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生命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重点分析

2020-09-10刘莉娜

体育风尚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生命教育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全面实行,生命教育逐渐受到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生命教育可以端正学生对待困难、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体育教学需要注重渗透生命教育,发挥生命教育的育人价值。本文主要针对生命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重点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体育教学;渗透重点;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生命教育成为了与国防教育、发展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并列的重要教育内容,其以生命为教育核心,通过对相关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唤醒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注,促使学生加深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开展体育教学中,需要积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敢于挑战、直面困难的生命精神,实现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

一、借助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关键内容,不同运动项目教学重心也存在差异,例如足球篮球等集体运动项目,其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团队合作等精神和能力,促使学生在良性竞争中获得发展;又例如乒乓球运动,其能够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端正的良好品质;再例如中长跑运动,其可以锻炼学生的坚强品质和对待困难的决心等。因此,教师在渗透生命教育中,需要借助各种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形成必备的生命品质。首先,教师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个人认知、生活背景、个性爱好、生命素质和体育素质进行针对性渗透,例如一些学生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容易激动,教师可以组织其进行中长跑运动,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耐心,并且掌握控制个人情绪的方法,又例如有一些孩子胆小不自信、不习惯与同学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其开展篮球、足球等集体性运动项目,促使学生在团队中学习与人交流的方式,体会集体的温暖,形成集体荣誉感;其次,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中,要结合小学生的体育能力、认知水平适当制定运动强度,保证强度符合学生的需求,在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到同时,还要重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后,教师要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与学生构建良好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相互抱怨、不配合、胆怯以及不自信等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指导,促使其在体会运动快乐的同时,实现生命素质与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例如在篮球分组对抗中,教师也要以成员的身份参与到比赛中,并且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给予学生以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二、构建生活情境

生命教育和体育活动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与学生生活存在必然联系,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情境,在具体情境中渗透和融入生命教育,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首先,创设突发事件情境,小学生年纪较小,对成人具有较强的依赖心理,遇见突发事件会由于害怕紧张而做出错误行为,危害自身生命健康,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突发事件,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例如针对“地震躲避”、“火灾逃亡”等突发事件,教师可以在学生创设地震或者火灾的情境,引导小学生在情境中做出正确的行为,在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提升其对生命的感悟;其次,创设生活常识情境,生活常识作为生命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师在开展体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常识情境,例如创设“急救情境”,由三名学生扮演病发的病人,分别为骨折病人、溺水者以及心脏病人等,促使学生在游戏情境中掌握生活急救常识;最后,创设社会规则情境,学生作为拥有独立意识的社会个体,在生活中需要遵守社会规则,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交通指挥”的情境,促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则和基本常识。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可以将学生生活与生命教育充分结合,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树立科学的生命感,形成保护个人和他人生命的技能。

三、加强教育合作

生命教育属于学校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其源于社会,家庭、社会和学校属于密切合作、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需要注重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升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首先,学校要与社区加强合作,组织各种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将社区作为落实和贯彻生命教育重要基地,促使学生在社区实践中获得成长和感悟,加深对生命价值和理解,例如学校可以与社区共同组织社会体育活动调查,学生充当小小调查员,对社区居民日常体育锻炼情况开展调查,掌握居民喜欢的体育运动;其次,学校要鼓励家长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在平时注重加强体育锻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且将这种精神内化为一种生命技能和生命理念,实现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成长,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例如利用“城市马拉松”活动,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到“城市马拉松”长跑活动中,并且在平时利用课外休息时间练习长跑,并且指导孩子运动前热身动作以及正确跑步姿势,防止运动伤害。该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促使孩子在长期的锻炼中获得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还能够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生命含义,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和顽强拼搏的意志。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生命教育逐渐受到公众和社会的重视,其教育目的为促使学生形成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富含情绪控制、个性形成、公民道德、个人成长以及生命安全等内容。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和途径渗透生命教育,促使学生获得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松林.基于信息化视角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的结合方式[J].电脑迷,2017(11):144.

[2]高鹏.生命教育视野下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7.

[3]陈煌.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从小学生运动猝死事件频发说起[J].基础教育研究,2013(22):26-27.

[4]范永明.小學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9(S2):37-39.

作者简介:刘莉娜(1988-),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单位: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生命教育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