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敦煌石窟中沙州回鹘时期回鹘服饰的几点探讨

2020-09-10王勃吕钊

今古文创 2020年47期

王勃 吕钊

【摘要】 敦煌石窟位于河西走廊西段,也就是始建于十六国先秦时期的莫高窟。随着时代的发展,敦煌石窟经历了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建筑文化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敦煌石窟中所刻画在墙壁上的彩塑壁画,记录了不同时代的服饰艺术,本文围绕沙州回鹘时期回鹘服饰的艺术价值、文化特点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 敦煌石窟;沙州;回鹘时期;回鹘服饰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58-02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JK0179),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批准号:19EG211。

敦煌石窟是莫高窟的别称,它也被称作“千佛洞”,因石窟中栩栩如生的彩绘佛像而闻名。它位于甘肃省敦煌,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敦煌石窟拥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变迁,敦煌石窟至今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建筑文化景观。其中,服饰文化是敦煌石窟彩绘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人物衣着服饰各具特色、人物形象鲜活且数量众多,自成体系,尤其是保存了中国宋代以前丰富的人物画、装饰图案,可谓是世界各国博物馆藏品之最。

敦煌石窟中沙州回鹘时期回鹘服饰的呈现主要凝结在彩绘壁画人物的舞蹈形象上,独具特色的舞蹈服饰和高超的舞蹈技巧相互融合,鲜活的展示古代回鹘服饰的艺术价值、文化特点,也更好的展示出了我国传统民族服饰的发展面貌以及发展历程。

一、相关释义

(一)沙州回鹘

顾名思义,沙洲是古代行政区划分的名称,它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在我国古代曾下敦煌、高昌、晋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而回鹘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部落,它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是游牧民族最早过渡到城市生活的民族之一。沙洲回鹘作为活跃在西北少数民族的一个分支,早在初唐时期,就已经建立了回鹘别部,9世纪中叶后,部分回鹘人归属吐蕃。848年归属义军政权,日渐强大的回鹘实力也成了抗击西夏战斗中的重要支柱。因此,沙州回鹘不单单代表着一个独特的民族,更记录着深厚的政治、经济 、艺术特点,是铸就回鹘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回鹘服饰

回鹘汗国自646年建立,到840年汗国灭亡,在200多年的留存时间内,帮助唐平定了安史之乱,抵御了吐蕃对西域的进攻,还通过和亲、马绢等贸易往来,在唐之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突厥和回鹘语言的交融也造就了服饰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回鹘人穿着有着浓厚的中原盛唐文化特征。早期服饰虽然和游牧生活相适应,但是在经历了动态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兴盛后,和古老的中亚、西亚文明有着较深的渊源,是民族服饰史的重要组成。

二、敦煌石窟中沙州回鹘时期回鹘服饰的艺术特点

(一)艺术性

中国服饰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也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敦煌石窟中,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中古服饰图像和资料,是自北魏至宋元时期社会各阶层服饰的汇总。敦煌石窟壁画上的彩绘,虽然取材于神佛,但是其中凝聚的服饰文化价值,具备着鲜明的艺术特点,系统展现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文化的服饰文化之和。

在敦煌石窟中,回鹘和蒙古、吐蕃等五个少数民族服饰都有所体现,从回鹘组的人物服装、妆发,都栩栩如生,绘就了更加独特的唐朝服饰特点回鹘服饰中,公服、圆领袍、半臂、衫裙、帔等服饰都有所体现,装饰有革带、巾子等,布料覆盖了蜀锦、绫罗、夏布等,这些服饰的不同元素,使回鹘服饰独居艺术特点,其文化属性十分鲜明。

(二)民族性

回鹘和维吾尔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民族特点上看,回鹘组的服装款式、色彩份额、图案特点都有着本民族的特征,其纹饰特点华美,冠服十分华美,装饰也较为奇繁。丝织品的繁茂为服饰的新颖富丽打下了坚实基础,其色彩在浓艳之中包含鲜丽质感,装饰图案也已花团装饰,祥光四射。整体服饰呈现出令人心醉的生趣和味道。不但代表了回鹘自身的民族特点,同时也对服饰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历史性

回鹘服饰中,深受大唐文化的影响,胡舞中的各中艺术元素和服饰文化相互呼应,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在回鹘族妇人身上,他们要么佩戴簪步摇,衣服制度襟袖狭小。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足蹬高腰靴子,在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的过程中,随着中国服饰冠服制度的建立,逐步完善和优化。以此,服饰文虎深厚权利登记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历史和时代特征。

(四)文化性

丰富的文化种类使沙地回鹘服饰的重要特点。《敦煌石窟中的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一书中曾论述了敦煌石窟中回鹘民族的服饰特点,它将沙地回鹘服饰研究融入了民族迁徙、民族政权变化、宗教信仰的时代背景下,指出敦煌石窟中的岩画、壁画、卷轴、纺织品、彩绘、石雕、俑人都留存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高昌古城、吐鲁番前山等场所彩绘、出土的回鹘服饰,就具备着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息。例如回鹘男子的服饰包含了尖顶花瓣形冠、桃形冠、三叉冠、扇形冠、尖顶帽、圆帽、花帽、翻檐帽、缠头,而回鹘女子服饰则包含了桃期冠、花蕾冠、元宝冠等艺术表现形式。

以壁画《回鹘王族像》为例,画面中,三位供养人为回鹘王子,他们的服饰大多为红袍,只是在红袍上的绿色图案较为显眼。靠近中心位置的回鹘王子蓄有点络腮胡,显而易见家族权势更为显赫。据考证,这个王族在吐鲁番地区统治了较长的时间,因此在衣着服饰上具备着浓郁的中原盛唐文化特征,呈现出更加神秘和独特的文化气质。

三、对敦煌石窟中沙州回鹘时期回鹘服饰的美学价值

在敦煌石窟存世已久的彩绘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石壁上绘画出来的人物衣袂飘飘,十分灵动和有趣,而在其美学价值的凝聚上,也呈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因素:

(一)重复元素

敦煌石窟中,沙地回鹘民族的服饰文化较为辉煌,其中保存有大量的古代服饰资料。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元素组合模式就是“重复”,它借助相同的元素以独特的艺术规律进行重叠排布,以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强调对象的反复手法。例如,敦煌壁画中第138石窟中的晚唐女供养人在服饰的大袖缘边上设计为散点式二方连续团花图案,大袖长裙则为团凤花纹四方连续图案。

在连续纹样的条理设计上,呈现出繁复的组织规律,构成了一种无限循环的图案,以异色近似性的反复纹样,打破了单调之感,继而使画面富于变化。而在敦煌壁画晚唐144石窟中,女供养人身着独特的回鹘襦裙,裙上为四方连续团花花卉,在重复的组织搭配下,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特点,尤其是在石窟中常见的舞伎裙摆上,规律的重复编织为服饰褶皱,继而达成回鹘文化的有序统一。

(二)旋律流动

服饰文化之美在于一种有规律的排列造型,当人的视线随着造型要素产生流动 后,观者所感受到的造型就会产生一定的韵律感。例如,在中唐第144窟的供养人礼佛乐伎的服饰文化上,供养人像的长裙下摆呈现波浪形缘边,衣服的肩部为自然纵向褶皱,以流线型衣纹和披帛在腹部自然形成的环状线条,加之回鹘供养人像的裙装十分飘逸、宽宽的高腰裙带改变了裙子的纵向流动,使回鹘乐伎的服饰在过渡元素的巧妙运用下,达到服饰各部分的相互融合。而在中唐第159石窟上,女供养人身着米色长裙和披帛,统一的颜色能够呈现出纹饰流动的线条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通过不同的衣服纹饰,给人及不同的情绪感受,以顺畅自然的视觉效果,体现了回鹘服饰灵动柔美的气韵之美。

(三)均衡之美

在敦煌石窟中,沙州回鹘时期回鹘服中包含着一种均衡之美,主要体现为对称、均衡等艺术特点。通过份额相同、力量均等的服饰设计,呈现出更加独特的艺术特点。

例如,在第138窟女供养人的服饰、领、袖、腰带、长裙等服饰文化,以左右对称的艺术特点,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尤其是在这款服饰中,采用了染花纹纹饰,均衡的对称特点打破了視觉禁锢,为整体服装构建了融洽的艺术特色。例如第45石窟中《未生怨》中的王子衣领为三角形交叉领口,通过遥相呼应的金丝因素,达到对壁画人物的全新塑造。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敦煌石窟之中,包含着本生、佛教、弥勒经变等不同的佛教文化题记,能够帮助后人了解古代的经济、文化、宗教、艺术和生活,其中好凝聚浓厚的服饰艺术文化,以大量、丰富和系统的材料,覆盖了印度、中亚、西亚、新疆等地区,帮助后人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实现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融合。由此可见,回鹘服饰是沙州回鹘时期深具民族特点的一种服饰,它代表着独特的地域和艺术文化。

回鹘族从御寒生存的目的出发,形成了合体、封闭式、窄衣型的服饰特点,其服饰艺术和游牧生活相互融合,衣料以毛皮、皮革、毛毡、自织土布和丝绸为主,具有深厚的审美价值,因此成了西域服饰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刘小刚,崔玉梅.基础服装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8.

[2]释慧琳.正续一切经音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