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

2020-09-10谢维

环球市场 2020年2期
关键词:出路困境中小企业

谢维

摘要:造成中小企业困境有多种因素,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生产与消费脱节,政策与实际脱节以及理念上的急功近利。中小企业要走出困境,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利用好各种资源;二是提高产品质量,用质量赢得市场;三是强化政策支持,政策不在多而在管用,四是加强自身管理,建立适合自身的、管用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中小企业;困境;出路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学界和业界十分关注,有许多研究成果。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把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结合起来,对中小企业的困境进行综合判断,以期对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一、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

任何一个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受到自身和不为自己所左右的外在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这两种因素有时前者为主,有时为后者为主,有时这两种因素同时作用,给中小企业造成困境。

(一)政策因素

(1)环保政策。主要影响,一是生存环境恶化。在国家环保政策强势作用下,很多中小企业因为环保不达标而被关停。尤其是治理“小散污”企业的过程中,有的部门和地方搞“一刀切”,切掉的大多是中小企业。二是企业成本上升。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在粗放式发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多缺乏或者根本没有环保设备,在环保政策压力下,不得不增添一些排污设备,造成成本上升,利润摊薄。

(2)产业政策。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其初衷无疑是引导产业有序健康发展。但是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一窝蜂”的问题,如光伏、钢铁等产业,都出现过“蜂拥而上”的问题,结果造成产能过剩,过度竞争。

(3)金融政策。在长期以来金融“脱实向虚”的绑架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超过60%的贷款给了房地产企业,另一方面,在剩下40%左右的贷款中,贷款又大多流向“3A-4A”等信用等級较好的企业。

(二)市场因素

(1)消费。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经过长期发展,我国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食品消费比重持续下降,衣着消费增长缓慢,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体育文化消费以及医疗保健支出比重持续上升,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给中小企业带来转换发展轨道的压力。

(2)劳动力。近年来,中小企业一方面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着“招工难”的压力,一些生产环境很好的中小企业,也面临“用工荒”的问题,导致车间工厂设备不能正常运行。

(三)自身因素

(1)管理问题。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是存在着先天不足,一是企业家专业狭窄,眼光不宽,二是不重视营销战略,产品销路狭窄,原有销路如果受阻,就会给企业造成灾难性后果。三是产品单一,产品创新不够。

(2)技术问题。中小企业不仅有招工难的问题,更有人才不足的问题。数据显示,我国多数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率接近60%,个别达到70%。人才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创新性不足。

二、中小企业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一)生产与消费脱节。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这是基本市场法则。问题是,当市场消费需求发生趋势性变化的时候,企业如何应对,就成为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比如我国的光伏企业在面临国外市场贸易壁垒不断加大,大量光伏产品出口受阻的情况下,能不能转向以内需为主,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就成为发展关键。如果仍然一味坚持“眼睛向外”,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政策与企业实际脱节。近年来,我国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出台了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等一系列政策,从政策效果看,并没有有效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如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但许多中小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并不高,根本原因就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相关政策不衔接。

(三)发展上的急功近利。我国的多数中小企业建立在“人情”关系基础上,其生存和发展靠的是特定的人脉资源,而不是市场需求,其追求的是“赚快钱”而不是立足于长远发展。正是这种急功近利,导致了只求快,不求质量,只求赚钱,很少考虑社会效益等一系列问题。

三、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一)加强战略规划。有一种片面的认识,一说战略规划,就是要做大做强,争当行业老大,实际上,中小企业加强战略规划,实质上是立足于所处行业,把自身可以掌握的资源统筹有效利用起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华为等成功的企业一开始的目标并非要做行业老大,成为行业老大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规划的结果。作为战略规划,每一个中小企业都要明白自己在什么时候能做什么,而不是盲目投资、盲目发展。

(二)提高产品质量。目前研究中小企业发展的,都在提转型升级。其实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靠得住的是不断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根据消费需求不断提供有效的供给,而非口号式的转型升级。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质量和技术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坚实保障。哪怕是生产口罩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也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中小企业不可能都去搞创新,都去转型升级,而是立足于现有产品,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技术进步,不断推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就能在市场上找到立足之地。

(三)强化政策支持。政府应该思考,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些地方政府搞的“万人助企”行动,大多是形式大于内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仅在于减少中小企业市场准入限制,减税降费等,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推出的政策是否“管用”,中小企业是否真正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有一个管用的政策,比出台上白条无用的政策更能让中小企业受益。政府的支持政策不在多,而在管用。

(四)加强自身管理。决定中小企业发展命运的是其自身。在加强自身管理上,不能被现成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所左右,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管理制度。只要管用,只要切实可行,就要坚持下去。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只能借鉴,不能照搬。

参考文献:

[1]王子夏.战略管理视域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J].中国商论,2019(12).

[2]温雪.中小企业员工流失问题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12).

猜你喜欢

出路困境中小企业
跟踪导练(一)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