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的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
2020-09-10孔杰
孔杰
摘要:随着国防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愈发规范,对项目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PDCA循环是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总结(Act)四个步骤构成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本文基于PDCA循环理论,结合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和运营等各个阶段的实际进行风险识别,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改善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PDCA循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
一、PDCA循环的基本内容
PDCA循环又被称作“戴明环”,由美国学者戴明提出并推广普及。PDCA的基本思想是基于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总结(Act)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循环。在进行项目管理时,要首先提出构想,根据构想设定计划;其次,按照原有的计划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检查;最后,对项目进行总结处理,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将未能顺利解决的问题放入下一个PDCA循环之中。也就是说,PDCA并不是执行一次,而是在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周而复始的进行,从而保证在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都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及时的总结,这对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长效的推动作用。
PDCA循环共由四个步骤、八个循环构成。其中计划(Plan)是整个PDCA循环运行的基础,属于军工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的总体设计内容,在此阶段需要确定项目目标和具体的计划,为整个项目的运行提供前瞻性的指导;执行(Do)是PDCA循环得以运行的保障,在此阶段需要组织企业内部的力量执行计划,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合人员,确保计划得以正确的实施;检查(Check)是PDCA循环得以运行的动力,是指在执行的过程中进行摸排,分析执行的效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缺乏有效检查的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将难以实现预期的目的;总结(Act)是PDCA循环运行的核心,整个循环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不断的在执行的过程中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并将经验运用到下一个PDCA循环之中,如此循环往复,持续提升。
二、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经济活动,由国防科工局等行政单位审批,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存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较多。随着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水平日益提升,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逐年增加。作为军工企业得以運行的保障和支撑,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具有战略性、国家意志性、较强的计划性和明显的前瞻性及不确定性。
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的风险主要集中于立项风险和项目设计风险。该类项目立足于国家国防工业发展的需要,其立项和设计不仅要满足一般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等要求,还要与国防工业能力布局、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紧密衔接。在立项和项目设计过程中,常因对经济周期与市场现状把握不到位、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导致对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够,无法达到国防科工局规定的要求。同时,成本效益测算不准确,超出投资计划导致项目进展缓慢,难以达到预期的项目目标。
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集中于工程风险、采购风险和项目调整风险。从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角度看,此类项目通常面临着施工质量风险、资金到位及管理风险、实施过程超预算等风险,而就军工企业的特点而言,由于该类项目重点是支持国防工业相关的先进装备科研与生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此类高新技术带来的各类风险,如部分高端设备受国际形势影响难以及时到位、设备招标采购不符合国防科工局的要求等,这也是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阶段所面临的独特风险。
在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验收及运营阶段,由于该类项目的要求较高,也面临着安全、环保、消防等方面的验收风险、运营难以达到预期等风险。军工行业的特殊性导致此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仅要满足一般的项目要求,还要满足军工装备制造等各个方面的特殊要求,如果因无法满足相关要求而导致无法竣工验收,将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效益。同时,由于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特殊性,可能导致在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维护存在困难,导致无法发挥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三、基于PDCA循环的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基于PDCA循环,结合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具体风险,本文从PDCA循环的四个步骤分别提出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在计划(Plan)阶段,应加强企业内部投资、研发、行政等部门的横向统筹和对先进的军工装备设施进行跟踪研究,加强项目预研能力,降低立项风险和设计风险,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度、建设周期、项目总目标等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顶层设计的合理性,促进项目顺利落地执行。同时,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进行风险预判工作,对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续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进行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通过提前建立合理的风险应对方案,减少后期项目调整及延期的风险。
在执行(Do)阶段,应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责任制,通过专业的人才配备和培训,在企业的规章制度层面对安全生产等作出详细的规定。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选择上应完善相关标准,尽可能选择资质健全、经验丰富的单位进行合作,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同时按照国防科工局专项工程资金管理制度的规范要求做好过程管理,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符合计划阶段的预期。对于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能涉及的采购问题,应提前制订相应的采购计划,规避代理方或生产厂商履约能力不强的风险。
在检查(Check)阶段,一方面应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安全检查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一般检查和专项检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考核,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安全生产风险。另一方面,应对执行阶段的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成本控制目标进行检查,核实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执行全程均处于受控状态,完善项目的过程管理。
在总结(Act)阶段,重点是进行对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对执行异常的事件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在此过程中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参与,分析经验与教训并在企业内部进行推广,将成功经验尽可能的制度化、标准化,为其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供借鉴参考。对于本轮PDCA循环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在下一轮循环中继续解决。
总之,PDCA是由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步骤组成的循环,每进行一次就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循环,如此往复,不断提升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面临着更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在此类项目中合理运用PDCA循环,有利于提升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有效化解与规逝风险。
参考文献:
[1]师焕荣.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2)40-41.
[2]贾守斌.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06):61-63.
[3]陈定阳,孙建华.军工建设项目风险识别、测量与防范[J].价值工程,2018(02):27-30.
[4]段益庆.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改进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
[5]孟宪魁.PDCA风险管理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06(04):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