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叙事学研究之《亲爱的,胡雪岩》

2020-09-10卢甜蔡源

今古文创 2020年5期
关键词:胡雪岩隐喻

卢甜 蔡源

【摘要】 《亲爱的,胡雪岩》这部剧主要讲述了胡雪岩一生大起大落,其生命历程紧扣晚清国运兴衰。他凭借善造时势、知人善任的能力,从家徒四壁的小伙子,摇身一变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时局动荡,他以独到的眼光及财力,协助王有龄及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官商两栖的胡雪岩一生有所追求,在政商两界都与洋人对着干,同时亦不计成本地赠医施药,惠及贫苦大众。本文主要从隐喻、间离、故事节奏和舞美这四个方面入手,旨在剖析《亲爱的,胡雪岩》中的叙事学研究。

【关键词】 胡雪岩;隐喻;间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5-0015-02

一、戏剧《亲爱的,胡雪岩》故事简介

《亲爱的,胡雪岩》成稿于1998年,由在当时被视为极具实验精神的剧作家潘惠森先生所作。《亲爱的,胡雪岩》全剧长达30余场,以清朝末年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为核心,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长达三个小时的时长讲述其40余年的跌宕人生,30余场戏都经过细心挑拣,既符合人物心理历程又为故事本身添加戏剧性,整个故事围绕胡雪岩起起伏伏的一生牵扯出时代的风雨与变幻,使这部剧既满足观众观赏性又富有社会性探索价值,可谓商业性和艺术性兼有的佳作。

此剧的剧情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作为全剧主体的商政大事件,从资助买官到雪溶搬家,主要是为了叙述清楚人物时代背景和人物成长历程,让观众对人物和故事有清晰的认识;第二部分是穿插在商政大事件之间的家庭戏码,如《布僧》《派粥》《搬家》等,主要是让剧情在紧张节奏中有个松弛阶段,能让观众更自然地走入人物心理,也让人物有空间展现他的内心戏,以便后续故事的发展和故事人物弧的刻画;而最为难得的是第三个部分,这个部分可以称得上全剧艺术性最高的表现,不仅对故事中人物的成长变化起到重要升华作用,也让故事内核得以展现,浅尝辄止地挖开故事背后的现实性和时代困境,使《亲爱的,胡雪岩》成为一部商业和艺术都丰富的戏剧。

这三个部分如针脚穿插,疏而不漏,互为因果,有表有里,且动静相宜,各有作用。

二、《亲爱的,胡雪岩》中的隐喻

在《亲爱的,胡雪岩》中多次使用隐喻的手法来赋予观众遐想的空间,先后出现螃蟹、鹿、黑洞三个意象,分别表明当下境况或后世设想,绝妙不已。

蟹与鹿,人人都想而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而蟹代表着勇气和尝鲜,在诡谲时代胡雪岩敢想敢做,用螃蟹来象征他的果敢和勇气可谓是形象至极。而逐鹿中原,秦朝失鹿,天下共逐之,因而鹿自古以来都代表着政权和野心,用奔跑的鹿表现胡雪岩中后期的心境,那踏踏的蹄声恰似他对权利向往的心跳声。胡雪岩便好似剧中的小鹿,先是迎着光奔跑,而后无止境地追逐光亮,直至踏进无边的黑暗中,消失殆尽。而把一头奔跑不止的小鹿置于皮影戏中来演绎,从一开始就象征着小鹿奔走无止境的出口,而皮影就是一个无形的框架,将其禁锢,它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味道,创造了一种幻想的空间,给故事设置了一个框,在这个框里面,以有限讲无限,其实舞台基本上也是一个框,在这个框里面制造人物角色的登场,皮影戏是一个缩影,而胡雪岩是鹿的缩影,小鹿看似自由活力的奔跑,更显得悲凉无奈,正印证了胡雪岩的一生,发达后的他哪怕再富贵,也终敌不过诡谲官场和变幻世道。

偌大的弧形舞台就似胡雪岩的野心,也似胡雪岩看不见自己的内心黑洞。黑洞是时代,也是人心。起初,胡雪岩立于黑洞之中,踌躇满志,自以为可以挽救江山于颓唐之中;后来,经历了杭州围困的无力,胡雪岩觉得自己是黑洞中的一头鹿,想走出森林跑出黑洞,却无能为力;最终,他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家财散尽一无所有,他直面了自己的欲望:他本欲在这黑洞中成为神,去做这个国家做不到的事情,但最终仍被“黑洞”吞没。黑洞是什么呢?是自己的欲望,是政治的可怖,是时代的不容,还是某种自然规律的不可控?这些都留了无限空间给观众深思。

三、《亲爱的,胡雪岩》中的间离

二十世纪的西方戏剧实践,在演员和观众的关系问题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其中,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和实践是引人注目的。布莱希特所提出来的一系列变革性的戏剧概念,是现代主义戏剧处理舞台和观众关系的一个缩影。布莱希特从皮斯卡托那里获得启发,提出了所谓的叙事剧(又译史诗剧)的概念。叙事剧的一个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间离效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演员和角色之间的间离,二是演员或舞台和观众之间的间离。

在《亲爱的,胡雪岩》中,渔女和赖老四便是间离手法的绝佳应用,巧妙地阻止观众向人物的共鸣和移情,以保持观众独立的批判意识和立场。早在这部戏的剧名上就能看出创作人的间离心思,“亲爱的”三字把整部戏当作是写给胡雪岩的一封信,赖老四的旁白移形换影地推动着这部戏,围绕着胡雪岩的世界是什么,他怎么应对这个世界,他的心理世界是什么样,通过这些陈述去展示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时代。这些旁白抛出一个个问题引人思考,间离效果可见一斑。

如果说剧中还有哪里具有很强的间离效果,莫过于一角两饰的胡妻和渔女。胡雪岩与妻子之间那种暗自的角力、胡雪岩与阿香亲密而又若即若离的关系,也让人们感到耐人寻味。面对常年不着家的胡雪岩,胡妻句句说着不介意,却句句言不由衷。胡雪岩意会妻子的这种言不由衷,二人构成了一种无解的两性关系。反观与胡妻同一演员扮演的红颜知己渔女阿香,更像胡雪岩与内心自我的对话,他一人置身黑洞之中,无处倾诉,于是有了阿香,在第二次与洋人的较量中,他看似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但实则内心也是摇摆的。阿香的出现,外化了他内心的矛盾。但在戏的最后,胡妻从皮影箱中拿出了一个女性皮影,阿香与胡妻又在此刻合为一体。此时,阿香究竟是独立的存在,还是胡雪岩内心的外化形象,又或是胡妻的一重分身,就成了此戏容易为人忽略但有着较大思考空间的问题。

四、《亲爱的,胡雪岩》中的冷热相剂

《亲爱的,胡雪岩》故事时间跨度近40年,戏中还原了胡雪岩凭借其善造时势、知人善任的能力,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之后协助王有龄及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及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官商两栖的同时又赠医施药,惠及贫苦大众,最后家徒四壁,故事极具戏剧张力。

长达三小时的剧作好在节奏紧凑,情节设计得冷热相剂。上半场整体氛围比较明快,描述的是胡雪岩如何发迹和与洋商在茶叶生意上的第一次胜利交锋。下半场氛围则是比较压抑,描述的是胡雪岩立志救国和最终如何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剧中有漕帮热闹的打戏也有家庭温馨的小生活,有看似平步直摇的财运亨通也夹杂着变幻莫测的官商关系,有轻佻的妓院耍乐和门后洋人的枪火威胁,这一冷一热,冷热相剂的剧情节奏促使着观众整个精力都沉浸在剧中,哪怕时长比一般电影要多两倍也仍然难以自拔。

同时本剧在各个故事中还经常加入一些让观众莞尔一笑的小桥段,使观众在观看这些沉重的历史事件时能够发出轻松的笑声,例如赖老四的俏皮对话、左宗棠大人的“请坐”二字等等。这些桥段的巧妙应用不仅让本剧的各个角色更加鲜活,而且极大完善了观众的观剧体验,让观众的情绪一张一弛得到有效调动,使得故事更加圆满充实。

五、《亲爱的,胡雪岩》中的舞美

除了隐喻,《亲爱的,胡雪岩》这出戏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戏曲身段运用。类似舞剧,实则为戏曲的身段,让场景衔接毫不突兀。每当场景转换,演员都会结合情节或跳或翻至舞台上移動场景设备。戏曲身段结合中式打击乐让各种转场韵律感极强。

这种手段也被运用于人物心理状态的表达中,尤其是当胡雪岩面对时势的两次变化。第一次,杭州城被围困数日,城内尸横遍野,胡雪岩回到家中,看到家业零落的场景,万般无奈。面对全城的灾民和尸体,无比愧疚。那场戏的结尾,杭州城内的灾民围成一个圈向舞台中心的胡雪岩走来,他以一声怒喝推开向前围困的灾民,虽愤而无力,却仰天长叹。

第二次是胡雪岩辛辛苦苦囤积的缫丝被洋人骗走,他在河边看着雾中数不清的大船在他眼前离去,作为一个曾经运筹帷幄的商人,胡雪岩已是英雄迟暮,倍感无力。舞台中央,落下一盏电灯, 面对新事物的出现,众人慢慢靠近,观赏和探索着徐徐落下的灯泡,站在中心的胡雪岩却被众人忽视。电灯是初升的太阳,胡雪岩已是末日的黄昏,这一幕与最后鹿影奔跑的皮影戏相互呼应。

简约的舞台语言呈现胡雪岩的传奇一生,整体舞台设计的中心概念为“黑洞”,一改先前立体“数独”的布景,搭起一长条弧形铁帘,以黑色为背景主色,构建出一个凌厉的叙述空间,但在动态灯光的照射下又显得极具流动性,仿佛是摆在视己为鹿的胡雪岩面前那个一直向前奔跑却永无止境的“黑洞”,又仿佛是他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愿放弃不愿认命的内心折射,也仿佛可窥见他所处时代之诡谲多变。

六、结语

《亲爱的,胡雪岩》从隐喻、间离、故事节奏和舞美这四个方面入手,似讲胡雪岩的一生又似暗指现今时代的种种迹象,它不仅具有娱乐价值,还是一部议古论今、带给观众层层感悟的佳作。时代不断在变化和发展,但是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是不变的,人们不断地尝试着运用新的手法去表达一些原来无法表达的东西,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引领着人们不断地发展、丰富着受众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加]安德烈·戈德罗.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法]克里茨丁安·麦茨.现代电影与叙事性[J].世界电影,1986.

[3]董建,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卢甜,蔡源,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胡雪岩隐喻
爱的隐喻
胡雪岩聘人才
积累信誉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胡雪岩的借钱术
胡雪岩潦倒时不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