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2020-09-10郭晨曦
郭晨曦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对学生发展有帮助的教学方法,发挥主体优势,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坚决贯彻新课改的理念要求,积极创新教学,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主动性 教学效果 提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传统教学方式也在发生变革。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动力来源于兴趣和好奇心。为了调动学生求知的热情和兴趣,可以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强化理解、高效掌握新知识。学习《分数除法》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了解分数除法的含义和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实物演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强化对分数除法的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技巧。比如,将一张纸折叠成原来的五分之四大小,然后将剩下的纸平均分成两份,让学生思考每一份是原纸张的几分之几?学生会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如果一开始是五分之三,那么每一份是原纸张的几分之几?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能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营造良好合作的氛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因为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所以本节课采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首先,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正确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明白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其次,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学习。此时可以将梯形进行分割,有的小组将梯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小组将梯形分割成三个三角形,还有的小组将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再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转化思想的运用能力。再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可以出示一个装有很多不同形状物品的小口袋,然后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知道每一种物品的数量?”学生分组探究,有的负责分物品,有的报数,有的记录。这样一来,学生利用很短的时间数出不同物品的数量,提高了统计效率,理解了统计的内涵,培养了良好的合作能力。
三、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著名的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学生逐渐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其数学思维能力也逐渐得到增强,学生会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切身体会到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趣味性。因此,数学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发展智力,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时,可以在学生初步理解“表面积”的定义后,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然后出示一道练习题:长方体的长5厘米,宽5厘米,高10厘米,求它的表面积。当学生完成之后,让学生汇报。如果学生能够提出新颖的解题思路,教师要充分肯定并表扬,以鼓励其他学生拓展思维,创新解题方法。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四、有效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构建自我知识体系的过程,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丰富情感体验,化抽象为形象,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构建完整的数学模型。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的知识时,教师利用课件在大屏幕上展示几种不同款式的衣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件上衣、几件下装,提出问题:“如果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装搭配穿戴,那么可以组成几种不同的穿法呢?”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其间,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要给予鼓励和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引导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怎样进行搭配和连线,才能获得比较清晰的结果?才能保证上衣和下装的搭配不会重复?”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搭配,这样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由此可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分层设计作业,体现学生个体差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有所差异,所以学生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设计作业。如果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进行统一的书面练习,容易导致学生知识面的窄化,致使学生思维僵化,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设计,切忌“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组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运用简便方法计算以下各题:34×28+28×66,125×(80+8)。其中,第一题属于基本的练习形式,第二题意在考查对字母公式的灵活运用能力,运用简便方法计算以下各题:25×44,99×101-99,134×34 + 134×25-134×49。其中,第一個问题需要学生对算式进行合理分拆,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第二个算式不符合乘法分配律,需将算式补充完整,然后进行简便计算,第三个算式属于对乘法分配律的推广;运用简便方法计算以下各题:(13×36 + 12×36)×4、53×64 + 37×53,其中,第一题需要先运用乘法分配率计算括号内的算式,然后结合乘法结合律进行第二次简便运算,第二题需要先用乘法分配率计算之后,再进行合理拆分并进行简便计算。
总之,教师要不断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煜钦.对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J ].基础教育研究,2018(18):67-68.
[2]叶柱.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导小学数学教学[ J ].内蒙古教育,2013(01):78.
[3]王慧.构建小学数学兴趣课堂的策略研究[ J ].小学数学教育,2018(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