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尼普讽刺体”视角下的《痴儿西木传》解读

2020-09-10邱玉祺

今古文创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本分析

【摘要】 《痴儿西木传》通过主人公西木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奇遇,对在17世纪三十年战争影响下的德国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了隐喻性的描写。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节结构的设置均带有“梅尼普讽刺”的特点,本文拟以“梅尼普讽刺体”为新的切入点,对《痴儿西木传》的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内容结构形式进行新的解读。

【关键词】 小丑形象;梅尼普讽刺体;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7-0009-02

“梅尼普讽刺体”是属于古希腊文学“庄谐体”的两种体裁之一。巴赫金认为“古希腊时期的庄谐体与当时的狂欢节民间文艺有着深刻的联系,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浸透着狂欢节所特有的那种对世界的感受。”①巴赫金基于他的狂欢化理论把“梅尼普讽刺体”定义为早期小说的体裁。我们把“梅尼普讽刺体”定义为一种带有民间狂欢色彩的艺术创作手法,它打破现实的枷锁,运用大胆离奇的想象让主人公体验不同的生活状态,突破等级界限反映多种意识对立与冲突的状态,在离奇的境遇中向读者传达哲理,靠辛辣的讽刺来消解现世的可怕,最终由此形成的狂欢的氛围。它是苏格拉底对话体向复调小说的过渡。“梅尼普讽刺体”中大胆地进行情节和哲理上的虚构;为主人公创造异乎寻常的境遇;在奇遇中凸显哲理;诙谐成分;现实的政论性与乌托邦理想;主人公小丑的形象②等等在《痴儿西木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小丑式的主人公形象

在西木进入世俗社会以前,无论是家乡被侵略前的牧羊生活还是在森林中的隐居生活都是一种平和宁静的状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西木性格中的懵懂单纯与对外界的无知,这样就导致了其不能融入当时德国的世俗社会。作为一名受到隐士教诲虔诚的信仰上帝的基督徒,他无法理解城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破戒行为,如亲人为争家产反目成仇、传教士道貌岸然、男女关系混乱等等。当时社会上的人们也无法理解西木,在他们眼中懵懂无知却又坚守教规的西木就是一个傻瓜、一个异类。人们将他打扮成一个小丑,不停地拿他取乐,又将他打扮成小牛犊,剥夺了西木作为人的特征。

然而,在小丑西木的心中,这些人只不过是在外表上区别于野兽,在清白方面还不如一只小牛犊。高潮是西木去参加贵族主人举办的宴会,在这场盛宴中,西木目睹了人们在宴会前的虚假祷告与开始后的胡吃海塞。原本富有理性的人此时把理性完全抛于脑后。做愚蠢的事,沉浸在下流的攀比当中。甚至连他的教士也加入了这场胡吃海塞的闹剧,西木这样形容当时的状况“为什么这些做得如此精美的东西不把大啖大嚼者的心灵毁了,把他变成另外一副样子,或者干脆把他变成一头牲畜呢?难道魔女齐采食用了其他东西才把奥德修斯的同伴变成猪的?”“我目睹这些宾客的盛宴,其声像猪,其饮如牛,其状像驴,到最后呕吐起来就像癞皮狗。” ③

虽然在人们眼中他是一个小丑的形象。透过小丑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巴赫金认为“小说家需要某种重要的形式——体裁面具,这种面具既能确定他观察生活的立场,又能确定他公布这个生活的立场。”④“小丑和傻瓜——是处于地狱、冥界中的皇帝和上帝的变形。” ⑤小丑的存在是为了使作者借小丑之口来反映他人的存在状态、揭露虚伪的人类联系。所以说,此时的西木已经成为作者的面具,作者首先通过把西木塑造成一个他人眼中的小丑的形象,让他出尽洋相,引起读者的发笑。

又通过西木这个小丑形象揭露当时社会中不合理的现象引发读者的严肃思考,达到了亦庄亦谐的表达效果。作为正常人的西木在进入世俗社会中却被人认为是傻瓜并当做小丑取乐的这段经历,归根到底影射的是当时德国社会的病态与混乱,将“单纯的正常人”当作小丑,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不正常与扭曲。

二、奇遇色彩的情节塑造

作者为西木塑造了两段虚构的、具有颠覆性的冒险经历。其一是安排西木参加去妖魔舞会。西木进入一间农舍的厨房寻找吃的,却意外骑到了一条板凳上,这条板凳带着西木飞出窗外,在西木掉落的一瞬间,他看到了一群跳着奇怪舞的人们。“他们的脑袋像小丑般的乱摇乱晃,显得那样怪诞可憎……他们当中有几个人用蝮蛇、蝰蛇和蜥蜴代替笛子、横笛和长箫,快乐地吹着曲子。有几个人在猫的屁股上吹奏,在它们的尾巴上面弹拨,那声音如同风笛一般……当这场舞蹈快要结束时,所有这些地狱里的喽啰们开始呼天抢地地狂吼怒号起来,一个个都像发了疯似的。” ⑥

在西方文学传统中,存在着许多对妖魔舞会情节的塑造,比如《浮士德》《大师与玛格丽特》等等,妖魔舞会在实质上是全民性的狂欢活动。在这种妖魔舞会中,打破了平时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妖魔之间的界限,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营造了一种与当时德国社会那种等级森严不同的世界图景,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解放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对人的禁锢,也传达了作者希望颠覆当时混乱社会的愿望。其二是取材于德国民间故事,让西木畅游魔湖。这是西木在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的一次游历,在两个世界的游历中,西木重新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上帝的关系。在湖底,西木與魔湖的王子谈论上帝对人、天使、精灵三个物种的态度。“由于人在天堂里罪孽的堕落而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死亡的支配,我们估计人是介于神和天使与无理性的动物之间的一种东西。一个虽然属于尘世,然而心怀虔诚的人,他那神圣的灵魂一旦脱离了躯壳,这灵魂便具有了一个神圣的天使所具有的一切美好的特性,而一个尘世的人失去了灵魂的躯壳——按其腐朽的性质——就无异于无理性动物的腐尸……你们备受同样创造了我们的上帝的永恒的儿子最高的恩宠,他以为你们这个族类会对上帝的公道表示满意,会使上帝息怒而使自己重新获得永恒的福祉。”通过魔湖王子的回答,侧面反映出了造物主对生物的恩惠、对人的恩惠与惩罚、人的神性与非理性兽性之间的矛盾等。⑦

通过西木在魔湖的经历,使他进一步认识到人的双重性与上帝在人世间的警示作用,这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人类精神关怀的体现,也是作者在文中对宗教改革之后德国出现的信仰丢失这一问题的反映与给出的解决之道,即人类要重新做回上帝的子民。通过为西木创造的一系列神奇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本人对现实的关注与其向往乌托邦世界的理念。

三、结语

《痴儿西木传》是在1618年到1648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的三十年战争的大背景下写作完成的。这是一个国家分裂、人们普遍陷入意义虚无的年代。一方面宗教等上层建筑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战乱下无处求生、人的价值被践踏的状态滋生了民众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的思想。与此同时,古希腊传统的狂欢节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欧洲文化之中,并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占据重要地位。

按照巴赫金的理论,“梅尼普讽刺体”深深地根植于古希腊传统狂欢节文化中,是古希腊“庄谐体”文学的分支,一般认为他是“苏格拉底对话体”解体后的产物,它比“苏格拉底对话体”增加了诙谐的成分。在狂欢节中,人们的一切日常生活的界限和规则被打破,个人的一切都淹没其中,人们天然的释放本性与欲望。人们打破了固有的等级限制,使奴隶与平民、主人能平等对话。同时这种狂欢中的平等对话的模式也是对当时官方要求的一次反叛。人们通过讽刺模拟等戏谑的话语消除等级界限,表达他们的不满与诉求,实现自由的乌托邦。“梅尼普讽刺”所蕴含的狂欢、消解的精神与自由表达、平等对话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反映三十年战争期间的社会诉求。格里美尔斯豪森继承了这种解构与狂欢的精神,才会在文中出现作者希望解构当时混乱社会利用狂欢重塑一个新的美好世界的图景的这种表达方法。

时代环境深深地影响作者的创作,在宗教分裂、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下,格里美尔斯豪森的《痴儿西木传》运用“梅尼普讽刺体”的创作手法,在作品中塑造小丑的形象来传达作者的讽刺批判思想,通过描写小丑经历的种种不得体闹剧来揭示社会现状,通过主人公在奇幻境遇里的游历来宣扬哲理,大胆地运用狂欢化的手法试图结构当时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并在想象中表达对理想德国的追求、对人们这种精神错乱、行为分裂状态的厌倦、对宁静平和的乌托邦生活的向往。从而形成了作品独特的审美张力。

注释:

①②④⑤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玲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157页,第165页,第126页,第127页。

③⑥⑦格里美尔斯豪森:《痴儿西木传》,李淑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页,第176页,第504页。

参考文献:

[1]格里美尔斯豪森.痴儿西木传[M].李淑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1988.

[3]尼采.悲剧的诞生[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保罗·蒂里希.《政治期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5]北冈成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M].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金琼.十七世纪欧洲巴洛克文學的审美追求[J].暨南学报,2012(2).

[8]杨巧.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J].世界文学评论.2010.(1).

[9]赵勇.民间话语的开掘与放大——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2002(4).

作者简介:

邱玉祺,女,汉族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澳洲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本分析
基于AntConc软件对小说《黑骏马》的文本分析
投资者情绪短期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维护正统还是观念复辟?
文本情感计算系统“小菲”的设计及其在教育领域文本分析中的应用
我国地方纪录片的出路研究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探索
经合组织成员体教师队伍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以符号矩阵理论浅析《鬼魅丹青》
《化学:概念与应用》专题作业设计分析及启示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价值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