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树理作品中的称谓语研究

2020-09-10任佳申

今古文创 2020年3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摘要】赵树理是我国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对中国现代文坛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赵树理作品中的称谓语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论文主要从总体特点、构词方式、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对赵树理作品中的称谓语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类词语,进而为进一步丰富现代汉语提供语料。

【关键词】趙树理;称谓语;总体特点;构词方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8-0017-02

赵树理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语言风格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他小说中的语言浅显朴实、诙谐有趣,作品具有浓郁的山西风味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吸引了广大的读者,因此他的作品能够传颂至今。本文对赵树理作品中使用的称谓语进行分析,以此来挖掘文学作品语言使用的特色,为语言研究做出新贡献。

一、赵树理小说称谓语类型

“称谓”就是称呼方式。简单地说,称谓就是围绕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或者是根据某人的职业等得来的称号。赵树理作品中的称谓语大抵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亲属称谓语

亲属称谓语是指在有血统关系的人之间彼此称谓的称号、叫法。它是有无血缘关系的一种标志。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语既可以形容同辈,又可以形容父辈。赵树理小说中的称谓语有很多都是叠音形式,如“婶婶、妗妗”等。此外,有的句子中出现不同于叠音形式的称谓语,如:

“你三嫂做饭扫地就累坏了她……”(《地板》)

(二)泛亲属称谓语

泛亲属称谓语常用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相互称呼。表示对长辈的敬称时,泛亲属称谓语经常由前缀“老”“大”等加亲属称谓语构成。。如“大嫂子、老大哥”。而在表示对小辈的称呼时往往是在其姓名前加“小”,这样更能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一种亲切和喜爱之情,如“小二黑”“小胖孩”等。

(三)社交称谓语

社交称谓语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的关系,这也可以称为是一种特定的风俗。它又可以被细致的划分为以下八个有差别的类型:

1.姓名称谓语

(1)姓名全称。如“孟祥英”等。

(2)对年龄较大的人进行称谓时,往往采用“老”﹢姓的形式,如“老杨”等。

(3)名或“小”﹢名,如“兴旺、小二黑” 等。

2.绰号称谓语

赵树理在给人物取绰号时,不但擅长使用修辞手法,如“铁算盘”“一阵风”“常有理”等,而且长于掌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三仙姑”“二诸葛”等。

3.职业身份称谓语

如“牙行、吹鼓手、经理、富农、地主”等。

4.官职称谓语

有“社首、委员、区长、农会主席”等。

5.指别性称谓语

指别性称谓语是指按照人物的性别、外表、年龄等对人加以区别性称呼。如赵树理作品中的“老汉、伙计、大娘、后生”等。

6.描述性称谓语

描述性称谓语往往带有主观感情色彩,它是为了描绘人的阅历、状态等特点。如“老顽固、老来俏”。

7.詈词性称谓语

这类称谓语常用来骂人,其实并不得体。如“草灰媳妇、烧锅子、土包子”等。

8.代词性称谓语

这类称谓语在使用时相对来说自由,不用受家庭社会关系的限制,如“我、你、他”等。

赵树理作品中有着各式各样的称谓语,它们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标志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赵树理小说称谓语分析

(一)构成方式

称谓语隶属于语言体系的范畴,是人类思想高度进步的直接体现,具体分析赵树理作品中的称谓语的构词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偏正型

修饰语+核心称谓词。如“姑父、姐夫”等。

排行+核心称谓词。如“三嫂”“大娘”等。

此外,“小飞娥、老把式、铁算盘、汉奸、劳动英雄”等这些称谓语都属于偏正型。

2.联合型

会计 媳妇 姑娘

3.动宾型

烧灰骨 烧锅子

4.附加式

(1)前缀+核心称谓词

老/大+核心称谓词。如“老大娘、老伯、老哥”。

小+核心称谓词。如“小二黑”“小胖孩”等。

(2)核心称谓词+后缀

得劲人 光杆子人 台柱子

5.重叠式

如“嫂嫂、姑姑、姐姐”等。

(二)特点

1.平易近人

赵树理的作品通俗化、大众化,因而,他作品中的称谓语浅显易懂、便于理解。同时,在出现一些特殊的称谓语时,作者往往会加以注释,如“大伙家、三伙家”正因为作者的注释才能被读者很容易地了解。

2.真实贴切

赵树理作品中的语言不仅仅是采用大量的群众口语,更是在农民话语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因此,他的作品很自然地体现出真实的生活面貌。如小说称刘广聚为“假大头”,称闫家祥为“鬼眨眼”。

3.形象逼真

赵树理使用民间语言具体生动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晋东南地区百姓的生活。他赋予小说中的人物以不同的绰号,使这些人物形象具有艺术创新性。他的语言充满了魅力,给人一种简洁生动、形象传神的感觉。如:“铁算盘”。

三、赵树理小说称谓语包含的社会文化

不同语言的称谓语体系中都蕴含着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可以体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反映山西的地域风情

1.贫瘠的土地

山西处于黄土高原地带,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所以,山西地区土地瘠薄。如:

小顺道:“你笑什么?得贵的好事多着哩!那是我们村里有名的吃烙饼干部。”(《李有才板话》)

对于土地贫瘠、气候干燥的山西来说,面粉显得尤为宝贵。

2.热爱唱戏的民俗

当时的晋东南地区农村有着唱戏的习俗,作者生

活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间被感染。如:

他讲:“这焦光普,虽说是个丑,可是个大脚色,唱就唱得唱出劲来!”(《李有才板话》)

3.待客热情的人民

山西人待客十分讲究礼节,无论是谁,无论什么身份什么地位,都用“客”来称呼。

此外,在遇到订婚、结婚等重大的场合时,对待不同的客人有不同的礼节。如在《邪不压正》中不同的客人吃不同的面食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二)反映封建传统观念

1.性别歧视严重

在指称女性时不称呼女性本身的名字,而是以其丈夫的名字来间接称呼。如:《孟祥英翻身》中的“牛门孟氏”或“孟门牛氏”。

有时妻子以“孩子名+(他)娘/妈”来称谓,如“金虎娘、福贵娘”。总之就是不直接称名。

另外,有一些称谓语反映出旧社会妇女地位极其低下的现实情况。如:“童养媳”“小脚女人”。

2.等级观念鲜明

二十世纪初,山西地区仍比较落后,因而尊卑有序、贵贱分明的等级观念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李有才板话》中有“老”字辈和“小”字辈之分。这种不同的称谓形式标志着他们的等级地位的高低。鲜明的等级观念还体现在严重的职业歧视上。如:“忘八、龟孙子”等。

四、结语

论文主要从总体特点、构词方式、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对赵树理作品中的称谓语进行分析和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赵树理作品中的称谓语总体特点是丰富复杂;第二,赵树理作品中的称谓语构词方式多种多样;第三,赵树理作品中的称谓语蕴含的文化传统由来已久。称谓语是语言中的瑰宝,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积极学习、保护、传承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类词语。

参考文献:

[1]赵树理.赵树理文集[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

[2]黄修已.赵树理评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3]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4]鹿荣,钱伟.一幅山西社会历史风情的镜像图——赵树理小说称谓语透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5]李锐选编.赵树理小说[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6]王火,王学元.汉语称谓词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7]凌文芳.赵树理小说的语言风格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0.

[8]鹿荣.关于赵树理小说称谓语的几个问题[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2.

[9]谢晴.四世同堂称谓语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学院,2012.

[10]高虹.赵树理与孙犁比较论纲[D].西安:西北大学,2004.

作者简介:

任佳申,女,汉族,山西长治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