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普宁市校园足球课程优化探索

2020-09-10李悦双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程优化校园足球核心素养

李悦双

摘要:国家教育政策倡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足球运动是校园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优化普宁市校园足球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校园足球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角度入手,探索足球教学的时代内容、创新足球教学模式、完善足球教学目标,建设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校园足球课程体系。

关键词:核心素养 校园足球 课程优化

发展校园足球教学是有益于学生体能优化的积极举措。基于教育改革视角可知,将足球技能教学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运动意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有效途径。自2016年提出学生核心素养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将核心素养培养列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为优化普宁市校园足球教学效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对足球课程进行优化与完善,为推进国家教学改革、发展国家体育事业做出努力。

一、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目标,重点包括文化基础、学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责任、实践、生活、学习等均属于核心素养的范畴。校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参与对象是学生,其目的是驱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展学生体能的同时进行适当的道德品质教育,丰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普宁市校园足球教学课程优化,对于完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足球课程、体育课程、学校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理念有利于扩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一点与我国提倡的核心素养培养观念相契合。为此,在校园足球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普宁市校园足球课程优化策略

1.课程模式优化

针对足球教学特点与足球运动特征制定了递进式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由简至难,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布局足球教学的内容,以此提高足球课程教学的科学性,避免内容不当或者训练方案误差导致的学生身体上的意外伤害。攻防技术教学前要学会进攻技术,进攻技术学习之前要学会控球技术,将控球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只有遵循递进式教学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稳步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优化足球教学效果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递进式教学模式还需教师遵循学生本位的原则,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氛围中掌握足球技巧。递进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心理素养设计个性化训练计划,把握好基础性与提升性教学内容的分配,令不同情况的学生都可以更好地掌握足球运动技巧。科学合理地实施足球递进式教学,能够让每个学生充分地掌握足球运动技巧,实现身体素质提升、综合素养优化、社会适应能力进步的综合性发展目标,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足球运动行为习惯。

2.课程内容优化

开展校园足球教学过程中,要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依据对足球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优化,不断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品德。

(1)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主要体现在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校园足球需要团队协作,体育教师可利用这一特征,大力进行校园足球文化宣传,营造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锻炼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体育意识,树立良好运动观念,优化体育运动效果。

(2)体育技能

对于足球运动而言,体育技能是取得竞技足球胜利的关键,速度和技术是获得运动胜利的主要因素,也是对专业运动员的基本要求。在校园足球课程训练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传球、颠球等基础性技能训练,学生掌握足球基本技巧后,再根据训练的实际效果进行足球分组训练,真正以团队协作对抗的形式展开教学实践,将足球教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体验中。

(3)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展现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倾向。在潜移默化的足球教学训练中势必形成体育意识、优化体育技能,促使学生的体育品德境界有所提高。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德育教学中,应该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注重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具有正向驱动作用。

3.课程目标优化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进行普宁市校园足球课程优化探索,需要优化足球课程目标。优化后的教学目标分为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1)总体目标

从三个方面总结核心素养视域下校园足球课程的总体目标设置:其一,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提升学生在足球运动与足球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其二,培养学生的足球基本技能,在足球对战中有的放矢;其三,通过足球课程的学习实现身体机能强化、身体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优化、社会适应能力完善,在持续的足球运动中磨炼意志,形成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潜移默化地形成足球团队意识与竞争能力。

(2)具体目标

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道德三个方面总结核心素养视域下校园足球课程的具体目标设置:其一,运动能力。在教育的不同阶段培养的足球能力有所不同:小学阶段主要学习足球基本技术动作、培养球感;初中阶段注重足球组合技术的训练,难度有所增加,涉及足球基础战术方面的内容;高中阶段着重深化强化足球对抗战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大学阶段的足球教学要求学生可独立参加足球比赛,具备一定的足球裁判知识、足球欣赏能力。其二,健康行为。小学生足球课程主要目标是获取运动乐趣、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初中生参与足球教学的目标则集中在发展身体素质上;高中生需要在足球教学中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大学生则需要在足球教学中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优化身心素质、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其三,体育道德。在小學足球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使其学会合作、配合,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逐步渗透规则意识和情绪调控意识;在初中足球教学中,教师需以足球运动为载体深化学生顽强拼搏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在高中足球教学中,教师要将体育道德精神渗透在教学中,并作为重点教学项目;在大学足球教学中,学生需要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具体包括足球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每种精神和意识的形成比前阶段的程度有所加深。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优化普宁市校园足球课程,可从构建递进式教学模式,兼顾意识、技能、品德教学内容,树立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三个角度入手,不断优化普宁市足球教学课程的模式、内容与目标,使足球教学效果更契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改革方向,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董鹏宇.足球文化对校园足球的影响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4):199-200.

[2]夏婧.陶行知“社会即学校”对“社区学校共建”活动的启示[ J]. 辽宁教育,2017(18):30-32.

[3]蔡伶俐,崔福亮,何为. 初中校园足球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探究与构建[ J]. 青少年体育,2018,66(10):35,40.

猜你喜欢

课程优化校园足球核心素养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工艺与设备课程的优化与创新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英国高校留学生预科课程的思考与启示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置的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