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中的布白问题

2020-09-10叶子衿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书法

【摘要】在《书筏》中,笪重光对布白进行了系统阐释和分析,使布白理论对于书法理论研究、书法创作均产生重要影响。“布白”使老子的哲学思想化为书法的重要美学原则。中国书法艺术里“计白当黑”的这种空间美,在各书体中有不同的表現。布白既是处理单个字笔墨常规又是形成行气,抒发节奏的有效方式,也是使笔墨摆脱束缚,呈现生命之灵气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书法;布白;《书筏》

【中图分类号】J292.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 2020) 77-0044-02

【作者简介】叶子衿,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09)书法学专业本科生。

在《书筏》中,笪重光对布白的方式、价值进行了系统阐释和分析,其理论价值极高。乾隆年间学者王文治对笪重光研究成果推崇备至。他提出,《书筏》可以与孙过庭《书谱》比肩,使得“布白理论”在书法创作中得到了更多重视,也为后来的书法理论研究拓宽了思路。“分布”或“布白”,也是清初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书筏》中涉及“分布”或“布白”的有六条,可见其重要程度。

一、布白之美学渊源

书法中黑白艺术之美学源头可上溯至老子。《老子》二十八章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黑”和“白”的提出,更是抓住了书法创作及艺术造型的关键。《老子》十六章又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对于一幅书法作品而言,虚则为白,实则为黑。老子关于道的“有无”与“虚实”的说法,对书法影响深刻。布白的法度,都从“知白守黑,计白当黑”里衍生。书法中的虚和白容易让人想到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无”。《道德经》的第一章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四十章中也提及:“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无”并不是没有的意思,恰恰相反,指的是无限多的可能,道家有“无为”一说,它的本意应当是有无限多的“为”的可能。应当以顺乎天道的方式去“为”,不违背常理规律。在书法创作时,“黑”不等同于“有”,“白”也不等同于“无”。中国书画有一个特别的审美境界——空灵,“空灵”即实中之虚,在“有”的基础上“无”。布白,塑造了空灵的境界,使黑白对比,有无相生。

二、如何安排布白

对于“分布”,笪重光有这样的界定:“黑之量度为分,白之虚净为布。”笔画和空白是互相依存和制约的。笔画的爽利和明净,决定了空间的齐正。有笔画的地方安排合适了,就可以控制好没有笔画的空白之处。这样,有笔画的地方由于空白之处的衬托,便显得美妙可观。中国绘画构图也同样强调虚实对比,既要看有笔画的部分,又要看空白的部分,其中的原理与书法相通。对于“白”的安排,他认为当是“匡廓之白手布均齐,散乱之白眼布匀称”。匡廓之白,即字间布白,是书家在书写时自然形成的,因此说“手布均齐”,而散乱之白,就是不方正的空间,这些用手量并不均匀整齐,但是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却匀称舒服,因为它自然而有变化。两种不同的白,要相互为用才有美感。这里的“白”既可指单字布白,也指字与字之间的空间布白,这些要靠书家的素养和眼光来做总体调整。

三、字间布白形成的要素

“画能如金刀之割净,白始如玉尺之量齐”,笔画力量饱满,干净利落,留白才会洁净整齐。以“金刀”和“玉尺”为喻,生动形象体现了“计白当黑”的思想:黑和白互相映衬,字就美观。作品的实处要如金刀之割净,那么虚处自然如玉尺之量齐。笔画和空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可见书法空间的形成,主要还是依靠笔画的安排。在此,笪重光并未使用“结体”或“结字”的说法,而是用了“分布”或“布白”这样与绘画布局相通的词,显示了其偏向构成意识的独到眼光。他由画理及书理,融会贯通,对于书法的认识是“精美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梯度之变化由此而分,观锺、王楷法殊势而知之”。他指出书法之美妙,系由布白所致,更加强调布白的重要性。

以“黑圆而白方,架宽而丝紧”,就是墨与空白既有颜色黑和白的对比,同时还要有线条特点的变化。“架宽而丝紧”,是字宽绰的体型通过游丝的萦绕,以相互应带,加强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视觉的效果。把墨法、笔法和知白守黑之间的关系高度浓缩。

四、《书筏》布白理论的应用

因字由点画的连贯穿插而成,故点画空之白处亦为字的构成部分。布白,作为字造型的一部分,需要适当地进行分布。胡小石先生在《书艺略论》中说:“墨为字,白亦为字。书者须知有字之字固要,而无字之字尤要。”空白是一幅书法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因素。字及行不注意留白,就会造成气息尽失或不充盈。《艺舟双揖·述书上》中有:“是年又受法于怀宁邓石如完白,日:‘字面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与其说验六朝人书,则悉合。”“计白当黑”巧妙地将《书筏》布白美学应用于书法欣赏及实践。在书法的欣赏中,黑和白是一个整体,相互交融。“黑”塑造了可视的字形,同时也塑造了无字处“白”的形象。反之亦然,“白”衬托了“黑”的字形,也塑造了有字处“黑”的形象。在“计白当黑”思想的指导下,仍可于无笔墨处造妙境。中国书法艺术里的这种空间美,在真草隶篆等各书体之中,有不同的表现。黑白互动,虚实相生,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才得以完成。

总之,布白既是处理单个字笔墨常规而又高明的手法,也是形成行气,抒发节奏的有效方式。书法创作,形为写黑,实则写白。布白,构造出书法的空间之美,是使笔墨摆脱束缚,呈现生命之灵气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书法
书法篇
书法等
图说书法(158)
图说书法
书法一
书法三
诗书画苑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