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统编版一年级教材插图的差异及利用
2020-09-10许玉静
许玉静
摘要: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资源,有利于提高拼音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发展表达能力。插图在优化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也不断被改进,因此,面对新教材,教师应该理解教科书编者的意图,合理利用插图,发挥插图作用,借助插图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插图 统编版教材 语文素养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一年级教科书以16开版面、精致鲜活的配图吸引读者的眼球,插图改变了以前千篇一律的画风,生动活泼、手法多元。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使用统编版教材时,教师该如何透过插图的变化,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通过插图,捕捉教材的不同之处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一年级教材和2001年版教材课文插图相比,风格迥异、内容不同。统编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插图形式更符合学段特征,插图情境更加完整,插图版式独具匠心;第二,插图内容更合情合理,合情体现在插图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合理体现在插图内容切合文本情境;第三,插图表现手法更符合课文体裁,儿童诗、散文类的插图多选用油画、水粉画等来表现其场景,古诗的插图多选用国画来表现其意境,童话、寓言类的插图多采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突出事物的典型特征。
二、巧用插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资源,有利于学生提高拼音学习效率、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发展表达能力。
1.依托插图,提高拼音学习效率
统编版教材在汉语拼音部分看起来变化不大,但是从它的细微变化中,尤其是插图,我们能体察到学段对拼音的要求更确切了。统编版教材将汉语拼音定义为一个注音符号系统,是学生学习的一根“拐棍”,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更讲究教学实用性。
在教学拼音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完整的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加强与口语练习的整合,将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与学习拼音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如教学拼音《zcs》时,教师可以从情境图入手,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情境图中小刺猬们在学什么?学生联系自己上课的情景有了代入感,进一步细致观察,畅所欲言。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结合词语“写字”“刺猬”“吐丝”,学习声母z、c、s的读音。通过观察图中与字母相似的元素——小熊老师板书的“z”字、刺猬的身形、蚕丝的形状学习字母字形,一改以往旧教材逐个字母学习的情况,在故事中发现秘密,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
在拼音学习阶段,完整的情境图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拼音的乐趣,提高学生掌握拼音的效率。
2.借助插图,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陶行知说:“‘学’字的意思,是要自己去学,并不是坐而受教;‘生’字的意思,是生活或者生存。”将两个字放在一起来看,就是自主地学会生活,也就是学习人生之道。因此,基于陶行知对“学生”二字的含义解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自主性。新课标提出第一学段学生在阅读方面要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统编版教材重视插图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努力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阅读者。
在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识字量不足的情况下,借助图画认读生字,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直至读通课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如连环画课文《小蜗牛》具有反复的特点,学生很容易观察到每幅图的共同点是有一只蜗牛爬向树林,不同的是图中出现不一样的东西。教师要引导学生图文对照、交流猜读,从而认读并积累“蜗牛”“草莓”“蘑菇”等词语。生动形象的插图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促进阅读理解、初步学习阅读方法,这给刚入学的学生打下了阅读基础,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运用插图,螺旋式发展表达力
陈先云先生说:“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语文要素纵向线索清楚,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材是个有机的整体,每个语文要素的达成都是相互照应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齐头并进的。“说”是“写”的基础,一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主要以口头表达为主,在入学初期,精美的插图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分解表达能力的目标,使其慢慢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统编版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既要有梯度,又要有弹性。
首先,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构成,让学生愿意说。教师要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借助形象的事物提炼常用词语,引导学生说说“图上有谁”“图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以说词语为主。如教学识字3《口耳目》时,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学生会说到“说话”“看花”“指着花”“挥手”等,此时随机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说话并识字。
其次,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整体,指导学生完整地说话。教师要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了解画面总体内容,并说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谁在哪里干什么”等,使学生的语言渐渐形成完整句。教材对插图的安排序列是由单个镜头到多个镜头再到有复杂关系的多个镜头,如《小小的船》《四季》等课的插图描绘的都是同个镜头;《青蛙写诗》插图描绘了雨点儿、小蝌蚪、水泡泡、水珠和青蛙共同“写诗”的多个镜头;《要下雨了》的每幅画面都包含小白兔当前做的事、其他小动物当前做的事以及小白兔和其他动物当前的谈话。教师应该遵循插图的安排顺序,循序渐进地指导观察。如教学《四季》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夏天的插图并说说“夏天来了,青蛙在做什么”,学生会说“青蛙坐在荷叶上”,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加以引导,提问“青蛙坐在怎样的荷叶上”“青蛙坐在荷叶上干什么”,这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弹性的指导。
最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细节,帮助学生想象说。教师要巧设补白,指导学生发挥想象推断人物内心活动,说说“他的表情怎么样”、猜猜“他在想什么”、推测“为什么会这样”等,使學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口头表达的语言变得丰富起来。如《文具的家》插图中贝贝和妈妈的表情鲜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贝贝的表情,猜猜“贝贝此时在想什么”;引导学生模仿妈妈的表情,说说“妈妈此时的表情怎么样”,利用插图并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并表达出来。
教师充分运用插图激发学生表达兴趣,合理利用插图顺序引导观察,指导学生的口头表达从说词语发展成说完整句,再逐步说得生动,促进学生观察意识、表达意识的螺旋式发展,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每一次与插图的亲密接触中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
参考文献
[1]薛建龙.让插图为低年级语文课堂注入新鲜活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9(26):42-44.
[2]王颖.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比较研究——以统编版与东京书籍版一年级教材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7):208-209.
[3]唐雅瑜.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研究[D].深圳大学,2018.
[4]张加萍.插图,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存在[J ].小学教学研究,2018(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