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

2020-09-10李伙强

体育风尚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影响因素

李伙强

摘要:本文对肥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从8个方面进行调查,并与正常体重大学生群体进行对比。发现肥胖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过低,每次运动持续时间过短,项目单一,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不佳,对通过运动减体重信心不足。其运动特点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倾向于单独进行,时间和场所多为宿舍和校园空地。影响肥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因素主要为:学校体育教育和受朋友同学影响;消极因素为:因对运动减肥认识不足导致减肥无效而对运动减肥失去信心、自身惰性和对体育运动无兴趣。

关键词:肥胖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减体重;影响因素

肥胖对体质健康影响非常大,肥胖率的上升,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困扰,甚至影响以后的工作。所以减体重和增强体质对肥胖大学生来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体育运动是一种重要的减体重和增强体质的手段。但是目前,大学生肥胖率的上升,说明了课外体育活动对减体重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广州市增城区非遗传性肥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调查对象为广州市增城区6所民办高校的非遗传型肥胖大学生(通过访谈法了解其三代内直系亲属的体型情况,排除遗传性肥胖大学生)。通过体质健康测试现场随机抽取100名(男女各50名)BMI指数≥28,腰臀比男子WHR≥0.9,女子WHR≥0.85的同学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对肥胖大学生发放问卷100份,男女各5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00份,其中男生50份,女生50份,回收有效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一)肥胖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认知

肥胖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对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非常重要。只有认识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其自身减肥和增强体质的作用,才会产生良好的动机,本文通过对肥胖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减肥关系调查,调查显示:21%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对减肥有非常大的影响,有61%的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对减肥有影响,12%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2%的学生认为体育对减肥无影响,4%的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对减肥影响不清楚。这说明肥胖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减肥方面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体育运动对减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只有21%的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减肥效果给予高度的肯定,这部分学生对运动减肥的认可程度很高,说明其对运动减肥有一定的关注程度,或者采用过运动的方法进行减肥而且取得较好的效果。由此可知,这部分肥胖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是比较认可而且可以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中的。61%的肥胖大学生对通过运动进行减肥也处于基本认可状态,这是很正常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大部分肥胖的形成就是能量过剩导致的。所以运动可以减肥,应该是深入人心的。但是还有18%的学生对运动减肥认可程度不高或者不认可,说明其对运动减肥方面的知识相当缺乏,或者由于采用了不科学的运动方法,如运动量、运动强度、项目等不合适,没达到期望中的减肥效果而对运动减肥失去了信心。

(二)肥胖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先决条件,而有了需要和动机才会产生行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与其动机、兴趣、心理等密切相关。共同的行為,其动机也不尽相同。课外体育活动有很多功能,每个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其动机也不一样,有明确而强烈的动机,则其行为也会更加坚定。

调查显示:肥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排序为:减体重、考试需要、调节情绪、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娱乐、兴趣爱好、加强交际、打发时间、提高技术。动机排名前四的分别是:减体重80%、考试需要78%、调节情绪45%、增强体质43%。说明肥胖大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这四个动机是最强烈和最需要的,这与他们自身肥胖相适应,身体的肥胖决定减体重成为他们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的首要任务。

肥胖学生的运动动机调查中,提高技术的动机排最后,说明肥胖学生对运动的热情不足。这需要在运动技术方面激发肥胖学生的兴趣。“考试需要”在肥胖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动机上排第2,说明体育考试对肥胖大学生来说是压力比较大的,肥胖大学生不得不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练习考试内容,从而通过体育考试。这使得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不能按照肥胖大学生的需要和目的来进行。对此,学校体育工作者可以针对肥胖大学生设定更适合他们自身情况的标准。以使其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能自由自主地安排活动方式和活动项目。

(三)肥胖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有五种:(1)自己独自锻炼;(2)集体组织的体育活动(包括竞赛和锻炼);(3)学校体育俱乐部组织的活动;(4)与同学朋友一起进行锻炼;(5)参与社会体育组织的活动。五种形式同时存在于课外体育活动中,各有优缺点。

调查显示:肥胖大学生中有65%的人选择单独锻炼的,30%的人选择集体活动,11%的人选择学校体育俱乐部形式,66%的人与朋友一起锻炼;4%的人选择参与社会体育组织的活动。

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上,大部分肥胖大学生会选择单独锻炼,单独锻炼这种形式有利有弊,对肥胖大学生来说,单独锻炼在项目、时间、场地、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可以更灵活,这样肥胖大学生可以针对减体重的目的而选择更合适的项目和运动量运动强度,但单独锻炼比较枯燥,不利于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的形成。所以,肥胖大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上,应该稍作调整,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运动量运动强度的基础上,尽量向集体靠拢。从而更好地形成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

选择学校体育俱乐部形式的肥胖大学生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体育俱乐部俱为单一的运动项目,以球类项目居多。肥胖大学生运动水平普遍不高,难以融入俱乐部中去。

(四)肥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主要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决定的,是保证运动效果的前提,只有长期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减体重和强身健体的目的。因为肥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基本都是减体重和增强体质。而没有足够的运动频率和持续时间则无法达到减体重和增强体质的效果。所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对肥胖大学生的运动目的非常重要。

在接受调查的肥胖大学生中,每周从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肥胖男女生分别为24%和11%;肥胖大学生参加行1次的男女生分别为18%和60%;参加2次的男女生分别为39%和23%;参加3次的男女生分别为14%和5%;参加4次及以上的男女生分别为4%和0%。从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男生比女生多了1倍。可见肥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比较低,其中男生比女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稍高。

正常体重大学生锻炼频率集中在每周2次和3次。跟正常体重大学生相比,肥胖大学生锻炼频率集中在每周1次和2次,达到76.0%。但在对运动减肥的认识上,69%的肥胖大学生认为3次及4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减体重有帮助。可见肥胖大学生对运动的需要应该是强烈的。但实际上只有13%的肥胖大学生每周参加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肥胖大学生每周进行1~2次课外体育活动是难以达到减体重效果的。

总体来说,目前肥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比较低,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过多,其中男生比女生占比更大,运动频率达到三次或以上的肥胖大学生较少,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五)肥胖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调查显示:肥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为,每次15min以下的为24%;16~30min的为31%;31~60min的为28%;60~89min的为10%;90min以上的为7%。

由此可见,每次锻炼30分钟或以下的人占55%,而这对减体重的需要是满足不了的。因为在开始运动的30分钟内是由糖元供能,脂肪不参与供能,因此基本上不减脂肪,只能消耗能量,可以作为控体重的辅助手段,但是对直接减肥是没什么效果的。开始运动后30-60分钟内脂肪开始参与供能,脂肪的消耗可达供能的40%~70%,开始运动60-90分钟后,糖元基本消耗完了,这时运动消耗的能量大部分由脂肪分解提供,可占消耗能量的90%以上[1]。因此,对减肥来说,每次运动90分钟以上,可以使脂肪分解供能,达到燃烧脂肪的效果,可以说,开始运动90分钟后运动减肥才正式开始。而据调查,运动超过90分钟的肥胖大学生只占7%,所以很多肥胖大学生感受不到运动减肥的效果,从而对运动减肥产生怀疑,这严重影响了肥胖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对肥胖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从8个方面进行调查。发现:(1)肥胖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单一,且难以形成稳定的锻炼习惯;(2)频率过低,其中男生比女生稍好;(3)每次运动持续时间过短,达不到减体重应有的持续时间。(4)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不佳,对通过运动减体重信心不足。其运动特点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倾向于单独进行,造成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稳定性较差。

(二)建议

体育教材应加入肥胖形成原因与运动减肥方面的知识,加深肥胖大学生对运动减肥的认识,同时,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重视教师指导的作用,着重培养肥胖大学生的运动兴趣。针对肥胖大学生喜欢独自参加运动的特点,培养其毽子、跳绳、自行车、轮滑等可以单独进行的运动项目的技术和兴趣。特别是可以适当增加此类运动项目的竞赛,激发肥胖大学生的运动欲望,克服自身惰性,使肥胖大学生可以参与到其中。使肥胖大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上有所提高。同时引导肥胖大学生结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白明.皖北普通高校肥胖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2]王占华.太原理工大学附属中小学(7–18岁)肥胖儿与普通生体质现状的比较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1.

[3]王政.苏州地区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D].苏州大学,2009.

[4]全浙平.河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之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活动影响因素
关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临翔区一中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中学生课外体育学习指导的网络化初探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