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研究
2020-09-10郭世强
摘要: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其发展的制约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策略,为校园篮球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校园篮球;篮球文化;发展策略
引言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建设之一。所谓校园体育文化,就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所具有的体育观念,同时在校园内呈现出体育文化的氛围,在结合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萌发出的体育精神产物与物质产物的总和。在建设和发展该文化的过程中,校园体育文化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使我国的体育教育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师资力量等得以改善。因此,它与其他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而篮球运动作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主要项目,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占有相当一部分比重。它的文化建设不仅是我国篮球事业发展的关键的一步,还是高校中关于篮球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文化的总和。而本文将对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让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有新的突破。
一、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校园篮球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一直以来,篮球运动在高校中都受到热烈的欢迎,这为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如今各高校的篮球文化建设都在顺利进行,经常举办大大小小的篮球赛事,在这一过程中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但是在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上,还是有所欠缺,绝大多数高校过于重视篮球课程的成绩,从而忽视了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性。教师在传授篮球运动知识时,侧重于篮球的比赛技能和体能方面的锻炼,使得学生在篮球知识上还有所匮乏。并未从根本思想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至于影响了篮球文化意识的形成。
(二)篮球运动设施更新缓慢
篮球运动设施及其场地是篮球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硬件。据调查统计,我国没有专业球场的高校占所有高校的55.6%。然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归结为高校的体育活动经费紧张、篮球运动设施紧缺、或更新缓慢或无法扩建专业的活动场地等。但归根结底还是校方的态度问题,认为篮球运动只是平时学生的娱乐和修公共体育学分的东西。因此学生的训练需求得不到满足,训练时间不足从而导致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缓慢。
(三)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制度不完善
校园篮球文化管理制度是其建设发展的软件。虽然各高校都有篮球赛事的举办,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高校监管制度的不完善,甚至没有篮球文化建设管理制度。造成了篮球活动组织的局限性和不规范性。另外,一些高校的篮球赛事的举办没有正规的技术指导,赛事的开展缺乏规范性,使得学生不能对篮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高校间举办的校园篮球友谊赛,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从而也制约了高校篮球文化建设与发展。
二、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制约性分析
(一)学生篮球知识的匮乏
随着篮球全民普及化的发展和篮球产业的兴起,当代年轻人也对篮球充满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篮球的相关知识掌握的少之又少。不仅如此,高校学生选择篮球课程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拿到公共体育课的学分,这一点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篮球运动取得的学分高于兴趣。这让篮球文化的建设缺乏浓厚的文化氛围。其次,在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篮球基础知识的讲解如投篮、运球等,考查的内容也较为单一,在篮球的常识、规则、历史、里面所包含的体育精神上有所欠缺和灌输。举例来说,有很多学生基本掌握了篮球的基础知识但他们依旧看不懂彼此,读不懂规则。还有一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打球而打球,并未从中获得篮球运动最主要最至上的团队精神。这一切导致他们在篮球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上缺乏主动性,同时在校园篮球活动的举办与参与中主观上较为随意。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篮球文化方面的认知存在误区,制约了校园篮球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校篮球课程体系的不全面
在校园篮球文化的推广中,篮球课程体系的不完善成为继续发展校园篮球文化的阻碍因素之一。由于在教学中过度重视竞技化、技术化、一体化、达标化。学生在该目标的要求下,失去了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在课程内容上来看,项目单一,一些较强的专业动作加大了篮球运动的学习难度,限制学生的课程选择。从教学方法來看,多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降低了学生的参与性,使得学生对篮球课程理解不到位。
(三)高校篮球运动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篮球运动对专业技术知识要求较高,因此校园篮球文化在发展中需要专业的教师团队指导。一个合格的篮球指导老师不仅要在篮球的技术战术方面有所成就,还要具备足够的身体健康知识和体能训练方法,来应对球场上受伤、冲撞等突发问题。
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篮球教师短缺,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等问题。在社会大环境下,校方更加重视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在篮球文化素养、篮球技能、篮球教学方法上的培养有所欠缺,同时该方面的人才待遇缺乏吸引力。篮球运动理论知识水平不高以及相对滞后的教学与科研,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校园篮球的推广。
(四)高校学生的体质问题
从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的体测数据上来看,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在逐年下降,体测合格人数也在逐年递减。这对体育文化建设是极其不利的。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体育,不注重自己身体的塑造和培养也致使篮球运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缩水。水平普遍不高下的篮球文化建设必然会止步不前一无所成。
三、促进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策略
(一)完善高校篮球课程体系,提高篮球教学发展水平
思想是根基,所以我们要在思想上打破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对篮球竞技性的要求过高的问题。根据学生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其娱乐性和实用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体育理念奠定基础。在课程安排上,更加强调内容调整与优化,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和基本技术的不同,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应适当增加训练内容,使篮球运动更具有多元化价值,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细化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熟悉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及所在学校的实际教学能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资源填充,通过调研了解学生的篮球技术掌握水平,因地制宜的设计校园篮球教学内容,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教学质量。可通过网上教学,弥补课时量不足的问题。在细化教学目标同时也要细化教学项目,拓展教学方向,优化教学方式,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二)培养专业化篮球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日常的篮球教学中,教师往往占主体部分,所以教师的专业化对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专业的培训资源,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教师也可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最新的教学方式和科研成果。通过互联网建立相关渠道,帮助教师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可以通过观摩学习,进一步提升现有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师资力量上进一步完善校园篮球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每一位篮球指导教师的个人经历,对篮球运动的态度看法及长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会在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师生关系。
(三)建设完善的奖励机制
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虽然在很多方面区别于社会篮球文化的发展,但其在运营方式、训练模式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校方在单方面重视体育发展的同时也要建立让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的奖励机制(如设立校园体育奖学金、学校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校园文化博物馆、第二课堂学分、实践分等),建立篮球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团体荣誉感。争取打造一支带有本校特殊文化的球队。例如美国大学校园篮球联盟NCAA的管理方法。让校方的眼光不止放在中国的CUBA上,而是要灵活多变,积极与周边大学建立二、三级高校篮球联盟,让学生在心里上明白这是一项有意义的事,它不同于平时满足自身的娱乐消遣。
四、结语
校园篮球文化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所受到的制約条件,并通过完善高校篮球课程体系,提高篮球教学发展水平、培养专业化篮球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的奖励机制,使得校园篮球文化的教学体系得到全面改革,师资力量更加专业化,实现校园篮球文化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宁.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4):132+123.
[2]高正峰.中国新篮球文化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8(07):90–91.
[3]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9(05):77–78.
作者简介:郭世强(1990—),男,陕西旬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公共服务。