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020-09-10叶敬祥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叶敬祥

摘要:语文学科具备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学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语文教学,站在学科特征角度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能力,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鉴于此,文章探究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新课改要求加强核心素养培养,在学科基础教学过程中,多层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因此,积极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探究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且必须具备的品格及能力,其能够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使学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熟悉文字与汉语使用规律,可以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汉语语言。第二,体会文章思想内涵。教师与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内容及中心思想,使学生获得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准确、全面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进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第三,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以母语为主的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母语思维的开发和锻炼,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这对提升学生素质、完善学生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依据,有了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达成情况。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制订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从内涵和特征角度分析,语文学科属于一门语言文字学科,通过合理运用语言文字来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和方法体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始终围绕语言文字来制定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说明类文章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文字逻辑,通过分析描述性或介绍性文字,让学生掌握语言的逻辑表达方式,学会正确的语言描述方法,进而在理解文章含义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模仿文章的逻辑表达方式,提升自己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和逻辑性。以这一教学目标为指引,教师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开展日常教学,避免两者脱节。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开展教学,还能充分利用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语言文字来引导学生思考,以防出现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等问题。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学典籍浩瀚如烟,教师应指导学生选好书、读好书,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古诗、文学经典能帮助学生体验别样人生,提升个人气质,文哲类书籍能帮助学生增长人文智慧。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书目、文章,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书籍或章节中有所感悟和收获。例如,通过阅读《三打白骨精》这一经典章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三打”,了解“三打”的场面、原因和结果。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复述“三打”过程,串联内容,让学生感受文学经典之美。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喜欢读书、科学读书,真正让文学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领略文学世界的精彩。

3.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类学生:他们的语言基础良好,知识储备丰富,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正确表达,逻辑比较混乱,这与学生欠缺思维能力有直接关系。思维能力能直接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其在人的思维推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再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还需要全面观察、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熟悉每位学生的思考方法以及逻辑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写日记,通过这类方式,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自觉、自主地开展思维训练。

4.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并不神秘,也并非遥不可及,通过在课堂上营造人文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就能达到涵养人文情怀的目的。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点明人文情怀的具体内容。例如,通过学习《鸟的天堂》,引导学生感受巴金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自然的赞叹之情。第二,回归日常生活。语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增强学生的人文体验。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细节,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并通过写作来说出自己的故事,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第三,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陶行知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管学生回报的对象是祖国、民族还是具体的人,均应该鼓励学生将这种感情转化成实际行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深化情感,涵养人文情怀。

5.加强民族意识融合

在教学中渗透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是语文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内容能起到培养学生民族意识的作用。例如,通过学习祖国的优秀文化、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使学生感受祖国的美好,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通过品味对各类英雄人物的描写,让學生体会主人公的民族精神,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国人所肩负的责任,并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崇高理想,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引导,融入民族意识,让他们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6.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致力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小说、诗歌、散文等均是艺术表达的方式,其中蕴含着极强的美感。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艺术财富,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内在力量,让情感之美、文学之美在语文课堂中绽放。例如,在学习《山居秋暝》这篇古诗时,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好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动、静之间的和谐与宁静,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切入点,从教学目标、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人文情怀、民族意识、全面发展等角度,详细论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旨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成正.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J ].科教文汇,2018(3).

[2]林静.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J ].考试周刊,2018(94).

[3]卢晓惠,李丹.核心素养导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J ].文教资料,2018(11).

[4]范学梅.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J ].新课程,2019(10).

[5]陈娟红.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J ].课外语文,2018(22).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