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如何提升学生的篮球投篮技巧

2020-09-10朱光茹

体育风尚 2020年9期
关键词:体育学科

摘要:体育学科是构成中学阶段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尤其是在新课改之后,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都深受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体育学科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通过体育运动强健学生的体魄,一直以来体育学科都比较受学生的欢迎。篮球运动作为中学体育课程上的一项重要体育项目,其上手的难度比较低,而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基本所有的男生都喜欢篮球这项运动。篮球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对学生的投篮技巧进行训练,投篮是篮球运动的核心环节,能够精准地投篮是学生学好篮球运动的关键,本文针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训练学生的投篮技巧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体育学科;篮球运用;投篮技巧

篮球运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运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打篮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配合协作,为能够争取到投篮的机会,同一个队伍中的队员需要有默契和团队意识,中学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学生的投篮技巧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一、中學体育篮球投篮教学中需要遵行的原则

在素质教育改革后,我国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越来与重视,身体素养作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素养,是当前体育教师需要充分重视的教学重点。为了做好篮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投篮技巧,体育教师需要遵行以下教学原则。

(一)做到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改革之后被大力推行,在中学体育篮球教学中同样要做到以生为本。这个教学原则要求体育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篮球基础、身体素质等个性特征进行了解。在开展训练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层次化的训练目标。能够做到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的教师才能找到更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让学生的投篮技巧在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中得到提升。

(二)重视训练内容的趣味性

中学生虽然都比较活泼好动,喜欢上体育课,但是他们更愿意把精力花费在自己喜欢的运动上。如果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投篮技巧的时候,训练内容过于机械化,缺少趣味性,学生一开始可能还配合教师,但是会越来越失去耐性和兴趣,最后的训练也会敷衍了事,这样学生投篮技巧是很难真正提升的。为此,体育教师所设计的训练内容需要重视趣味性原则,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投篮训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坚持训练投篮技巧。

二、中学篮球教学中训练学生投篮技巧的措施分析

“投篮”是一个连贯的动作,想要有技术的投篮不仅要关注投出篮球的一瞬间,而是要从准备投篮开始就重视技巧的训练。下面从投篮的准备阶段到投篮的整个过程两个方面来分析如何对学生进行投篮技巧的训练。

(一)从投篮的准备动作开始训练

篮球这项运动已经有很久的发展史了,经过不断的进化,现在的篮球比赛有较为完整的规则体系。正规的篮球比赛分为4小节,每个小节有15分钟,在比赛过程中两个队伍都可以换人上场,篮球比赛所消耗的体力是巨大的,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因此对球员的个人素养要求非常高。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对抗中为自己的队伍争取到投篮的机会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每一次的投篮机会都非常宝贵。为此,投篮的技巧是每一名篮球运动员都必须反复训练的项目,在中学体育篮球教学中,对学生的投篮技巧进行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打篮球的时候争取并且把握住投篮的机会,提高投篮命中率。在开始正式的练习投篮准确度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投篮准备动作进行规范,让学生的接球、传球、运球和持球方式都比较标准,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控制好手中的篮球。

当学生准备开始投篮的时候,手掌应该是打开的状态,投篮的那只手掌触摸篮球,而掌心是不接触篮球的,手掌需要向投掷方向微转,整个人的中心要向下转移,这样在投篮的时候身体才有足够的稳定性。为了让学生对准备投篮的动作标准了解的更具体,教师需要给学生进行示范,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播放分解视频配合讲解,这样学生每个需要注意的动作都能非常直观的看到,自己做的时候更容易做的标准。投篮前的准备出了自身的动作之外,还需要关注对方防守球员的运动走位与自己队友的就进站位,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的判读什么时候是最佳的投篮时机。

(二)对投篮的过程进行训练

投篮的过程所涉及的身体部位比较多,投篮的球员需要手、肘、肩膀、手腕、腰部和膝盖之间的协调配合与发力,需要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多加练习,保证投篮姿势的正确,否则学生在投篮的时候很容易受伤。

首先,需要对学生的下肢动作进行训练。在投篮的时候,下肢动作的主要意义是保持身体的平衡和辅助发力,通过对下肢力量的训练,一些学生的弹跳力会得以加强,这对投篮有非常大的帮助。下肢动作主要是蹬与伸,在开始投篮的时候,学生的膝关节是微微弓起的,双脚稳稳的踩住地面,身体中心前倾,这时候学生需要保证自己的下身非常稳定,积蓄好了力量准备跳起。在篮球比赛中,学生是不会有很长时间做这些动作的,而是需要快速的反应,在短短的一两秒钟就可以做好标准动作,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可以进行动作分解训练,让学生对下肢动作多加练习,逐渐形成条件反射。

其次,需要对学生的上肢动作进行练习。上肢动作相对于下肢动作而言所用的力量要小一些,在下肢动作完成之后,才会有上肢动作,上肢动作也是整个投篮行为的最后阶段。上肢动作是否规范是学生能否命中篮筐的关键,通过对上肢动作的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投篮准确率,对篮球出手之后的运动轨迹也能把控的更好,因此上肢训练同样非常重要。在投篮时,学生的手肘位置要保持90度,投出篮球的一只手的手腕和小臂也要保持90度,这样关节处更容易发力。在投球的时候,用力需要柔和一些,不能用过猛的力气抛出篮球,不能因为干扰因素而慌忙的投出篮球。上肢动作所需要的技巧性要更强一些,无论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是身体素质都是一种考验,为了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上肢动作,教师可以从力量训练和技巧训练两个不同的方向入手,制定更详细具体的训练内容。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投篮动作相对于其他需要大量体力的传球运球等动作的训练来讲,对体力的消耗并没有那么大,但是针对学生的投篮动作进行力量与稳定性的训练,这也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疲劳。为了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教师所制定的投篮技巧训练计划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学生的体能消耗情况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同时也要让训练更精细,对动作要求高一些,让学生能够做出标准的投篮动作。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投篮的训练中获得乐趣,教师可以尽量采用形式丰富多样的训练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在训练中采用合作训练的形式来规范学生的动作。在教师讲完规定动作之后,把班级同学分成四人一个小组的多个小组,小组中的学生互相监督训练,在一个人投篮的时候另外三个人观察他的动作是否规范,如果不够规范就及时指出来并且纠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训练,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成果进行验收,看学生是否对教师刚刚讲过的动作都能够做得比较规范了。这样的训练方法效率会比完全由教师一个人来指导全班学生高得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训练法等一些现代化的训练方法,尽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训练环境,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训练方式开展投篮训练,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完成投篮训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开设的体育篮球教学,目标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还是对学生的运动精神、协作意识等体育素养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在校园里快乐健康的成长。投篮是篮球项目中技巧性很强的一个环节,为了提升学生的投篮技巧,教师需要在平时的篮球教学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同时,体育教师也要做到因材施教,选择适合中学生的训练方法和内容,尽量丰富篮球训练过程,高效率的提升学生的投篮技巧能。

参考文献:

[1]陆丽红.篮球教学中投篮技巧的训练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1):109–110.

[2]王俊峰.高中篮球教学提高学生投篮技巧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6+10.

[3]林光华.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投篮技巧的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9(36):92–93.

作者简介:朱光茹(1976—),女,汉,江苏南京人,本科,就职于南京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学科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研究
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核心课程”的解读与思考
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核心课程”的解读与思考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与途径构建
浅谈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整合
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七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