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镜头”之水,让写作之花“别样红”
2020-09-10曾晓兰
曾晓兰
摘要:如果在教学中,立足教材写作范例,将摄影艺术中的“镜头”写法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善用全景镜头、特写镜头、慢镜头等镜头描写,创造性地指导“镜头感”作文与练笔,就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让写作之花“别样红”。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作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文就是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却发现,部分学生很难结合自身的生活感悟进行写作,出现“下笔难”的情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立足教材写作范例,将摄影理念中的“镜头描写”应用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慧眼,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逐渐掌握体悟和观察的方法,不断储备写作素材。 创造性地指导“镜头感”作文,定能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以统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为例,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摄影艺术中的镜头描写,先以全景镜头的方式聚焦整条水泥道的全部美景,再以特写镜头聚焦水泥地上的每一片法国梧桐树叶的美,最后以慢镜头的方式聚焦小作者踩着梧桐树叶去上学的愉悦心情。摄影艺术当中的镜头描写的使用,使整篇文章富有镜头感。善于利用摄影艺术中的镜头,将更好地提升写作水平。
一、善用全景镜头,塑造典型形象
全景镜头是电影摄影手法之一。《电影大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电影摄影机摄取人像全身或者某一景物整体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其周围部分环境。”全景镜头具有较广阔的空间,既能展示比较完整的场景,又可使人物的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得到充分展现。在全景镜头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善用全景镜头,能塑造典型的景物或人物形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6段写道:“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很明显,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摄影理念中的全景镜头写作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一条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水泥道全景图,塑造了“美丽的水泥道”这一典型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善用全景镜头,塑造景物典型的、整体的形象,可以让人感知景物整体的美。
二、聚焦特写镜头,深化细节描写
特写镜头是电影中拍摄人的面部、人体的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由于视距短近,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集中、突出,把所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并放大,深化了细节描写,可以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和清晰的视觉形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7段中,“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聚焦的就是水泥道上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从上一段的全景镜头到这一段的特写镜头,由整体描写到细节描写,由远及近,层层深化,配上课文的插图,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运用慢镜头,渲染烘托心情
慢镜头也是一种摄影艺术手法,指在拍摄时高于正常速度,但放映时仍按正常速度放映的手法。慢镜头的运用常常在视觉上为整幅画面增添了诗意和美感,从而加深人们对画面的印象或认识。作文中的慢镜头,其实就是细节描写的“串联”,将精彩的片段细致有序地展现给读者,渲染烘托人物的心情,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生动、细腻多了。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8段:“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以慢镜头的方式渲染烘托了“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愉悦心情。这一组“慢镜头”串联了“我慢慢走路去上学”和“我仔细数水泥道上的梧桐树叶”这两个细节。从慢镜头中可以感受到“我”对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此外,“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再次使用特寫镜头。慢镜头与特写镜头交替使用,更富有画面感,细细读来,让人如临其境。
四、善用“镜头”之水,让写作之花“别样红”
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陶行知也强调,教师要“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课标》亦指出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因此,以教材为范例,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具体段落的描写,充分探究教材中文本表达的内在密码,关注生活中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善用“镜头”之水,创造性地指导“镜头感”作文,定能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在表达密码——“镜头”式写景三部曲:先用全景镜头,塑造典型形象;再用特写镜头,深化细节描写;最后使用慢镜头,细致渲染烘托人物的心情或者感受。有了方法指引,就为学生课后的高效练笔——“写写你在上(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找到了精准的对接点。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如是说。生活中美好的镜头就是学生习作和练笔的最好来源。因此,在课后练笔指导时,我选取学生上(放)学路上的几个典型的场景和镜头,引导学生学着课文使用镜头描写的方法,来写上(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使教材文本范例的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现选取一则学生练笔进行展示:
开满黄色菊花的小路
早晨,好清爽,怀着好心情,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要去学校,需要经过一条小路。走在温暖平展的小路上,往两边看,小路一旁的花坛开始打扮起来了。你瞧,花儿们早早地起来,找“化妆品”呢!经过露水的装扮,它们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似雪,美不胜收。微风吹过,它们朝我频频点头,我知道它们已经在迎接我们了!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菊花。啊!多么美丽的菊花啊!它们穿着黄色的裙子,戴着黄色的帽子,带来了秋天的问候。它们在微风中点点头,好像对我说“祝你健康成长”。我忍不住低下头,细细地欣赏它们,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哇,好香啊!
我乘着一路的花香,带着满满的好心情来到学校。开满黄色菊花的小路,真美呀!
这则小练笔运用了电影艺术中的“镜头”写法,将上学路上看到的景色——开满菊花的小路,精彩地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先写花坛的全景,再用特写镜头聚焦美丽的菊花,最后运用慢镜头“细嗅菊花”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乘着一路菊花香上学的愉悦心情。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次的练笔指导让我看到了学生对美的灵敏的感知。他们是小小的摄影师,细心观察着这个世界,用镜头记录着生活的点滴美好。
综上所述,立足教材写作范例,将摄影艺术中的“镜头”写法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是一个创新实践。善用全景镜头,能塑造典型形象;聚焦特写镜头,能深化细节描写;运用慢镜头,则能细致渲染烘托人物心情。因此,在教学中善用“镜头”之水,真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定能提升写作技能,让写作之花开得别样红。
参考文献
[1]江英姿.用“镜头”成就习作的精彩[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2):46-47.
[2]周静.以“镜头感”出彩[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Z2):62-63.
[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讨论集[M].上海:上海儿童书局,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