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执一卷,含英咀华

2020-09-10李惠

南北桥 2020年8期

李惠

【摘    要】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出于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我曾有目的性地读过《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虽然在这本书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教学的技巧,在如何与同学和家长沟通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这种略带功利性的阅读,总是不能让自己在具体实践中体会到畅快的感受。其实,我自身是反对这种带有目的性地进行阅读的。我认为阅读对于人的感化应该像春风雨露,在无声无息中润泽万物,应该像鸟语花香,在不经意间给人精神的享受。

【关键词】阅读乐趣  阅读效果  学会沟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38

一、阅读带来的乐趣

我小的时候喜欢阅读,因为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油生趣味,点缀我童年的生活;我上学的时候喜欢阅读,因为在书本中我能汲取知识,满足我探索未知的乐趣;我工作后喜欢阅读,因为在一天的繁忙工作之后,书本能带给我精神的放松。一直以来,我都以为阅读只是我从小培养的爱好而已,影响也不过是停留在个人精神层面。然而,随着自身阅历地增加,慢慢的我开始意识到,阅读对于自己的帮助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想。

事实也正是如此,为人师表不应该是学出来的,而应该依靠内在的本质慢慢表现出来。

细想平时自己表现,阅读给我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学会了感恩。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能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耐心为我的学生解答疑惑。尤其作为班主任,时时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学生成绩下降,我要认真找出产生的原因,学生情绪有波澜,我要及时抚平他们的情绪。因为感恩,所以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感恩,所以我从不计较付出。

二、认真阅读的效果

读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让我学会了认真。李开复博士在书中指出,成功不仅仅要依靠外在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优秀的人格魅力。可能对于一些教师来说,成功就意味着要教出好的学生,教出好的成绩。但是我認为,作为一名教师,首要的成功应该是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从而喜欢上学习。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为了让我的学生们真正地从内心里喜欢上物理,自己总是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最完美的自己,认真准备每一堂课程,认真撰写每一篇教案。另外,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们的听课质量,我不仅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而且对于自己的细节也会十分在意。例如自己讲课时音调的变化、动作的幅度、教具的使用,甚至自己的穿衣打扮都会认真地研究一番。认真的态度让我换来了学生的爱戴,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领导的肯定。

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让我学会了冷静。书中有一篇关于师生之间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一向严肃的教师,在看见一名淘气的学生玩洋娃娃时,并没有责备,而是用真挚的话语感染了所有的学生,并且在下课后这名淘气的学生还主动找到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在读这本书之前,在我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确实有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学生“开小差”的现象,而且多数都会被我当场大声喝止。可是学生当时表现的服服帖帖,但是事后这种“开小差”的现象总是屡禁不绝。通过借鉴书中老师的做法,当我再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也选择了冷静处理,结果真的效果明显。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亲情关系,初中的学生心智已经成形,只要我们付出对自己孩子一样的真情,一定会得到他们爱的反馈。

三、从阅读中学会耐心沟通

读丁远峙的《方与圆》,让我学会了沟通。在读过《方与圆》之后,让我在做人、处世、社交和办事方面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而书中阐述的理论在我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起到了很好的实践指导作用。当下,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家长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抓孩子教育问题上存在很大的盲区。有的学生家长,一看孩子学习成绩往下走,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剥夺孩子的自由空间。但是在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还并没有完全具备应对较强外界压力的能力,这种硬约束只会使孩子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出于对学生的关心我找到几位家长,摆明利弊,向他们讲述更为科学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与家长的耐心沟通和孩子成绩的稳步提升,慢慢将家长的疑虑打消了。

四、总结

每一本书都是知识的海洋,畅游其中是一种精神与灵魂的解放。我喜欢阅读,也提倡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个增加阅读的平台。出于功利来讲,阅读是当下愈发开放和多元的社会现实的需要,单一获取课本知识已不可能成就人才;除去功利来讲,阅读是全世界人的精神食粮,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阅读能在潜移默化中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最终成就自己。阅读的影响是终身的,请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手执一卷,含英咀华!

参考文献

[1]石海田.文学阅读活动对故事的期待心理[J].河北学刊.1993(01).

[2]吴士迎.以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书育人.2013(28).

[3]吴福辉.文学阅读与全民素养[J].文艺争鸣.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