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核心课程”的解读与思考

2017-08-12王雷贾明学方千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核心知识体育学科核心课程

王雷 贾明学 方千华

摘要: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在2009-2013年发起了体育学科“核心课程”项目,旨在为体育学科寻找最核心、最本源的知识体系。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实施理念与办法等方面对“核心课程”项目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指出:1)美国体育学科“核心课程”项目以“体育活动”为中心构建了体育学科4个方面的核心知识以及与之对应的10个方面的核心能力。2)“核心课程”项目突出了“健康”在体育学科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这与体育学科的初始功能和价值相一致;3)我国体育学人才培养应同时注意到专业间的差异性与学科内的统一性的结合,凸显体育学科人才的共性特征;4)课程名称仅是课程改革的“躯壳”,知识和能力才是其内核,我国体育学课程改革应坚持能力导向的改革理念,同时重视对学科核心知识的系统梳理;5)在大学逐渐拥有更多自主权的背景下,保证理念引领的统一性和允许方案实施的差异性共存应当是今后课程改革较为理想的一种模式。

关键词: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体育学科;核心课程;核心知识;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4-0103-07

Abstract:From 2009 to 2013, the American Kinesiology Association (AKA) launched a "core curriculum" project, aiming at finding the most original knowledge system of kinesiology discipline.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data, a systematic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ore curriculum" project,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the content, the implementation concept and methods. The research points out that: 1) The "core curriculum" project has developed 4 aspects of kinesiology disciplinary core knowledge and the 10 corresponding core abilities by focusing on "physical activities". 2) The "core curriculum" projec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health" in kinesiology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0, Fujian, China; 2. School of Sport Science, Guiyang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5; 3. School of Sport Science,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00, Zhejiang, Chinalearning,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itial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the discipline. 3) In China, the kinesiology talent cultivation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fessional and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of unity. 4)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is the kernel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kinesiology discipline in China should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oriented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ystematic arrangement of disciplinary core knowledge. 5) Under the background where universities gradually have more self-sovereignty, it may be an ideal model for curriculum reform to both ensure the unity of philosophy leading and allow the differences of program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the American Kinesiology Association (AKA); kinesiology; core curriculum; core knowledge; core competence

引言

學科、专业、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三大核心要素。课程作为其中最具体、最微观的构成部分,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所承载的这种重要性,使其成为各学科在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中所关注的重点。自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课程》(Curriculum)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时间[1]。期间关于课程研究的各种流派、学说间的辩论从未停歇。在这些数不清的热烈辩论中,真正能将课程理论落实到具体操作环节,并受到广泛认同的课程项目并不多。这其中,与学生核心知识、核心素养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各高校的广泛认同,并得到了大范围实施。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学界对于“核心课程”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阐发于美国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针对所有学生开设关于培养大学生基础能力和素养的通识教育意义上的“核心课程”。第二种针对某一特定学科来讲的,通过“核心课程”的设置来体现该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能力,相当于特定学科的“通识教育”。本研究中对“核心课程”概念的理解与后者相一致。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明确要求“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制订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2]。由此看,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注意到与核心课程相关的诸如核心素养体系、人才质量标准等问题的重要性,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从“中国知网”的数据看,我国在法学、经济学、档案学、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一级学科中均已对核心课程的设置进行了相关研究。然而,具体到体育学来说,目前依然少有见到关于这一问题的针对性研究。我们在“中国知网”的体育类核心期刊数据库中,以“核心课程”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得到16篇关于体育学核心课程建设的成果。需要强调的是这其中没有任何以“核心课程”作为题目的文献。通过对这16篇与核心课程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发现,内容并未以核心课程为主题,多数仅作为附带内容进行了介绍。综合已有文献的情况看,当前国内学界已经开始注意到体育学核心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但当前尚缺乏对于“核心课程”问题的专门性和系统性研究。

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meircan Kinesiology Association [AKA])自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体育学科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项目。旨在为体育学科寻找最核心、最本源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来固化体育学科的独立学科地位,构建体育学科本科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培养出具有体育学科特征的高等教育人才[3]288。通过对美国体育学科“核心课程”项目的研究希望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或作用:第一,阐释核心课程对体育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增强对加快我国体育学核心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第二,介绍美国在体育学核心课程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国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第三,了解美国对体育学科核心知识的界定,扩展国内学界在相关问题研究中的思路和视野。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为主,所有研究涉及到美国体育学科核心课程的相关内容均来自美国AKA官方网站及其原版刊物,较好地保证了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与时效性。

1美国体育学科“核心课程”项目的实施背景

1.1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概述

美国体育学科联合(AKA)是“核心课程”项目的实施主体。为了更好地理解美国体育学科“核心课程”项目,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介绍。美国是分权制国家,其高水平大學多属私立性质,在高等教育管理上采取大学自治制度。对于各大学教育质量的监控和认证多由第三方组织完成,相关组织、机构很多。具体到体育学科来说,主要有美国体育学科研究院(NAK,National Academy of Kinesiology),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美国高等教育体育学科研究院(NAKHE,National Academy for Kinesi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等组织。虽然组织、机构较多,但他们在工作重心上有一个大致的区分。这其中,NAK的主要业务在于体育学科的博士生层面。美国每5年举行一次的体育学科博士培养单位评估便是由NAK实施的,2015年刚刚完成第三轮评估[4]。美国高等教育体育学科联合会(NAKHE)的工作重心则在于科学研究方面,国内学者熟知的学术期刊“QUEST”便是由该组织负责的[5]。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则主要是以本科和硕士层面的工作为重点。

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成立于2007年,创始人是托马斯(Jerry R.Thomas)教授,从该组织的人员构成来看,AKA发展初期主要依附于美国体育学研究会(NAK)[6]106。AKA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将Kinesiology一词作为美国体育学科的统一名称并使其获得学术界的认同[7]。根据AKA对“Kinesiology”定义看,他们认为“Kinesiology”是一门学术性学科(an academic discipline),是一个包含了研究运动和身体活动的多维领域(a multifaceted field),认为kinesiology包含,但不局限于:体育教师教育、体育管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史、体育哲学、动作学习和控制、运动医学、公共健康、体育社会学等[8]。从定义看,kinesiology与我国的体育学或体育学科具有大致等同的含义。在AKA成立后,该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其大学成员由最初的58个快速发展到现在的144个。该组织目前拥有并发行了《Kinesiology Today》、《Kinesiology Review》等期刊[9]。同时,该组织的会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推广“Kinesiology”的研究成果,并切实推动了该名称在学术界的认同。从AKA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看,目前美国已有881个体育学科相关机构(“Kinesiology Institutions”)[10]。本次体育学科“核心课程”项目实施的目标之一也是为了推动“Kinesiology”作为美国体育学科统一名称的认同。

1.2美国体育学科的命名之争

自1964年加州大学体育教师富兰克林.亨利[11]首先提出了美国高校的体育教育是一门学术性学科的观点以来,围绕体育领域的研究是否从整体上具备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今。这种争论首先体现在体育学科的学科命名上,美国体育学界称其为“命名之战”(“name war”)。弗里曼(William H.Freeman)博士对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体育学科的命名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他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学界对于体育学科命名问题的争论大致经历了从“physical education”,“human movement”,“sport science”最后到“Kinesiology”等词语变迁。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最初美国体育学界认为传统的“physical education”一词含义过于狭隘,不能涵盖体育学科的所有内容;而“human movemant”又被认为含义过于宽泛和模糊,无法体现体育的自身特质;后来学界又发现“sport science”容易使研究偏向于自然科学,而忽视了体育学科中的人文精神[12]19;到目前为止,美国学界对于体育学科统一名称的争论更多的是聚焦于“Kinesiology”。

从历史上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便陆续由学者开始使用Kinesiology一词,而使Kinesiology一词真正得到学界重视,则要从美国体育教育研究院(AAPE)的更名说起。美国体育教育研究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是美国最早成立的体育学术组织之一[13]。1989年,美国体育教育研究院(AAPE ,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al education)首先组织会员投票将其名字改为了美国体育学科和体育教育研究院(AAKPE, american academy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并且推荐kinesiology作为体育学科的名字[14]。后来,该组织又直接将名称中的“physical education”去掉,变为NAK(national academy of Kinesiology)。通过各路学者的呼吁,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于2006年首次批准“Kinesiology”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招收博士生。此外,美国国家高等体育教育联合会NAPEHE(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也在2012年用“Kinesiology”对“Physical Education”进行了替换,并更名为现在的NAKHE[12]34。时至今日,虽然美国对于体育学科的名称问题的讨论依然继续,但从发展趋势看美国似乎正在逐渐接受“Kinesiology”作为体育学科的统一名称。

2“核心课程”项目内容解读

美国AKA“核心课程”项目从名称上看虽然指的是“课程”,但从其内容上看,它首先是从知识和能力对体育学科的“核心”(core)进行了界定。AKA以问卷调查和会议讨论的方式召集其会员商讨并最终确定了体育学科的核心知识。根据核心知识进而确定了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在明确体育学科学生需要掌握的共性能力后,再据此进一步确定核心课程。

2.1以体育活动作为本科生学习的知识中心

从表1中的内容可以发现,AKA对于体育学科的核心知识是以“physical activity”为中心而设计的。因此,对于“physical activity”一词的理解与翻译便显得尤为重要。从字面理解,“physical activity”可以直译为“身体活动”或“体力活动”。而这两个词在我国并非惯用语,比如,我们不会说:“今天去参加‘身体活动或‘体力活动。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什么是“身体活动”,什么又是“体力活动”,它与“体育活动”的区别在哪里?这种区别似乎很难说清。从NAK对“physical activity”的解释看,它包括了“为了改善健康和体能状况而进行的体育锻炼;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工作,运动,舞蹈和游戏中的身体运动。涉及到一般人群以及特殊人群,例如儿童和老年人;残疾人,伤害或疾病;运动员。[15]”从这一解释看,“physical activity”涵盖范围很广,从语词的内涵来看,这两个词与我们的惯用语“体育活动”较为一致。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11月新近颁布了修订版的《国际体育运动宪章》(《International Chart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port》),其中联合国官方发布的中文版的名称为《国际体育教育、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宪章》。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physical activity”翻译为“体育活动”[16]。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在本研究中对美国体育学科“核心课程”项目中“physical activity”的中文翻译确定为“体育活动”。

1.体育活动(physical activity)与健康、福祉和生命质量的内在关系AKA的解释:有规律的体育活动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我们已经获得了大量的实验证据来证明规律性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促进身体健康。体育体育活动与健康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体育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他都应当非常熟悉体育运动如何科学地促进健康。这是体育专业的一个核心。一个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应该能够:1.描述参与体育运动与健康、幸福和提高生命质量间的内在联系;2.研究和评估体育运动对慢性疾病与健康的影响;3.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体育锻炼处方;

2.体育活动(physical activity)的科學基础,包括锻炼心理学、运动技能学习、运动与社会、运动生理学等AKA的解释:体育学科一个明确的特征便是其关于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多个方面的包容性与整体性。受过良好训练的体育学专家(Kinesiologists)应当理解身体活动的科学基础。对于众多体育院系来说,这一科学基础包含了锻炼心理学、运动技能学习、运动与社会、运动生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体的标题和提供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会有所不同。4.从科学上解释我们对体育活动的理解;5.描述体育活动的科学基础;6.科学地评价和测量体育锻炼或体育运动;

3.体育活动(physicial activity)的文化、哲学、历史方面的知识AKA的解释:体育史、体育文化与体育哲学等分支学科的稳固基础是体育专业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无论从个体还是社会族群来看,社会文化与历史因素无疑在深刻影响着体育实践与身体活动。此外,对相关哲学和历史问题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体育未来的发展。在美国许多的体育院系开设的体育文化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史或身体活动史、体育哲学等课程,具体课程会有所不同。7.描述影响体育活动的社会文化学和历史学因素;8.论证体育活动中文化的多样性,并做出符合伦理的决定;9.能够合理地评价体育活动在文化、历史、哲学等维度上的学术研究工作

4. 体育活动(physical activity)的实践技能AKA的解释: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是健康和成功生活方式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各学校应当为体育专业的本科生提供多样的体育运动实践机会。例如,学生应当被鼓励通过实习来获取实践经验,以及通过课外的一些体育活动来提升自己的体育实践。10.欣赏并致力于体育运动技能及实践AKA认为,体育活动是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从表1也可以发现,AKA所列出的四个方面的核心知识均围绕体育活动展开的。AKA认为,无论学生的具体专业或研究方向是体育教育、运动康复、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还是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都要学习身体活动方面的知识。这是体育学科在人才培养上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虽然AKA强调,这种核心知识的学习深度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而体现出差异性。比如,体育管理方向的学生在这些知识的学习深度上可能要浅于运动康复方向的学生。但“核心课程”项目设置的底线是每个专业的课程内容必须要涉及到这些知识,以此来体现体育学科的学生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JP]

2.2突出健康的重要地位

如上所述,AKA所列出的4个条目的核心知识是以身体活动为中心的,而在此基础上,AKA首先强调了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在体育学科的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核心知识的第1条就是“体育活动与健康、福祉和生命质量的内在关系”。在后续的条款解释中进一步指出,“体育活动与健康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体育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它都应当非常熟悉体育运动如何科学的促进健康。这是体育专业的一个核心。”在对应的能力指标中指出,体育学科的本科生应该能够1)描述参与体育运动与健康、幸福和提高生命质量间的内在联系;2)研究和评估体育运动对慢性疾病与健康的影响;3)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体育锻炼处方。这三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分别是描述、评估和设计,呈现出一种由易到难的逻辑递进关系,较为全面的涵盖了体育活动与健康相关联的具体能力需求。

此外,第2条“体育活动的科学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健康为导向的。从条目的解释看,体育锻炼的科学基础主要指的是锻炼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与社会、技能习得理论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是今后学生能够指导大众科学参加体育锻炼进而获取健康的重要基础和科学依据。对于这些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够深化学生对健康认识,帮助他们从身体、心理、社会等多个维度去理解健康。

从实用主义观点看,体育学科的功能和价值是其能够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被社会认可的重要依据。梳理世界体育学科发展史可以发现,现代体育学科肇始于体育教育和运动医学,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力量的推动[17]15。受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运动和各国战争的影响,国民健康与体质状况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实力与安全。在此背景下,各国积极发展体育学科的最初的目的便在于增强民族体质和增进国民健康。可以说体育学科对于健康有效促进是其能够受到各国认同和重视的重要原因。而在世界和平发展的今天,健康又成为衡量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健康能够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与每个人的利益发生联系。而体育学科能够有效增强体质与健康的作用又再一次得以彰显。美国AKA体育学科“核心课程”项目中对健康地位的凸显也是与体育学科的核心功能相一致的。[JP]

3“核心课程”项目对我国体育学发展的启示

3.1人才培养应凸显体育学的整体学科特征

从已有资料看,无论是德国古兹慕茨时期的博雅教育(Philanthropium)[17]17,还是美国19世纪20年代的圆山学校(Round Hill School)[12]139,亦或是中國清末的体育教习[18],世界各国体育学科的发展源头均与体育教育密切联系。与此相对应,体育学科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问题也始终是各国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前期文献研读看,我国对于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重点更多的是放在专业间的“差异性”研究上。即学界普遍注重探讨了不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比如,近些年来学界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间人才培养差异性问题的讨论便十分热烈。必须承认,在前些年招生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这种讨论是必要且有现实意义的。然而,如果我们将视界抬升一个高度来看,体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又应当如何在人才培养上体现出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差异呢?或者说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应当如何体现体育学的学科特征?目前看,国内学界对该问题的思考是很少的。考虑到知识是作为学科内在属性的体现,探寻体育学统一的核心知识体系便成为体现人才培养的学科特征的核心环节。而这对于固化体育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争取体育学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同,体现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来说又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我们体育学的学科框架下培养出的学生可以轻易的被教育学、社会学、医学等领域的学生所取代,那么体育学存在的必要性便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长久以来美国存在着对于体育学科科学性及其独立学科地位的质疑和学科名称的争论。这使得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和美国体育学科研究院(NAK)等机构特别重视将体育学科作为一个整体而展开相关研究。AKA认为体育学科之所以无法固化其独立学科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缺乏一种稳固的基础知识体系[6]108。这也成为该组织发起“核心课程”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AKA认为,有必要界定一套体育学科的核心原则和经验(core principles and experiences),并让每一位体育学科的学生去了解和认识。其实,在我国体育学的发展历程中,也一直面临着与美国体育学科发展相似的问题。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在探寻体育学的逻辑起点,并试图构建出一套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但从目前看尚未出现令人特别满意的答案。从这个角度看,展开体育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确立体育学科人才所特有的某些共性特征是尤为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3.2课程改革应坚持能力导向,赋予高校更多自主权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开展了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校课程改革,并积累了大量相关经验。本研究所关注的体育学科“核心课程”项目便是一项典型的课程改革。下面,我们从该项目实施的程序与理念上来探讨其存在的可鉴之处。

在“核心课程”项目的实施上,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是以能力为导向的。首先,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通过发放问卷和召开会议的方式征集会员对于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的建议,并通过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了体育学科本科阶段教育4个方面的核心知识以及与之对应的10种核心能力。之后,AKA设计了两种表格供各高校的体育院系填写并提交核心课程名单[19]。表2是以“核心知识条目1”为例所截选的表格。需要各体育院系根据不同人才培养方向填写开设的核心课程,以及达到的相应核心能力。其中,表格给出了课程达到某项对应能力目标的两个选项:A:解决该能力和E:强化该能力。即填写A,则表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当使学生能够具备或部分具备该项能力;若填写E,则表明该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改善该方面的能力。此外,AKA还提供了另外一份表格,需要培养单位详细描述所开设的课程的内容以及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从中可以发现,美国体育学科“核心课程”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始终是围绕能力展开的,是以能力为导向的。无独有偶,在实施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德国所实施的“模块化”课程改革也均坚持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原则[20]。

这种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共识也为我国今后实施相关课程改革项目提供了借鉴。真正有效的课程改革,其内核必然是对学生能力的塑造或改变。在课程设置的逻辑顺序上,应当是首先明确社会需要具有何种能力的毕业生,通过建立和分析“能力结构模型”进而明确哪些课程在塑造这些能力上能够起到作用。明确这些问题后一步才是对于课程的开设。这样,课程的设置便具有了针对性,也能够避免“因人设课”,“因场地设课”等情况的出现。

此外,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还应当特别注意从系统的维度把握课程设置。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诠释,第一是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有层次的围绕某一能力展开,即几门不同的课程应当在解决某一项或某几项能力中起到不同层次(如: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上的作用。第二是核心课程的设置应当系统的围绕体育学科的核心能力展开,而不是简单认定某几门课程就是学科的核心课程。

美国大学拥有高度的自主权,这一点在体育学科“核心课程”的实施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AKA指出,“核心知识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深度是根据专业和职业目标而不同的”,“在一些院系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系统的核心课程来学习这些知识。而在另外一些院系中,这些核心知识可能会通过一种更为零散的形式,分布在多样化的课程中。这两种方式都是可以的。[3]292”从AKA给出的一些学校的核心课程设置案例看,各学校的课程设置差别较大。比如,伊利诺斯大学和加州大学分别列出了12门和13门体育学科必修的核心课程,而威斯康星奥什科什大学则列出了22门[21]。从中可以发现,美国体育学科“核心课程”项目在实施理念上采取了一种相对自由和泛化的模式。目的是使不同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的执行该课程改革。在教育改革上,组织和管理部门更多的是提出一种理念或一种方案,而具体的执行措施是由大学来自主决定的。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的方式。在各类教育改革中更多的体现了一种整齐划一的实施办法。而教育部2014年下發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落实学校在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式运用和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的自主权”。由此看,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大方向。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众多学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管理水平和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这也为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下移奠定了基础。在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机构有体育高等院校、师范类高校体育院系和综合性大学体育院系等多种不同类型,办学条件和方式有较大差异。随着国家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在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方案制定与实施中也应当注意整齐划一与灵活多变的结合。保证理念引领的统一性与允许方案实施的差异性共存应当是今后体育学科课程改革较为理想的一种模式。

4结语

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大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从历史上看,美国体育学科呈现出一种相对松散的学科发展方式。随着美国体育学科研究院(NAK)和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两大组织对“Kinesiology”作为体育学科统一名称认同的大力推动,美国体育学科的发展正呈现出统一性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美国体育学科联合会(AKA)发起的“核心课程”项目,探讨了体育学科所具有的内在的独特性。指出体育学科的本科人才培养应当以“体育活动”为核心,并以此提出了4类核心知识和10种核心能力。这种对于体育学科内核的探究在我国较少见到。而这恰好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纵览本研究能够发现,美国体育学科“核心课程”项目的重要内容是对体育学科统一的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的界定。而具体到课程设置则是由各大学根据这些知识和能力自主设计和制定,呈现出很大的自由度和个性化。从这个角度看,本研究虽然名为“核心课程”,但却少有真正涉及到课程的相关内容,似乎呈现出一种“文不对题”的错误。但是,从中我们能够发现,课程其实只是一个载体,是一种承载知识和能力的“躯壳”。课程只是外在的名称,真正的课程改革,其内核始终是知识和能力。这也提示我们,在人才培养上,不要过于关注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又开设了什么“新鲜”课程,实施进行了哪些新的“课程改革”,真正要关注的是它到底传授了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

從目前看,对于发达国家教育经验的学习与借鉴依然是引导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体育学科人才培养与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中,虽然中美两国国情与高等教育制度存在差异,但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探究对方的改革内核,从开展原因、项目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发现其可鉴之处,相信这种国际研究一定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有益真知。

参考文献:[HJ1.3mm]

[1]徐继存.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

[2]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03-30.

[3]Wojtek Chodzko-Zajkoa.The American Kinesiology Association Undergraduate Core Curriculum[J].QUEST,2014(66).

[4]NAK's 2010-2014 Doctoral Evaluation in Progress [EB/OL].[2016-05-20].http://www.nationacademyofkinesio logy.org/doctoral-programs.

[5]Submit to Quest[EB/OL].[2016-05-20.].http://www.nakhe.org/journalquest/quest.

[6]James R.Morrow,Jerry R.Thomas.American Kinesiology Association:A National Effort to Promote Kinesiology[J].QUEST,2010(62).

[7] Jerry R.Thomas.The history of Kinesiology[J].Kinesiology Today,2008(1):1.

[8]Definition of Kinesiology[EB/OL].[2016-05-20].http://www.americankinesiology.org/about-us/about- us/about-aka.

[9]Member,Departments[EB/OL].[2016-05-20].http://www.americankinesiology.org/aka-member- departments /aka-member-departments/member-departments.

[10]Kinesiology Institutions[EB/OL].[201-05-20].http://www.americankinesiology.org/kinesiology-institution-database.

[11]Henry.Franklin M.The discipline of physical education[J].Journal of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64(7):32.

[12]william H.Freeman.Physical Education,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in a changing society [M].Burlington,Jones and Bartlett Learning,(8th edition)2015.

[13]Historical,Overview[EB/OL].[2016-05-20].http://www.nationalacademyofkinesiology.org/historical-overview.

[14]Deborh A.Wuest,Jennifer L.Fisette.Founda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exercise science and sport [M].Mc Graw Hill Education,2014:129.

[15]Kinesiology: The Discipline and Related Professions[EB/OL].http://www.nationalacademy of Kinesiology.org/ what-is-kinesiology.

[16]国际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运动宪章[EB/OL].[2016-01-10].http://unesdoc.unesco.org /images/0023/002354/235409c.pdf.

[17]Roland Naul,Ken Hardman.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 Germany[M].Routledge,2002.

[18]贾明学.清末来华日本体育教习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7):190-191.

[19] American Kinesiology Association -Sample AKA Core blank tables[EB/OL].[2016-05-20].http://www.americankinesiology.org/AfcStyle/DocumentDownload.cfm?DType=DocumentItem&Document=Sample%20AKA%20Core%20blank%20tables%2Edocx.

[20]王雷,李平平,方千华. 博洛尼亚进程中德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特征解析与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7):109-110.

[21]American Kinesiology Association -Undergraduate Core in Kinesiology Sample Curriculum [EB/OL].[2016-05-20].http://www.americankinesiology.org/AcuCustom/Sitename/DAM/091/Sample_AKA_Core_UIllinois.pdf.

猜你喜欢

核心知识体育学科核心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七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基于“学”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浅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理念创新
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基于文章本质,让语文教学明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