇
跟着名家学写作之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小学古诗教学“入境”策略探微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电视新闻是否需要“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