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西方关于“善的问题”之异同

2020-09-10关沁陈钰

今古文创 2020年41期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比较

关沁 陈钰

【摘要】 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哲学体系截然不同,但“人类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生存”“什么样的生活是善的”,此类问题是贯穿中西方伦理学的普遍问题。解决“善的问题”可以有利于优化个人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的发展模式。从孟子“性善论”与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视角分析其对中西方伦理学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不同视角下关于立足道德中心问题的異同。

【关键词】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背景;比较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18-02

一、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比较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中华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始终保持一脉相承。中国不仅仅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同时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200年时期的“轴心时代”为人类文明基础奠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可将世界文明发展史划分为两大文明轴心区域,中国哲学强调以道德修养和政治为中心的“学以致用”,自孔子以来就培养了一种深厚的“实用理性精神”。西方哲学则强调超越现实生活、形而上学的“学以致知”,西方哲学与现实世界建立在批判关系的基础之上 。

(一)传统中国哲学背景和西方哲学背景

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它的目的是寻求一种生活方式,可以使得人们能够安心并寻求自我价值;中国哲学突出强调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而西方哲学强调客观的知识逻辑体系,更注重形式与内容的重心。 中国哲学最大的主题是如何“安身立命”,因为中国人认为知识不能解决心灵问题,也无法取代人文传统; 传统中国哲学家认为需要寻找生命的价值,需要满足人生德与情的需要。传统西方哲学侧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在五四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前被称为“显学”,传统西方哲学“学以致知”的特点是在注重超越性的精神思辨和批判意识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中国哲学的基础是注重实用理性精神,强调立足于实际和现实,缺少对问题解释的超验性;理解西方哲学时不能完全将政治和道德的目的赋予它,需要关注西方哲学的思辨性。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哲学给中国的哲人们带来极大的影响,将哲学的自我意识与学科意识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二)人类“善的问题”在不同背景下的比较

哲学由伦理学、逻辑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这四个核心领域构成;伦理学是哲学的实践的部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道德行为”或“道德原则和规范”。以道德主体作为中心,并以道德主体的性格为伦理行为的推动力的德性伦理学是规范伦理学分支下的一个理论,德性伦理学把实践朝向人真实地需要的完善与充实的生活看作人的可能的善。人类是复杂的动物,在情感中呈现和认识周围世界。以伦理学的视角考虑,关注道德而价值和正确的行动是两个最核心的问题。 西方伦理学史上,善和正当一直是两个关键领域。其中,道德判断的依据就是被判断的对象是否实现或促进了某种“善”。中国伦理思想的传统特色是它始终就和政治思想紧密结合,道德始终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中善的问题也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善为人处世。无论是“人皆求善”还是“可欲之谓善”,都是从生存的角度界定“善”。如柏拉图认为正确的作出善的判断必须寻找并确立正确的善观念,然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善判断。中国伦理思想中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是道德本原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期的多数思想家认为道德起源于天命;另外一些哲人认为天地决定善恶。孟子认为原始性的感觉、感情、意识来源于自发性的人的本性,都属于善的。

二、孟子“性善论”

(一)“性善论”形成背景

儒家为传统中国文化树立了“仁、义、礼、智、信”的基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贯穿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儒家强调通过德、心、行的精神层面探讨生命价值取向。儒家的生命哲学注重现实人生应该“突破有限形体创造无限价值”的积极态度。孟子初步完成了儒学的体系建立,其哲学主体围绕德性主体为中心;“性善论”学说是孟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孟子对孔子所强调的道德精神主体“仁”的进一步阐发。孟子认为追求善本身是美好的,但必须要以身作则,把善内化于自己的心中,能够以善的标准自我要求,同时善作为一种本能的、直接的欲望应该得到实现,因此应该在社会中推广开来。

(二)“性善论”中心思想

孟子认为要对人性充满乐观和自信,那些不善的行为,并不能证明人性不善。他说:“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他们做了坏事,并不是人性不善,而是没有好好发现自己的内心而已。孟子将人性作了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也类似是“是与应当”的休谟之叉问题,在事实层面,孟子认为人性包含两个方面,感性欲望和仁义礼智。但在价值层面,孟子则强调应该把仁义礼智而不是感性欲望看作是人性。如此看来,孟子性善论实际可以理解为以善为性的理论,因为孟子把善看作是性,人性必然就是善的。

三、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

(一)“中庸之道”形成背景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虽然已经为“美德伦理学”奠定了基础,但并未建立起一门独立的伦理学学科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把研究人和完善人的学问称为“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的《尼可马克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伦理学著作,可以被称为伦理思考史上一块基石,具有结构严谨、论证精密和内容丰富等特点。他以其独特的内容和体系结合理性和经验回答了什么样的品格是最值得拥有的,深入探讨了人的道德行为及其各个环节,建立美德伦理学体系。

在西方哲学中,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中庸”或“中道”概念,并以此为基础阐发了其“美德”学说。亚里士多德提出“中庸”概念是为了回应“美德是什么”这个问题。“美德是什么”经常和“善是什么”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两者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一个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事物都有目的,这个目的在于实现人的潜能。而事物的最终目的被称为善。他相信美德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达到自我实现的。

(二)“中庸之道”中心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每种德行都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每个极端都是一种“恶”,这一点可以由考察各种不同的德行而得到证明。比如赠予他人金钱,如果贪婪吝啬,那么是不足,而大手大腳则是过度,大方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一般关系中,好斗就体现了不足,而阿谀献媚是过度,都属于恶行,正确的态度是友好。概括地说,孔子崇尚的“中庸”是反对极端,追求和谐的境界,尽可能缓解各方面的矛盾与对立,以期达到伦理的、政治的及社会的和谐状态。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则认为,凡事物必有过度、不及与适度三种情况,他认为作为“道德美德”的德性必须是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状态。在理论与实践中,正确未达标与超过正确都属于恶行。他坚持认为不能通过科学途径学习没得,而是要在不断地错误和尝试中找到正确选择。这么看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虽然强调从其本质或概念来说德性是适度的,但从“善”本身来说,相对于“恶”它也是一个极端。因此过分的强调适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极端。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追求和谐、反对极端,而亚里士多德所追求的适度,本身就是极端。

四、“性善论”与“中庸之道”之对比

(一)“安身立命”和自我实现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如果伦理学的任务在于说明如何通过美德的修养来实现个人幸福,那么政治学的任务就在于说明如何通过城邦治理来实现城邦幸福。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思想的基础。他希望统治者能用这种“善”去感召和引导人民。孟子认为让天下统一安定的根本方法就是推广 “善”。但这样的道德标准并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在实现过程中存在很大阻碍。“性善论”发掘了人性之善,充分肯定了人的自身价值,反映了社会道德归向,激发人们对理想道德的重视与追求。亚里士多德通过讨论人的功能决定幸福的本质,美德以共同的人性作为基础,人们追求的所有目的是为了实现因其自身、不为任何目的追求的最高的善。孟子和亚里士多德秉持着“善”的理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美好生活。

(二)与生俱来与道德建设

亚里士多德并不是简单地把美德作为实现幸福的工具,因为幸福被每一个人都看成是人类的善,而人类行为的目的是幸福。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问题”提出伦理的美德不是来自人们的自然禀赋,它必须经过实践。他认为人的活动是一种包含理性要素的积极的生命活动,这提示在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遵从美德和平衡美德。孟子认为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一些特别的原始情感,这些原始情感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同时,它们所指向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且作为原始动力推动人在社会中为人处世。孟子认为,这些原始性的感觉、感情、意识来源于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尽管善与生俱来,但不能忽视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我们在道德建设中需要加强思想工作,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内化于每个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中,外化于自觉行动中。

参考文献:

[1]赵琳,邓晓芒.与西方爱智者对话——按西方哲学的本真精神和理论进路学习西方哲学史[J].学习与探索,2005,(02).

[2]赵林.建构当代中国哲学所面对的文化传统与外来挑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3]谢文郁.善的问题:柏拉图和孟子[J].哲学研究,2012,(11).

[4]先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论中庸之道[J].哲学动态,2016.

作者简介:

关沁,女,汉族,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应用伦理学。

陈钰,女,汉族,宁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伦理学。

猜你喜欢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比较
最有思想的句子
西方哲学史上的争辩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同曲异调共流芳
试论哲学的功能
当代新道家的三大思潮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苏格拉底之死对中西哲学差异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