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分析外国文学作品鉴赏
2020-09-10梁国华刘晓华
梁国华 刘晓华
【摘要】 不同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们对事情的看法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国家的文化思想也存在差异。面对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视角下,学者就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尽可能地以中和的方式消除其中的差异,才能有效地增强文化之间的交流。研究外国文学作品时,掌握文学方面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外国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分析,对跨文化视角下外国文学作品的传播予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鉴赏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跨文化视角;外国文学作品;作品鉴赏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0)20-0028-02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跨文化交流才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外来文化中的鉴赏和翻译,需要将自己融入西方文化的背景之中,学者在研究外国文学作品时,也要注重思维方面的转换,才能正确地翻译和鉴赏外国文学作品。所谓跨文化视角,即学者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地用文学的逻辑来消除这种差异,达到文化交流的理想境界,这种交流是以“尊重”为前提的,而并不是某一文化迎合另一文化,所以学者要格外注意跨文化的内涵,切实提升自身的文学鉴赏力。
一、跨文化视角下外国文学作品的价值与传播
(一)外国文学作品的价值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与我国古文化同时期的文明有古埃及、古希腊等等,而这些文明中的一些作品时间年限比我国的一些古文化作品还要久远,如《荷马史诗》,比我国《诗经》早出现三个世纪。春秋时期是我国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早在这一时期,印度也出现了释迦牟尼这样的思想家,与此同时,古希腊的哲学家也非常多,如柏拉图、苏格拉底等等,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作家也涌现出来,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等等。外国文学具有非常深厚的价值,能跟帮助现代人了解不同国家及文化的发展历程,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由盲诗人荷马编成,让后人了解到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及经过,还包括奥德修斯的经历。在戏剧方面,古希腊的戏剧起源非常早,民众之中已经产生出了演员这一职业,通过面部的表情及逼真的道具情景布设等,就可以揭示人物性格及剧情的发展。这种表演的方式对后来的艺术发展都具有借鉴作用。而古希腊的戏剧中则以悲剧闻名,多数的悲剧故事都来源于古希腊神话,其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由此而产生的“戏剧冲突”也被后人借鉴到现代戏剧中。而欧洲中世纪的文学则主要指代5世纪到13世纪中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此时的欧洲出现了基督教,因此宗教类的戏剧非常多,但由于宗教势力的影响,欧洲文学并未得到长久的发展,随着欧洲版图的不断分裂,各国的英雄史诗也不胜其数。14世纪以后,欧洲进入到文艺复兴时期,在此阶段的欧洲作家创作了大量流传后世的作品,如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拉伯雷的《巨人传》等等,这些作品都是欧洲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作。直至18世纪之后的启蒙运动,其本质是思想解放运动,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人们的文化思想呈现出现代化的趋势,而启蒙运动的主要潮流这是针对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运动而进行的,此时的欧洲文化犹如百花齐放,有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夫游记》等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题材新型、内容轻松,给读者以自由的感觉。到19世纪以后,世界文学中呈现出批判现实主义的新兴流派,许多欧洲的作家更倾向于批判现实,其中包括司汤达的《红与黑》、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等等,这些作品为外国文学引领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20世纪以后世界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外国文学作品的创作方式也非常多样,这一代的人们也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海明威创作了《老人与海》、夏洛蒂·勃朗特创作了《简·爱》。究其本质,外国的文学作品对于中国的读者而言,一方面可以使中国读者了解到更多的民族文化与外国的人文价值,另一方面能够让现代的读者学会尊重人性,提倡平等博爱的文学思想,这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外国文学作品的传播
自上世纪初的鸦片战争开始,外国文学作品随着侵略战争进入到我国,欧洲的许多传教士以传教的名义进入我国,国内的许多青年认识到清政府的落后,提出要“睁眼看世界”,在洋务运动期间更是一边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一边学习西方的文化,清政府也派出留学生,吸收西方的文化思想。直至清政府覆灭以后,我国教育阶段进入到现代教育时期,英语的学习走入国内的教育之中,学习英语成为时代所趋。新中国成立以后,受“中苏友好关系”的影响,我国教育体系中涉及的外国文学作品主要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等等,我国本土的文学作品直至“文革”结束以后才得到快速的发展,此时外国文学作品也呈现出自由的思潮,为国内的年轻人所喜爱。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正式走入全球化的经济趋势之中,不同国家与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相继流入国内,广大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阅读的内容。目前学者所说的“外国文学作品”主要指代欧美文学作品,也有包括亚洲其他国家的成分,如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及韩国的一些作品,亚洲多数的国家在文学思想上与中国文化有所联系,所以中国读者在理解亚洲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时并不会面临非常严重的困难。由于时代的不同,外国文学作品在国内的传播方式也有所不同,多数的外国文学是以出版的形式见面读者,还有许多外国文学作品是连载于杂志或报刊中,目前许多外国文学作品被翻拍成电影,如《飘》《哈利波特》等等,许多中国的读者都是先接触影视作品才阅读原书的。与纸质类的文本相比,电影的传播形式非常直观也易于为大众所接受,能够向人们直接的展示外国人的生活场景,方便读者更加真实的了解外国人的生活状况。
二、跨文化视角下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一)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的传播意义
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外国文学作品的传播是为了方便我国读者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的发展及历史演变进程,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并通过文字的形式来记录和创作的。中国的学者研究外国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环境中不同的文化形式,如我国的传统文化多数以顺序为主,而外国文学作品的叙事方式这非常多样,如插叙、倒叙等等,这种多样化的叙事方式能够使行文逻辑更加紧凑,随着外国文学作品的融入,我国现代作家的写作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外国的一些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影响了我國许多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创作者通过夸张的方式讽刺社会现象,使之逐渐被我国的小品艺术所吸收;上世纪拉美流行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式,在我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书中也十分常见,这些都是外国文学作品对我国作家的影响,也代表着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在鉴赏外国文学作品时,学者先要正确地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传播的意义,才能从正向的价值角度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客观价值,使之能够呈现出更加深厚的人文底蕴来。
(二)跨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翻译方法
人们对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事物的看法是必然不同的,所以不同国家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也就并不奇怪,由此也产生了“跨文化”的现象。基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各个国家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都是相对独立的,使人们的思维也非常独立,即所谓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思维。人们不能忽视文化之间的差异,需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才能客观的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学者需要明确地认识到文学是人类抒发情感与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能够展示人类的生活状态,同时文学作品也具有非常强大的艺术魅力,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向世界各国的人民展现自己的民族特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向国内流入,中国学者在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上具备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完美的诠释原作的内涵,尽管仍无法避免的存在一些差异,但我国学者已经在翻译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者不仅要追求含义相对,更要兼顾本土读者的审美感受,才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三)跨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品读方法
西方国家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哲理,如美国的《阿甘正传》中就有“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打开的巧克力是什么滋味的。”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道“你可以毁灭我,但你永远无法打败我。”这些话语中体现出的哲理是非常深刻的,让读者越读越有滋味,仿佛能够品读出更多的含义来。海明威所写的《老人与海》主要实现就在于展现“男子气概”,作家以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合理的融入了文学艺术的加工方式,表达了老人永不言弃的精神,而老渔夫的形象也烙印在西方文学史中闪闪发亮,成为经典的艺术形象之一。由此可见,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品读方法需要结合西方社会的人文思想,在中国读者看来,《老人与海》塑造的艺术形象非常立体,但却并没有产生“震撼感”,然而西方社会崇尚勇士,结合这一背景再来品读《老人与海》,就会感触更深。
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使文化交流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文化交流。为突破这种固有的文化限制,现代学者就应寻求一种中和的方式,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再利用最恰当的语言传播本土文化,汲取外来文化,为本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牛洁.新视野下外国文学作品欣赏探讨[J].文学教育(下),2020,(09):20-21.
[2]齐昕彤.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语境影响[J].青年文学家,2020,(23):144-145.
[3]赵斌.跨文化视角下的外国文学作品鉴赏和翻译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7):193-195.
[4]俞航.外国文学史课程与外国文学鉴赏之关系探讨[J].教育观察,2020,9(01):80-82.
[5]宋光宇.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78.
作者简介:
梁国华,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河北师范大学大外部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刘晓华,女,汉族,河北衡水人,硕士,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