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学概论课程思政初探

2020-09-10梁二川

今古文创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议

梁二川

【摘要】 当前,开展课程思政是国家对各门专业课的明确要求。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本文叙述了在开展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时所做的有益探索,以期为语言学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课程思政;语言学概论;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5-0093-02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讲授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使学生了解语言学领域的基础知识,为其他的语言学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以后肩负着到国外教授汉语、交流优秀文化的重任,既要运用语言学的基本知识教好汉语,又要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指导自己学好赴任国的语言。那如何运用该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呢?

一、梳理课程大纲,明确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就是一项教育工作,是一项立德树人的工作,再加上教师对专业课学习的引导,实现让学生“专业强”加“品德好”两条路走路的愿景。因此,各高校应重新梳理教学大纲,及时更新教学大纲,注重顶层设计,明白自己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在教学大纲中明确体现出语言学概论课程预期的育人效果,明确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语言学理论知识,扎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甚至学校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可以把育人元素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等添加到具体的章节当中,让育人元素和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专业内容做到有机结合,这样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就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加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互为补充,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过硬、思想政治水平过硬的学生来。

二、结合专业内容,发掘思政元素

所谓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所以课程为主,思政为辅。因此教师们要注重思政元素融入的方式,不能直接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要找准切入点,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受到教育。以北京大学出版的《语言学纲要》这本教材为例。本教材的章节共九章,分为三大块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为语言的结构,第三部分为语言的发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结合专业课的内容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深挖课程育人的元素。例如在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中,提到了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那教师就可以结合社会上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树立培养下一代的正确的育人理念;还有本章当中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的内容,教师可结合具体案例引导树立学生关爱弱势群体、平等对待社会上的每个个体等观念;再比如本章中有提到思维方式的特殊性的内容,由于很多外国学生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学习汉语时会出现大量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出现很多偏误,这时教师要引导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如何耐心地引导外国学生度过学习难关。《语言学纲要》其他章节的具体专业内容如何同思政元素结合见下表:

通过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结合,学生们既在专业课上有了提升,同时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语言学纲要》的专业内容与思政育人元素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

三、改变教师态度,创新育人形式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是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就目前来看,一些教师仍然只认为自己有教书的责任,没有意识到自己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职责所在,和专业课教师没有关系。在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中,部分专业课教师育人意识不强,认为专业课教学最重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还有一些教师只停留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上,没有发掘课程思政的元素,无法做到专业课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这些无疑都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课程思政育人必须要从专业课入手、专业课教师入手。

各高校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考核制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积极开展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形成学习常态化。学校要经常组织经验交流会,邀请课程思政取得明显效果的教师分享经验,给高校教师提供可供学习的标杆。同时,学校也要重视教师们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探讨如何深挖思政元素,如何准确找到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如何把课程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深植在学生心中。作为高校教师来讲,要不断进行学习,可以通过“学习强国”等学习软件关注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做到思政育人元素了然于胸。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水平,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当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四、改革评价机制,巩固育人成果

很多教师和学生不重视思政育人,是因为在课程考试当中不会出现,因此只重视专业课的教授和学习。结合语言学概论课程思政的设计,在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中也应加入课程思政的内容以巩固课程思政育人的成果。

在授课过程中,章节小结时,教师应安排专业内容结合关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讨论题,让学生分小组课堂讨论,最后形成书面材料,作为平时成绩的打分依据。例如,“针对对外汉语课堂中屡次出现的偏误现象,结合我们的语言学理论,该如何处理此类现象?”“结合语言学理论知识,如何看待语言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结合语言的分化理论,谈谈你如何看待方言保护的问题”等。在期末考试中,也会有主观陈述题,结合语言学的具体理论、内嵌思政育人元素的题目。例如:“结合儿童语言习得的特点,简述如何开展针对儿童的对外汉语教学”“结合汉字的特点谈一谈为何认为我们认为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等题目。有了这样的考核机制,学生们会重视课程思政育人,同时也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在传授语言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过程中,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有利于帮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育才”和“育人”相结合,把专业课和思政课程形成互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更好地培养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相信只要高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课程思政一定能取得非常丰硕的成果。

作为语言学概论的一名专业课教师,虽然在课程思政育人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也仅仅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如何丰富课程思政育人的内容?如何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如何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欲?如何完善考核机制等等,这些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王光彦.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4-7.

[3]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4]孟庆楠,郑君.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课程转化:价值、目标与路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39-145.

[5]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