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及方法

2020-09-10柴武龙

体育风尚 2020年6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高校

柴武龙

摘要:篮球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高校,篮球不仅是日常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还是大学生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体能训练对提升篮球运动员的柔韧性、爆发力、速度、力量、耐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篮球训练中注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对提升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有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对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

一、前言

篮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参与到篮球运动中的大学生也日益增多。如何提升自身的篮球技术水平成为篮球运动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体能训练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篮球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身体协调性水平等,对提升高校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技术水平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日常的篮球训练中,高校篮球运动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增强自身的体能素质水平,提高篮球技术水平。

二、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特点

(一)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较为全面

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点之一是内容较为全面。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并不是狭义意义上的身体素质能力的提升与训练,它包含有较为丰富及全面的训练内容。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包含两大方面内容,即身体训练及心理训练。身体训练即速度训练、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灵活性训练及协调性训练等,其反映在篮球的专项运动上即运动员的冲刺速度、基础耐力、专项耐力、投篮力量、抢篮板力量等。體能训练的心理训练内容即对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意志力、注意力、自信心等的心理素质训练。身体训练与心理训练同等重要,能够共同提升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水平。

(二)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具有间歇性特征

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另一特征是间歇性。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高强度运动,且篮球运动与其他运动又有着不同的特征,它具有明显的间歇性的特点。篮球运动员的跑动过程中伴随着或长或短的间歇性时间。因此,高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其他运动的体能训练要有明显的不同。在进行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时,教练要抓住篮球运动间歇性这一特征,制定适合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地提升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水平。

(三)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具有应激性特征

应激性特征也是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特征。篮球比赛时,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引起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变化,致使运动员超常发挥或失常发挥。如在进行篮球比赛时,观众的鼓舞呐喊声会激发篮球运动员的斗志,消除疲劳,奋勇向前。反之,若高校篮球运动员自身不自信,对比赛失去希望,相应的体能素质水平也会下降,导致发挥失常。因此,高校在进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时要注意到体能应激性这一特征,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更好地提升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水平。

三、当前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体能训练不足,质量水平较低

当前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着专项训练不足,质量水平较低的问题。高校篮球体能训练缺乏针对性,进行的多为一般性体能训练,没有实现一般性体能训练向专项体能训练的过渡,体能训练欠缺合理性。而且高校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时间多为课余时间,训练时间较短,也很难达到预期的训练质量水平。此外,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缺少检测训练过程和运动恢复等环节,训练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专项体能训练计划是高校篮球训练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也是当前我国高校篮球体能训练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高校篮球训练注重技战术水平的提升,而忽略了运动员体能的训练,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高校篮球训练缺乏专业的体能训练教练员,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多由主教练负责,主教练未受过专业的体能训练培训,导致体能训练的质量水平较低,而且,主教练身兼多职,难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体能训练中,体能训练的时间短,质量较差。

四、高校篮球体能训练的方法分析

(一)体能训练要和技战术训练相结合

高校篮球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注意将体能训练贯穿于技战术训练中来。一切训练的目的都是为更好地提升运动员的篮球技战术水平,因此,体能训练要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使高校篮球运动员既能在体能训练中得到技战术的指导,又能在技战术训练中增强自身的体能素质水平。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又缓解了训练单调枯燥的氛围,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篮球运动员技战术的发展。

(二)耐力训练法

耐力训练分为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耐力训练能够增强篮球运动员的肌肉耐力水平,对提升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要采取适宜的强度,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其主要方法有持续负荷法、高原训练法、交替跑训练及重复训练法等,从而发展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提升篮球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往往要进行短时间内的冲刺跑,因此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无氧耐力水平。间歇训练法是当前运动员进行无氧耐力训练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进行间歇训练法时,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调整训练计划,或缩短间歇时间、或加长练习时间等,更好地提升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水平。

(三)速度、力量训练法

速度和力量是篮球运动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运动基础,速度和力量的增强有助于提升篮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因此,在日常的体能训练中,教练员要注重篮球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的提升。速度包括专项速度、移动速度、反应速度等,篮球运动员可通过冲刺跑、弹跳等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力量,以此来提升自身的速度水平,提高体能素质水平,从而增强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力量训练能够增强篮球运动员的爆发力,提高篮球运动员投篮的命中率。篮球运动员可采用弹力带转体斜下劈和斜上拉,弹力带向前触够,壶铃前摆、负重三方位弓步和坐瑞士球上举哑铃、卷腹、仰卧抬腿、裸关节小肌群等训练来提升自身的力量水平,增强爆发力,提升自身的篮球技术水平。

(四)注重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体能训练中的心理训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篮球比赛赛场激烈、对抗性较强,篮球运动员往往需要在落后的情况下艰苦对抗,这就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水平。心理素质水平较高,运动员就可以在比赛过程中克服自身的疲劳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完成比赛任务。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教练员可模拟不同的场景,锻炼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帮助运动员寻求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磨练运动员的意志,从而提升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

五、结语

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受到了高校大学生的喜爱。体能训练对提升运动员的耐力、速度、力量、协调性、爆发力水平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着专项体能训练不足、质量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等的问题。因此,高校篮球运动员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将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加强运动员的耐力训练、速度力量训练,并注重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水平,促进高校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兴,司虎克.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的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 (02):4-5+48.

[2]陈德春,宫鲁鸣,纪志新,王卫星,张毅.我国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O2max与部分有氧能力相关指标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 (12).

[3]白永胜.论我国篮球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 (14):119.

[4]张冬梅.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体能训练提供新思路——评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 [J]. 新闻与写作,2016 (10):134.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高校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如何加强篮球意识的培养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指导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