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2020-09-10徐洋

环球市场 2020年8期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师

摘要:高职教育具有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特点,对高职教师的要求也有不同。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既要学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这就对高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应该重视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的能力和掌握实践教学能力,由教授知识向教授能力和技能转变,由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专业化的概念特征

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一个大家公认的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至今还没有形成。但是,根据有关专业化的概念的理解,我们认为,所谓教师专业化,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系统,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二、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意识淡薄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相比是不完善的。由于高职教育发展起步比较晚,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师本身虽然认识到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但还没有意识到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

(二)我国高职教师来源复杂、专业素质较低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师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随着原有的中专、技校和职工大学升格为高职学校而保留下的老教师;二是近年来从普通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三是从企业聘来的教師。他们有的不了解高职教育,有的不了解企业,而且学历水平也普遍不高。高职教师缺乏专业化的培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低,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三)高职教学能力不足、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不高

我国高职教师的来源结构和素质水平造成许多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不足,教学方法仍然延续原来的学科结构模式,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符。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往往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无法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做到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指导教学。一些老教师在教学上经验丰富,但科研意识和能力欠缺。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

高职教师要做到授人以渔,教学生智慧就要从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入手,做一名专业的高职教师。

首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育的特性和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决定了教师职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更加严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信念和奉献精神,对学生的热爱与关心,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追求都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要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意识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教师认识到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学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向教师传达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学校的文化等提高教师对专业化的认识。

其次,扎实的业务能力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证。教师的业务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对高职体育教师来说还必须有实践能力。这要求教师要掌握多项目的实践、示范能力。要有所教科目的学科专业知识,要有教育学知识和基本的科研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和学校有计划的培训。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与知识打交道的教师更不能放松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为自已的教学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不断掌握把教授知识变为教授智慧的方法,做“授人以渔”的“人师”。而科研既是对知识的学习又是对实践的总结,不断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做到以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最后,对职业院校学生生涯发展的特点的把握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关键。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掌握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工作性质,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练习,对同学们的职业生涯提供帮助。比如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工作特点,将他们分为站立型职业群、户外综合型职业群和伏案型职业群等,根据项群理论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的运动项目,以适应同学们的岗位需求,为同学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帮助,这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参考文献:

[1]于壮.大学体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

[2]宋清龙.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姚蕾.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32-34.

[4]张春燕.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2):21-27.

[5]赖小凡.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23-25.

[6]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8.

作者简介:徐洋,辽宁营口人,硕士研究生,营口理工学院体育部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体质健康。

猜你喜欢

专业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师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