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闻日译的语言艺术

2020-09-10闫红菊

今古文创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网络新闻语言艺术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与终端显示器的普及,为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提供更快速快捷的窗口——网络新闻。但是如何真实再现跨国别跨文化的信息,翻译时处处体现着语言的艺术。

【关键词】 网络新闻;文化负载词;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51-02

课题项目:江西科技学院校级人文项目: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日语公示语的规范化问题调查及应得策略(RW1914)。江西科技学院教育教学与应用项目:二外日语实用性与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探究(JY171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国都在积极将其最新的发展资讯传递给世界,以扩大影响力。特别是智能手机等终端显示器的普及,为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更迅捷方便的手段——网络新闻。中日两国的沟通与交流也是如此。加之近年来中国的主要媒体强化“对外信息发布”,许多官方网络媒体都配有日文网页,例如:《人民中国》 《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广播电台》等。中日新闻翻译作为中日两国沟通的桥梁,对于两国的文化交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新闻涉及面广,内容上既有经济政治,又有生活百态等等;形式上既有“老表”“老铁”“盘”等文化负载词,又有最近感人至深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诗句。所以新闻的翻译并不简单,它不仅仅是文字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翻译时不仅要看到国家与语言的差异,还要努力填补由于文化差别所带来的空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翻译学中对跨文化交流的处理策略的研究从未停歇。翻译学初始时期,泰特勒的“三原则”,前苏联语言学家费道罗夫的“等值”说;以及中国翻译名家严复的“信、达、雅”,黄药眠的“透、风、化”,钱钟书的“化境论”等,都强调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是尤为重要的。霍米·巴巴指出:“语言的‘异质性’是不可译的核心,超越了主题的透明度。不同语言体系之间的意义传递不可能是完整的”(Bhabha, 1990: 314)。

现代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上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数不胜数。日本学者滕涛文子在著作《翻译行为与跨文化交际——功能主義翻译理论的诸相》(2007)中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任务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她认为要真正发挥跨文化交际的作用,需要将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转化为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而不是进行单纯的语言转换。王克非在《翻译文化史论》中所指出的,“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香港岭艺大学翻译系教授孙艺风2012年在《中国翻译》杂志上发表《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一文。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对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的忽略或重视不够,翻译字斟句酌地追求文化传真本来无可厚非,但应注重交流,而非强加于人。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但是针对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的研究还很少,特别以网络新闻的日译为对象的研究更少。而新闻语言与小说等文本有很大不同,其本身具有“准确鲜明、简洁明快、具体形象、通俗易懂”等特点。日语新闻又有其用词特点:多用汉字词、外来语及缩略语。本课题希望明确日本新闻的文化视点与语言表达习惯,然后在其文化视点下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目的在于使今后网络新闻的日译更加有迹可循。

二、网络新闻日译语言艺术赏析

(一)疫情没有国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同舟渡海,中流遇风,救患若一,所忧同也”,来自中国古籍的这两段话,是当前中日关系的真实写照。在共同的疫情面前,中日守望相助,患难相扶,共待樱枝春满,山川无恙。

译文:1.ウィルスに国境はな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別の場所に暮らしていても、自然の風物はつながっている)や、「同舟渡海、中流遇風、救患同一、所憂同也」(同じ船出海を渡り、途中で波風に遭えば、誰もが同じことを心配しているので、皆が一致協力する)といったちゅうごくの古典に由来する二つの言葉は、現在の中日関係の真実の姿を描写していると言えるだろう。新型肺炎という共通の感染状況を前に、中日は互いに見守り、苦難の中で助け合って、共に桜の木々に花が咲き誇り、山も川も穏やかな春の訪れを待っている。(摘自人民网)

(二)当前,境外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持续增加,北京作为重要国际口岸城市,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已经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在当前实施的目的地为北京的境外进京人员集中隔离措施基础上,北京决定从3月25日零时起执行以下措施:

译文:現在、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が世界中に広がっており、海外からの輸入症例リスクが高まり続けている。そのため、渡航者が非常に多い国際都市の北京は、水際対策のさらなる強化が必須の情勢となっている。現時点で目的地が北京の海外からの渡航者全員に実施されている14日間の隔離措置をベースに、今月25日からは以下の対策も実施する。(摘自人民网日文版)

(三) 《神偷奶爸》系列动画影片由照明娱乐公司制作、环球影业发行,目前包含四部故事片、十三部短片以及其他相关衍生作品。《神偷奶爸》系列是史上全球总票房最高的系列动画影片,全球票房总收入在影史上排名第13位,也是唯一有两部影片的全球票房超过10亿美元的系列动画影片。格鲁和他淘气吵闹、稀奇古怪又忠诚可爱的小黄人们赢得了全球无数观众的心。该系列新作《小黄人大眼萌2:神偷奶爸前传》即将与公众见面。

译文:「怪盗グルー」シリーズはイルミネーション·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社が制作し、ユニバーサル·ピクチャーズが配給したアニメ映画シリーズで、これまでのメインシリーズ4本と短編映画13本及びその他の関連スピンオフ作品が含まれる。世界で最も興行収入を上げたアニメ映画シリーズであり、世界興行収入は歴代13位。また世界興行収入が10億ドル(約1042億円)を超えた作品が2本ある世界唯一のアニメ映画シリーズでもある。グルーといたずら好きで騒がしく、へんてこりんだけれど、グルーに忠実で可愛いミニオンズが、世界中で大勢の観客の心をつかんだ。シリーズ最新作の「ミニオンズ/ライズ·オブ·グルー」はまもなく公開される。(摘自人民网日文版)

(四)今年7月16日入伏,而7月6日至7月21日为“小暑”,其间正逢“三伏”的“头伏”。“入伏后,随着空气湿度增大,头顶炎炎烈日,体感‘桑拿模式’开启,雷暴天气会增多。”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

译文:今年は7月16日から夏の盛りの時期である「伏天」(夏至から数えて3度目の庚の日から30日もしくは40日間)期間に入る。一方で、7月6日から7月21日が「小暑」の期間となり、「伏天」のうち最初の10日間の初日にあたる「頭伏」が「小暑」の期間中にやって来ることになる。天津社会科学院の羅澍偉研究員は、「伏天に入った後、湿度が高くなり、太陽が強く照りつけるようになるにつれて、サウナに入っているかのように蒸し暑く感じる日が多くなり、雷雨がある日も増えるだろう」と説明している。(摘自人民网日文版)

上述4段中日对照翻译均摘自人民网日文版近半年的内容。其中第1段例文中出现了古诗词。译文中运用了两种方法进行翻译,第一种是直译法,字形句型均与原中文一致。另一种(括号中所附翻译)为意译,保证了原文的意思,但句型与原文有差异。第2段例文中出现的是一些新的时事词语,例如“疫情”,“隔离”等,是网络日译中比较常遇到的情况。第3段中的电影名称或者类似的书名等在翻译时应考虑其意义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功能。第4段中涉及了我国的古老文化中的文化负载词,在翻译时要考虑其处理方法。

三、结论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但是文化环境却有很大不同,如今两国希望互相了解和沟通,共同谋求发展。网络新闻可以传播最新消息,促进双方的互相了解和文化交流,实现两国文化的深度融合。中日新闻翻译的研究历史尚浅,日语新闻在本国文化影响下,语言用词上有其特点,翻译时能否以受众者的视角进行翻译是关键,所以译者必须了解日本新闻语言特色与文化视点。另外,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文化的繁荣,反映中国独特文化的新词语日益增多,大量文化负载词给文化间的顺畅交流和翻译造成了障碍,如何在翻译中实现跨文化的无缝交际,将是中日两国研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这些词语的翻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翻译中所使用的文化负载词处理策略。并对影响翻译效果的中日语言、文化上的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汲取经验,推进网络新闻日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南熏.论新闻文体中汉日同形词的日译[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1).

[2]孙艺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J].中国翻译,2012,(1):16-23.

[3]高然.新闻文体翻译的日译汉研究报告[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4]彭丽娟.《丰乳肥臀》中的“文化负载词”的日译方法研究[J].現代交际,2015,(4).

[5]高照慧,李桂华.《红高粱》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1).

[6]王潇,周彤.新闻标题的日译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

[7]刘俊鹏.新闻同传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语策略[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8.

[8]胡洁.网络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9.

[9]房国铮.新闻翻译对中日文化交融的作用[J].新闻战线,2019,(6):23-24.

[10]徐俪玲.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日译研究——以中日同形词为中心[D].南宁:广西大学,2019.

作者简介 :

闫红菊,女,汉族,河南省项城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文化负载词网络新闻语言艺术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浅议网络新闻传播的实现途径
新时期如何做好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视听语言
释意理论观下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