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0-09-10卢秀芳
卢秀芳
摘要:文章重点探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开展。首先阐述了它的概念和特征,接着介绍它的意义,再引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关系,最终指出了在课本中和在生活中如何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
随着现代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与逐渐成熟,许多新颖、紧跟时代潮流的教育教学观念受到了众多语文教师的关注。现如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面的策略探究被语文教育界广泛关注,许多教育者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与意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结合该理论,在多年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力图找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策略。下文将对其详细阐述。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
为大家所熟知的连续性文本指的是由完整的句子和段落组合而成的一种文本类别。不同于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包括图表、图解、说明书、广告等。
2.特点
第一,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相当大的信息量,内容非常丰富。它一般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鲜明的目的。该类文本通常短小精悍,语言表达中没有累赘,同时又能保证表达的内容完整无误。
第二,非连续性文本的文字具有趣味性,还很幽默。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出现。不同于只包含文字的连续性文本,由于它们呈现的方式多样,读者感觉比较新奇,也能借助图片进一步理解文本。
第三,非连续性文本有助于读者快速获得信息。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应的信息,这对于阅读品质和效率的提升十分有用。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首先,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阅读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学生思维品质的环节,它对于学生长期的语文素质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如今,连续性文本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但在学生片段性、非连续性的阅读素养培养方面比较欠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使得学生在阅读方面能全面发展。
其次,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社会活动,更好地了解和接触社会中的阅读。语文阅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非连续性阅读,在如今的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商品使用的说明书、各类电视和报纸广告、为了出游准备的地图,这些都是典型的非连续性阅读。因此,学好非连续性阅读方法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渗透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的价值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就是学习和教学的内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活。这一理论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目的不谋而合。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目的,也是为了适应生活,在社会中更好地运用此类知识,达到“教学做合一”。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有效策略
培养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现如今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阅读是每个人生活中的第四餐,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提升了一个人的阅读综合素养。下文将提出具体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阅读思维。
1.培养学生观察插图的意识
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行训练。教师要学会在众多的教学材料中挑选符合该学龄段学生的阅读材料,并且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层次,设计和安排有实际价值的非连续性阅读活动。在这个阶段,插图不失为一种现学现用的阅读材料。
插图是语文书中画龙点睛的一个部分,它为文章提供了参考,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行文思路。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猜测,并用语言简单陈述。例如,在《狐狸和乌鸦》的寓言故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狐狸和乌鸦是怎样的心理?各有什么性格特点?乌鸦会不会中了狐狸的计策?学生通过看图猜测,揣摩角色的心理,运用想象力推测,逐渐熟悉文本。在这种方式下,学生能对非连续性的文本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深刻的理解,促进阅读思维的发展。
2.培养学生读图表的能力
图表不仅出現在数学中,生活中也可以见到图表,它渗透到语文社会的各个方面。图表是一种非常直截了当的方式,用清晰明了的数字语言传达了有关信息,非常有使用价值。图表是学生非连续性阅读的典型体现,它能够锻炼学生解释、阐述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教授学生通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制成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图表,这更是学生自主阅读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
《詹天佑》这一课文中描写的铁道设计模式是我国的一大创新,值得国人骄傲。在学生阅读了整篇文章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文本的描述,在小组中讨论他设计的铁路线路图。学生跃跃欲试,交流和分享自己对文本的非连续性阅读理解,在消息的交换中,更新自己对阅读的理解。最后,邀请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分享组内的新发现。此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文本,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在记叙文中,可以通过鱼骨图、时间轴等帮助学生理清顺序。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阐述故事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使得他们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和新思想的传递。因此,学生能够通过图表直观地看出信息,也能够根据信息设计出独特的图表,这正是非连续性文本所具有的提高阅读能力的特点。
3.整合课型,培养学生口语和习作的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不仅可以在阅读课中开展,还可以拓展到其他课型。教师要具备学科整合能力,将非连续性阅读融入不同的课型之中,最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型,开展有意义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工作。
首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可以和口语训练相结合,因为它们都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下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非连续性阅读的效率。在教授语文课本中的《如何指路》时,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小组内,一名扮演游客的学生向熟悉当地路线的学生问路,询问该如何坐车、在哪一站下车、在哪个站点转乘。这些都需要十分准确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知识。学生要学会如何看公交站牌,确定乘车的方向,估计乘车站点的距离,最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路线。学生在多次交换角色之后,已基本获得指路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经过这样的精心整合,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合理地锻炼阅读能力。中高年级的写作课型中,有许多需要与非连续性文本相结合。例如,要求学生记录一次实验、进行喜好方面的统计、设计某个节日的海报等。教师在进行该类活动的设计时,应该将其与非连续性文本相结合。对于喜好方面的统计,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调查主题和目标。然后,学生确定调查人数、类别、备注并开展记录。最后,分析和归纳调查表格的特征,如男生与女生在某种喜好方面的差别,最多和最少人数及人数之间有差距的原因分析。学生在总结和归纳表格特点的时候,除了应注意语言运用,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制成多样的表格,力求更好地表达数据的特点。
4.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以上两点是立足课本,发展非连续性阅读能力。这里将结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非文本阅读能力。教师应该摒弃原先为了阅读而阅读的想法,结合社会生活,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非连续性阅读。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也加强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提升了,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也实现了。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中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例如,最近很多学生感冒伤风,但不按时、按量服药。利用这个契机,我指导学生对止咳药水说明书进行非连续性阅读。我随机打开某一位学生的药品说明书,让学生阅读投影到白板上的说明书,找出这个说明书中药物的服用量,特别是成人和儿童的区别。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找出药物的服用禁忌,找到该种药片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通过这些简单的提问,学生在一张字迹密密麻麻的纸上找到了最重要的信息。有兴趣的学生还阅读了药物成分比例,对生活中的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将非文本阅读与生活紧密结合,逐步教授学生有用的阅读方法,生活教育的思想也在此时体现出来了。
此外,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内校外资源,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非连续性阅读。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意识,学会一点点积累素材。在校外活动中,教师要灵活地选取素材,引导学生的非连续性阅读。例如,在春游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在景区观察引路的指示牌和公共标志。当学生看到画着某个人在扔垃圾,上面划了一条斜杠的指示牌,他们能够直接意识到这个是禁止乱丢垃圾的标志,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自觉地实践了。车票对小学生的辨识阅读來说有一定难度。我引导学生观察车票,找到出发地和目的地、发车的时间、路程的距离,这可以锻炼学生寻找细节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最后,在学生进入景区之后,他们开始使用地图进行参观。地图路线、图名、图例都考验了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通过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学生增长了生活技能,体会到了生活中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五、结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更有难度、涉及范围也更广泛的阅读。不同于有前后因果关系的连续性文本阅读,它是某个片段,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去找到细节,并合理地推断它的特点与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生活中的资源优势,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最终推动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轩颖,李荣冉.基于比较的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J]. 教学与管理,2016(26):34-36.
[2]李美祯.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华夏教师,2019(22).
[3]徐海庄.浅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视角筛选[ J].小学教学参考,2019(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