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职体育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0-09-10沈惠红

体育风尚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核心力量训练专业性

沈惠红

摘要: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高效的力量训练方法,能够保障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与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相比较,高职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因此更需要核心力量训练。但是现阶段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尚未完全普及核心力量训练,教学效果仍有待提升。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将立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教学现状以及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高职体育教学;运用方法;专业性;课程设置

体育教学与全民身体素质息息相关,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质量也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应用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部分肌肉进行的对训练,以此完成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核心力量训练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其核心在于学生的身体重心,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能够降低学生因训练有误而造成的误伤现象,并加强学生的肌肉力量,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一、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核心肌肉部分展开科学的指导和训练,而核心的具体位置则主要依靠人体的重心来确定,而重心则与人体训练的姿势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举例来说,在正常站立的状态下,人们的手臂自然下垂,重心便会集中在人体第一到第五之间的骶椎中;在卧姿状态下,人们的重心向头部转移,但是每个人的重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重心是人体承受力量的核心点,需要人体周边的肌肉对其进行支撑,因此,确定了人体重心的位置就能精准地确定肌肉的核心位置。并且运动项目的不同,人体的核心肌肉训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1]。

二、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

在体育运动的各个项目当中,均存在核心力量训练。基于此种情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提升体育技能,体育教师应当加强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主要针对的就是学生的核心肌肉,借助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具体分析如下:

(一)加强对身体的控制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无论是否专业,无论开展哪种体育活动均需要依靠肌肉来完成。因此,为了加强学生对身体的控制,应当将核心力量训练纳入体育教学活动当中。究其根本原因,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能够让学生的肌肉形成记忆,借助这种记忆能够加强对身体的控制,加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2]。

(二)加强学生的协调性

高职院校在近些年来逐渐趋向于专业化程度发展,由此导致体育课程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这样的环境因素影响下学生的运用协调性越发薄弱,与专业性的运行员相比较更是相差甚远。学生若是具备良好的协调性,能够增加对身体各项肌肉的控制能力,有助于加强对专业性技能的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在此种情况下,体育教师积极实施核心力量训练,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学生的协调性,让学生能够明显看出自己的提升,从而提高对体育训练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核心力量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

(一)缺少足够的体育教学资源

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高效的体育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能提升专业技能的掌握。现阶段,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应用尚处于较为浅显的阶段,体育教师对于此种训练的理论知识以及训练方法掌握不足,影响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核心力量训练的有效应用需要借助相应的体育设施,若是高校院校内体育教学资源缺乏,体育器材数量不足,则会严重影响核心力量训练的最终效果[3]。

(二)核心训练教学模式匮乏

为了加强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效果,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式,并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体育教师仍然沿用原有的教學方法,教学内容也并未进行及时更新,导致核心力量训练无法有效开展,影响教学效果。

(三)缺乏个性化教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越发重视体育教学的质量,我国各地区高职院校也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有所提升,因此提出了个性化体育教学方法,根据跳远、跑步等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更为恰当的教学方法,但是现阶段给个性化教学的普及程度仍有待提升,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加了学生的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有序发展[4]。

四、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相对较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又缺少专业性的训练,因此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提升高职学生的体育能力成为目前首要关注的问题。作为高职体育教师应当及时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更新,将健康教育与高职日常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行为能力以及体育意识。并且在日常体育中加强核心力量训练,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配合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为日后的体育课程学习和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学生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

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对人体重心部位周边肌肉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升,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讲述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以及训练方式,并让学生进行尝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此种训练方式的益处,提升学生对此种训练方式的认同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借助核心力量训练方式,学生能够清晰地感知自身肌肉群由弱变强的过程,有利于后期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5]。核心力量训练基础训练方式包括拉伸活动、双腿交叉活动等,借助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肌肉情况以及重心等有清晰的认知,从而加强学生了解腿部肌肉对跑步速度重要意义的认识。核心力量训练基础训练活动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自身各机能的了解与认知,并从心底认同核心力量训练方式。

(二)加强体育器械更新以及教师培养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有效实施与体育器械和体育教师两方面因素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育教学活动内的有效实施,需要从这两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高职学校应当加强对体育器械的资金投入力度,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采买和更新,积极引进平衡木、保龄球等体育器材,加强学生稳定性和平衡性的训练。同时定期对体育器材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养护,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和替换。另一方面积极引入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加强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实施和应用,并定期对已有的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他们对核心力量训练理论知识以及实施方法的掌握,优化体育教师队伍,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在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体育器材为媒介,逐渐加强学生的肌肉训练强度,提升学生对身体肌肉的掌握程度,提升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6]。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内容,将训练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防止学生出现肌肉拉伤等现象,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核心力量训练效果。

(三)强化学生主体作用

体育教学活动的课时有限,因此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有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训练方法和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自行发挥,提升教学效果。举例来说,在教授健美操时,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着镜子对自己的动作进行观察,并及时对不规范的动作进行调整。为了加强学生对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加强训练难度,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因地制宜利用单一的器械辅助核心力量训练

根据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借助单一的器械辅助核心力量训练,例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等,以此提升学生的核心力量和综合素质。举例来说,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做好热身活动,并让学生将双脚搭在格木上,双手支撑在地,让手臂与地面形成90°直角,身体平行于地面,保持呼吸平稳,体育教师在旁拍打节奏计时。循环往复,逐渐加大难度,当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后,让学生将双脚搭放在铅球之上的裁判台板上,单手撑地进行不定轨迹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躯干力量,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下借助外力来支撑身体的缺陷和漏洞。

(五)根据学生的实际运动基础、特点制定练习方式

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对较为短暂,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无法对全体学生进行专门的、合理的训练。而在体育课程专业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则会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基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如此才符合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要求。举例来说,在日常训练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强弱程度进行有效的搭配,让学生利用强力橡皮筋进行反向拉伸角力游戏,不仅增加了体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除此之外,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男同学更偏向球类运动,因此更便于接受核心力量训练内容,他们的训练效果也更为良好。而女学生排斥剧烈的训练运动,因此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女同学的兴趣偏好安排趣味性的运动,提升训练效果。

五、结语

綜上所述,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训练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对核心力量训练方式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掌握,了解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职院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通过加强学生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加强体育器械更新以及教师培养、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等方式加强学生基础技能的训练,有效提升高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素质,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艳辉.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6):244–245.

[2]赵家佳.试论核心力量训练对高职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2):217–218.

[3]宣宁,胡金萍.核心稳定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3):50–51+65.

[4]葛磊.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职院校篮球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时空,2018(9):100,103.

[5]陈嘉诩.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J].山西青年,2018(4):158.

[6] 陈嘉诩 . 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J]. 山西青年,2018(04):158–158.

[7]王铭一.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9):31–32.

[8]谭振.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方法研究[J].知音励志,2016(14):24.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教学核心力量训练专业性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演员的专业性和多样性
关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平台的构建
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实践探讨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核心力量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检察官办案与检委会议案的冲突与调适
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