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升路径研究
2020-09-10邢新于西昌
邢新 于西昌
【摘要】 基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的分析,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构建高职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改进策略,拓展了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养成途径,丰富了信息素养的内涵,提高了对各种媒介信息的选择、判断、吸收、独立思考和自我创新等能力。
【关键词】 教育;素养;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7-0095-02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17RB168)
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大众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媒介即是讯息,能否熟练地利用媒介工具决定着我们将能否适应现代这个网络信息时代。现在的大学生对媒介网络使用得非常频繁,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息息相关,他们已经离不开这种多种媒介信息交互使用以及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因此,高职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高校、社会与家庭的高度重视,如何高效、提质地培养大学生们的信息素养能力已经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迫切任务。
一、培养大学生运用媒介的基本能力
(一)加强对媒介信息选择与甄别能力
高校拥有丰富的校园媒介资源,可以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氛围,在利用媒介的时候有些人可以从各种媒介资源中获取学习的有效信息,接触新鲜的事物,开阔自己的视野,但也有些人从媒介信息中模仿不良行为,使自己的性格变坏,痴迷于虚拟世界,这就特别需要我们在信息素养的培养中注重对大学生媒介信息选择和甄别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针对各种媒介信息如何进行选择、判断、理解与吸收的能力。作为大学生自身来说应该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媒介资源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从海量的媒介信息中挑選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学会独立地思考、理性地分析,合理而有效使用媒介信息,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学习与素养提高,对任何媒介信息要具备一定的驾驭、选择和甄别能力,让媒介能真正地为我所用。
(二)加强对媒介信息质疑与批判能力
在高校的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老师要去了解高职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动态,积极丰富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创新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信息教育学习与活动中,为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不断创新信息素养的多媒体技术,利用形式多样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信息素养教育的活泼性和主动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引导他们对媒介信息要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不同信息要有质疑能力,信息分析要有批判能力,信息应用要有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个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融入,一是思想道德教育中要融入,二是学生的素质教育中的融入,三是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融入,四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让他们自觉接受和认知信息素养教育,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积极了解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形成信息素养教育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接受媒介信息来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信息素养基础。
二、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四个维度
(一)认知维度
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渠道与措施,认知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试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他们对大众媒介工具依赖度较高,他们通过媒介工具来获取信息,了解和认知社会及世界,通过媒介工具来获取学习内容及课外知识,也通过媒介工具来实现人际交流及娱乐,大学生普遍存在求知愿望强烈、兴趣广泛等特点,同时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又少,所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他们普遍的依赖媒介工具来获取知识、信息,利用媒介工具来娱乐、消费,媒介工具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必然会对他们的认知产生影响,这就使得我们要让大学校园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就要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渠道、方法和过程要加以引导,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信息素养课程的学习,不断形成正确的信息素养认知能力与认识方法,积极参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信息素养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出大学生正确认识信息素养能力与方法,对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情感维度
从心理学上来讲,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情感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态度的不同,良好的情感也会形成良好的态度。随着现代媒介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大学校园里大部分学生信息素养不高,自然对信息素养的情感也不高,学生对信息素养的情感是多方面的、多维度的,简单的说教解决不了信息素养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信息素养的情感教育,不断深化体验式教学内涵,切实提高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切身感受,例如,在信息素养课程中,我们要学生先自己通过媒介工具获取信息,然后引导他们互相交流学习感受和心得,逐步培养出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兴趣,有效培养出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情感,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方式与方法更加有效地进行与深入。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坚韧的性格和意志,从而可以促进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人格魅力,促进其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大学生的情感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通过媒介工具提升自己生活、学习的能力,也关系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审美维度
审美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一种表现力,审美可以让每一个人感受、欣赏生活中的美,也能欣赏到艺术与自然科学的美,随着媒介工具的日益更新,人的审美观也会随之改变。艺术只有通过媒介工具才能存在及表现出来,我们在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必须要培养他们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反思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有效的媒介工具来改变和影响他们的审美价值,而对艺术价值的审美自然也会在媒介系统中产生和体现,媒介系统也可以进行储存,促进审美价值的流动,因此我们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的引导,做学生艺术来自生活的引路人,做学生艺术升华与创造的助推人,如果我们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媒介,艺术和审美必将大放光彩。比如电视、电影、微视频、微课等新媒介形式的出现,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艺术上的升华与生活中的惊喜,也会带来全新的审美形态,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变革信息素养教育,从而引起对艺术审美的变革,改造对艺术的审美可以通过改变和塑造信息素养主题的感知、思维、观察和情感方式来实现。
(四)道德维度
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烈,强烈的好奇心也使得他们能迅速地接受新事物,极容易受到网络媒介中不良信息的蒙蔽,甚至迷失方向,因此我们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更应该站在道德的维度来深入发展,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在德育教育模式中寻找与信息素养教育恰当的切入点,把他们信息素养的提升与社会理想与现实及远大理想结合起来。高校的教师应不断提升道德教育的品質,树立自身优良的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更用心地去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教师在信息素养的道德培养中,要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提升他们创造无限价值的愿望,通过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使其道德修养不断提升,精神不断升华,文化不断丰富。
三、信息素养教育的提升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进行的加快,高校不仅要重视信息素养教育,而且要找出适应当今新媒介环境教育的形式与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其内涵,促进质的提升。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重点开设不同类型的信息素养课程。结合专业,重点加强教学的设计、内涵、类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注重课堂效果和信息的养成。要重视大学生对媒介信息认识的更新及媒体工具的筛选和辨别,教师可以按照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精心挑选和编写教学素材与案例,巧妙设计教学方案,把每一堂课的内容都尽可能地融入信息素养的元素,加以对学生的合理引导,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诉求,实现学生对课堂知识认识的提高和信息内涵能力的得升。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建立实践育人基地,让学生参观及见习媒体,宣传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深入开展信息素养实践活动,充分挖掘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通过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拓宽学生对信息素养考察维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设计能力。运用多种媒介信息技术,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有机结合,定期邀请社会知名媒介从业人员走进课堂,开展讲座、学术报告及实践分享活动,构建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阵地,强化育人机制。另外,高校应从学校层面加大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力度,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研究并建立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积极完善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体系,从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注重认知、问题分析、情感表达和评估应用等能力方面下功夫,一定会培养出优秀的信息素养人才。
(二)培养专业化师资团队
高校要建立专业化的教师团队,目前在学校中关于信息素养课程的设置大多是选修课程,这也使得学校对于专业教师这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健全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制度,定期开展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信息素养设计与应用交流,促进专业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对于教师专业培训应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从而稳定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以适应当今数字化、媒介化社会的发展,让大学生们信息化素养、信息化能力、智能化水平得以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军林.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美]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泉.参与式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D].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